曾 玲,徐川平△,吴开明

(1.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重庆医学》编辑部 400014;2.重庆市卫生信息中心 400014)

目前,国内越来越多的期刊编辑部采用了学术不端检测系统来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知网、万方、维普等检测系统的投入使用,为期刊编辑初审稿件的创新性和筛查学术不端行为,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但是对于已投稿、拟刊发的稿件,这些检测系统均不能检测。有研究发现有些作者在毕业答辩、职称评定、年终考核、项目申报、项目结题、成果鉴定等各种压力下,抱着不会被别人检举揭发的侥幸心理,铤而走险,将已经录用等待发表的稿件改头换面,一稿多投或重复发表[1]。针对该现象国际学术期刊《神经科学快报》近日刊登撤销声明称,3篇来自中国研究人员的论文因重复发表被撤销[2]。因此,为调查这种已经录用等待发表稿件的学术不端行为,本研究于2013年7月利用中国知网CNKI研制的“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对《重庆医学》“三审”定稿拟刊用的90篇稿件进行查重,分析二次查重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于2013年7月选择《重庆医学》通过终审会排期的稿件,在当月责任编辑已对文稿进行编辑加工,返回作者修改完成之后的90篇稿件。

1.2 检测方法 利用CNKI的AMLC系统对拟刊用的稿件进行二次查重。查重时间距正式出版有2~3个月。对文字重合百分比超过30.1%的稿件比对重合文字来源。对文字重合百分比超过50.1%的稿件交由编辑部主任审查。

1.3 判断标准 (1)文字重合百分比:按0%~30.0%、30.1%~40.0%、40.1%以上分段统计。(2)疑似学术不端行为:文字重合百分比大于30.1%。轻度文字重合稿件:文字重合百分比在30.1%~40.0%。(3)一稿多投:①文字重合百分比大于40.1%,且第一作者、单位相同;②文字重合百分比大于40.1%,第一作者不同,但属已刊论文作者之一,单位相同;③文字重合百分比大于40.1%,第一作者相同,单位不同,但分析全文可发现内容基本相同,重合文字来源文献单位是作者学位论文所在学校。

2 结 果

81篇稿件文字重合百分比在30.0%以下,5篇稿件文字重合百分比在30.1%~40.0%,1篇稿件文字重合百分比在40.1%~50.0%,3篇稿件文字重合百分比超过50.1%。

2.1 疑似学术不端行为稿件栏目分布 9篇疑似学术不端行为的稿件栏目分别是2篇论着、1篇临床研究、1篇基础研究、1篇调查报告、4篇经验交流,文字重合百分比在31.90%~59.70%。

2.2 轻度文字重合稿件情况

2.2.1 轻度文字重合稿件基本情况 5篇轻度文字重合稿件首次查重文字重合百分比在0%~30.0%,但在二次查重时文字重合百分比明显上升,见表1。

表1 5篇轻度文字重合稿件情况

2.2.2 轻度文字重合稿件检测时间与重合文字来源文献刊登时间比较 5篇轻度文字重合稿件检测重合文字比例的时间均晚于重合文字来源文献刊登时间,见表2。文稿1与其博士论文有34.3%的内容重复,文稿5与其硕士论文有31.9%的内容重复,文稿3在《肿瘤》、《天津医药》杂志分别发表了第一作者相同、第一作者不同(但属已刊论文作者之一)的论文。文稿2、4与重合文字来源文献作者、单位都不同。

表2 5篇轻度文字重合稿件检测时间与重合文字来源文献刊登时间比较

2.3 一稿多投稿件情况

2.3.1 一稿多投稿件基本情况 4篇一稿多投稿件首次查重文字重合百分比在30.0%以内,但在二次查重文字重合百分比大于40.1,属于一稿多投,见表3。

表3 4篇一稿多投稿件情况

2.3.2 一稿多投稿件检测时间与重合文字来源文献刊登时间比较 4篇一稿多投稿件检测文字重合百分比的时间均早于重合文字来源文献刊登时间,见表4。文稿6作者2012年6月15日投稿,以该作者为第一作者撰写的相似论文在《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发表重合文字比例分别为24.3%、22.1%、20.3%、14.8%文章。该论文受省基金项目资助。比对原文发现除摘要、结果部分,其他内容基本重复。文稿7作者2012年12月13日投稿,与该作者2012年撰写的硕士论文,结果部分完全重复。文稿8作者2012年1月16日投稿,与该作者2012年撰写的硕士论文,除部分中英文摘要,部分结果内容,部分讨论内容外,其他内容基本重复。文稿9作者2012年11月17日投稿。第三作者以相同题目撰写的相似论文在《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3-04-15)发表重合文字比例为55.9%的文章,该论文受市基金项目资助。除摘要、前言部分,其他内容基本重复。在与作者交流的过程中发现,第一作者与第三作者系某医科大学研究生同学,属同一项目课题组成员。

