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先腾,田晓滨,胡如印,孙 立,韩 伟,李 博

(贵州省人民医院骨科,贵阳550002)

三踝骨折是踝关节骨折中较复杂的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3.9%[1]。在治疗中,若早期处理不当,可导致踝关节骨折畸形愈合和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踝关节骨折治疗的目标是将骨折脱位解剖复位,并维持致骨折愈合,最终使踝关节恢复良好的功能[2]。笔者于2008年3月至2012年12月,采用骨折切开复位,空心螺钉结合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固定治疗33例三踝骨折患者,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33例,其中男16例,女17例,年龄15~72岁,平均40.3岁。所有病例均为闭合性损伤,车祸致伤8例,摔伤13例,扭伤12例,均为单侧踝关节骨折。8例患者合并有下胫腓联合损伤,7例合并有踝关节脱位。三踝骨折采 用Danis-Weber分 型[3],A 型9 例,B 型14 例,C 型10 例。三踝骨折诊断标准参照Browner[4]诊断标准。排除单踝、双踝、Pilon 骨折;排除开放性踝关节骨折。患者入院后,先行术前X 线及CT 三维成像检查,合并踝关节脱位的7例及移位明显患者先行手法复位,所有患者术前石膏功能位固定,抬高患肢,应用活血化淤药物、脱水消肿治疗,注意观察有无水泡形成,如有水泡形成及时抽吸处理。伤后7~10d踝关节肿胀消退后尽早手术,均无急诊手术病例。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28例患者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5例患者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肢大腿上止血带,患者均取平卧位,常规消毒铺巾。先采用腓骨后外侧纵行切口,显露外踝骨折断端,直视下复位后,选用大博腓骨远端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固定骨折。后踝骨折均通过外踝切口进行显露,根据术前CT检查,8例患者后踝骨折移位较轻,固定外踝骨折前先固定后。19例患者移位明显,先将外踝骨折复位后通过下胫腓后韧带牵拉作用间接复位后踝骨块。所有患者复位后踝骨折块后予巾钳或者克氏针临时固定,C 臂透视判断后踝骨折解剖复位,从前向后用1~2枚直径4.0mm 长4.0~5.5cm 空心螺钉固定。同时,2例患者合并下胫腓联合分离通过该切口处理,用1枚松质骨螺钉踝关节水平上方约2.0cm 平行关节线,由腓骨侧向前约25°~30°,斜向胫骨远端干骺部拧入固定3 层骨皮质。再于内踝内侧作一弧形切口,暴露骨折断端,复位后巾钳或克氏针临时固定,定位克氏针引导下钻孔、测深后,选用合适长度2枚或2枚以上大博空心钉垂直于骨折线固定,骨折块较大时选用大博直径4.0mm 空心钉固定,骨块较小时选用直径3.0mm 大博双螺纹加压螺钉固定。术毕彻底冲洗,预防碎骨片遗留于关节腔,逐层缝合切口,加压包扎后松止血带。

1.2.2 术后处理 术后予以术区冷疗24h以利于减轻术后疼痛及肿胀,术后麻醉清醒后即开始下肢主动肌肉收缩训练,术后2周开始在床上逐步行踝关节主、被动功能锻炼,6~8周逐渐开始逐渐负重活动。术后抬高患肢,消肿、改善微循环治疗。术前30min及术后24h内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2.3 评价方法 术后1、3、6、9、12个月定期门诊随访,术后12个月骨折愈合后手术取出内固定,以后每年随访1次,随访时间6~48 个月,对术后恢复情况选用美国足踝协会(AOFAS)系统[5]进行评分。

2 结 果

所有患者入院经消肿治疗均一期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无外固定架固定患者。手术由笔者参与的同一组医师完成,手术时间68~106min,术中出血约50~280mL。笔者参与患者围术期管理并定期进行随访。3例患者术后出现伤口愈合障碍,伤口少许渗液,伤口皮缘部分表皮组织发黑,经予高压氧治疗及加强换药处理后伤口愈合,无感染及骨不愈合发生,无踝关节不稳发生,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参照AOFAS评分标准为88~95分,平均92分,疗效满意。

典型病例:女,70岁,行走时扭伤致三踝骨折。伤后7d接受切开复位、空心螺钉结合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固定术。术前及术后影像学资料,见图1。

3 讨 论

踝关节是人体重要的负重关节,三踝骨折治疗过程中,恢复踝穴的解剖结构及稳定性是目前公认的观点[6]。手法难以解剖复位三