表4 4篇一稿多投稿件检测时间与重合文字来源文献刊登时间比较

3 讨 论

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稿件中,文字重合百分比在30.1%~40.0%的稿件都是抄袭已刊登文献,且投稿时,重合文字来源文献已发表7个月以上,其原因可能是在稿件拟刊发前,编辑与作者交流对稿件进行修改的过程中,作者直接引用自己或他人已正式发表的内容,并且未标注参考文献所致;文字重合百分比大于40.1%的稿件投稿时间均早于重合文字来源文献刊登或被数据库收录时间(如硕士论文的网络发表),将拟刊用的稿件作者、单位与重合文字来源文献的作者、单位比对,可以发现第一作者相同或者第一作者不同,但拟刊用的稿件其他作者是来源文献的第一作者。本研究还发现,文字重合百分比大于40.1%的论稿件主要集中在论着、临床研究、基础研究、调查报道等有中英文摘要的栏目,属于论着类文章,普遍评职称或科研项目结题所要求的论文所属栏目。分析其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1)作者将自己攻读硕士期间撰写的学位论文析出部分内容另成一篇论文进行投稿,由于知网收录学位论文时间的滞后性(文稿7作者于2012-05-01发表的硕士论文网络出版时间是2013-04-27,文稿8作者于2012-04-01发表的硕士论文网络出版时间是2013-01-17),在作者向本刊投稿首次查重时未能在数据库检索中发现其撰写的硕士论文,因此没有发现作者将其硕士论文析出内容再次投稿发表;(2)作者将自己或同一研究小组已发表的研究数据和结果再次整理或略加改动,或添加部分新的数据(但对结论没有影响),再次投稿以期多发1篇论文[3]。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3.1 缩短审稿发表周期 近年来,由于晋升职称、研究生毕业、科研结题、申报专利、评审科研成果及完成单位任务等的需要,投稿量增加[4],从《重庆医学》2010~2012年来稿量(5772、7438、9200篇)可以看出核心期刊来文量大大增加,稿件处理周期相对较长。部分期刊编辑部在承诺期限内或是长达几个月不能明确给作者能否录用的答复,以致论文发表周期太长,这是导致作者重复发表或一稿多投的客观因素[5]。因此编辑部应优化审稿流程,缩短审稿时间,在较为合理的时间内给作者回复论文是否录用。《重庆医学》自2013年2月5日针对优秀稿件实施绿色通道以来,加快了对优质稿件的审稿周期,并扩增了一批对学术研究有着浓厚探索精神、热爱审稿的青年审稿专家,缩短审稿周期。从这个层面上可减少作者因担心编辑部审稿时间长,最后未能录用,转投其他刊物的时候又会误了发表研究结果的时效性的问题。编辑部还应提高稿件的处理效率,缩短定稿后至发表前的编辑时间,可以采用优先出版方式(如CNKI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平台、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优先出版、维普仓储式在线出版平台等),将作者的研究结果优先电子版发表,一方面可以有利于作者第一时间发布研究结果,另一方面让其他编辑部在收录稿件进行首次查重时可以在数据库检索到其他刊物已决定刊登的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范作者一稿多投或重复发表。

3.2 开展多次查重 为避免学术不端行为,自CNKI开发AMLC系统以来,编辑部陆续开始对投稿论文进行学术不端查重,大部分编辑部只对论文在投稿时进行查重,通过本研究可以发现即使在稿件录用时查重未发现学术不端行为,但也不能避免论文在刊登前甚至是刊登后没有学术不端行为。有研究发现,在送同行专家审稿以前的第1次查重中,发现的问题主要是抄袭,而二次查重发现的问题侧重点与首次查重不同[6]。本研究中二次查重发现疑似学术不端行为的9篇论文中有7篇都是作者一稿多投或是重复发表导致的。因此,期刊编辑部针对作者的投稿应进行多次查重,不止在投稿时进行首次查重,而对于三审每个阶段的返修稿都需要进行再次查重,避免作者复制/抄袭他人研究结果,对拟刊用稿件在正式出版前仍需查重以避免作者一稿多投或重复发表,在文章刊登半年之后建议编辑部再次查重,针对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稿件刊登撤稿声明。在开展多次查重的过程中也建议编辑部采用多个数据库,比如首次查重(包括返修稿的查重)采用一个数据库(如CNKI),二次查重的时候采用两个或者多个数据库,尤其是医学期刊(如万方的论文相似性检测服务系统、维普通达论文检测系统),多个数据库二次查重可以检索如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独家收录的文献。由于检测系统所给结果主要是以文字的重合率为准,并不能以此证明文章的创新程度,说明系统自身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此检测系统编辑要有一个清晰、客观的认识,不能仅以文字重合的结果为绝对标准[7],还应比对全文。如果是方法部分的重合,可以删去重复部分,标注参考文献,如不影响全文的整体性即不算学术不端行为,但如是结果数据部分的重复,即使重合文字比例小也属于学术不端行为。

3.3 加大处罚措施 据教育部网站消息,教育部在“十二五”期间开展高校学风建设专项教育和治理行动,并于日前印发《教育部关于切实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学风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提出要规范学术不端行为调查程序,严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8]。有报道发现针对一个基金项目的课题组通常会将2篇研究方法、结果或部分结果相似的论文同时投向2个杂志,由于2篇文章均未发表(未能在数据库检索到),他们会利用期刊发表的时间差使论文一稿多投和重复发表,两篇文章互不引用,以免被人发现2篇文章中重复使用的内容[9]。与复制/抄袭他人研究结果相比,这种学术不端的行为更难被发现。因此,必须加大对一稿多投和重复发表行为的处罚,如发现疑似学术不端的稿件应认真调查,既不可马虎对待,无原则地宽容,也不能一棍子打死,简单地退稿,应当首先与作者联系[10],如作者无法提供合理解释,可以借鉴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COPE)[11]针对已刊登的存在学术不端论文的处理建议,查证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责任应是作者和作者所在机构(authors and their institutions),由他们自己做相应调查解决或是由独立的机构(independent party)调查,如果无法解决编辑也可建议作者寻求独立的仲裁人(independent arbitrator)审评。本文建议对作者及其单位无法提供合理解释的稿件予以撤稿,在一定时期内拒绝该作者以及以该作者作为通讯作者的投稿,如是基金资助课题则通知课题资助机构。CNKI在《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引证数据统计规范》中规定:对刊登严重疑似学术不端文献比例较高的期刊不作为统计源期刊;不计被评价期刊中严重疑似学术不端文献的被引用次数;不计入统计源期刊中严重疑似学术不端文献对被评价期刊的引用[12]。因此,加强学术期刊对学术不端行为的审查,既是对期刊负责,创建品牌、诚信期刊,更是对作者负责。

3.4 同领域期刊合作 缩短审稿发表周期、开展多次查重、加大处罚措施虽能一定程度的减少学术不端的行为,但鉴于国内二次文献数据库的收录工作又较滞后,很难发现一稿多投的论文先后或同时重复发表,因此汤兴华等[13]提出建立网上学术期刊论文查重数据库。期刊编辑部在接受作者投稿和决定刊用时两次查重,并上传检查信息。通过该数据库期刊编辑部能及时了解到最新的论文生产信息,了解到其他期刊编辑部收到稿件和录用稿件的信息,可以有效地避免论文的一稿多投和重复发表。

[1]倪爱香.学术期刊编辑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防范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4(3):586-588

[2]任春晓.三篇中国学者论文因重复发表被撤销[OL].(2012-09-26)[2013-08-02].http://check.cnki.net/Article/news/2012/09/541.html.

[3]栾嘉,刘洪娥,王红.《第三军医大学学报》拟刊用稿件查重结果分析[J].编辑学报,2008,20(1):52-53.

[4]颜廷梅,任延刚.缩短出版周期:科技期刊为作者服务的好举措[J].编辑学报,2011,23(6):501-502.

[5]吴培红,冷怀明,汪勤俭,等.防范科技论文一稿多投和重复发表的实践与思考[J].编辑学报,2009,21(5):434-436.

[6]冷怀明,刘洪娥,栾嘉,等.避免科技论文重复发表和一稿多投的机制与实践[J].编辑学报,2007,19(6):457-458.

[7]陆宜新.学术期刊不端文献检测结果的统计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1,22(5):701-703.

[8]肖媛媛.教育部将治理高校学风 严肃处理学术不端行为[OL].(2012-03-14)[2013-08-07].http://www.chinanews.com/edu/2012/03-14/3744319.shtml.

[9]王福军,冷怀明,郭建秀,等.对某课题组所发表系列论文中“假引”现象的思考[J].编辑学报,2011,23(4):308-310.

[10]卢虎,章莉.出版物伦理委员会(COPE)的编辑行为准则研究[C].长沙:第十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2012.

[11]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New claim to authorship of published paper[OL].(2013-07)[2013-08-07].http://publicationethics.org/case/new-claim-authorship-published-paper.

[12]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数据统计规范汇编(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S].北京: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2010.

[13]汤兴华,胡玲,刘勇,等.试论建立网上学术期刊论文查重数据库[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31(3):19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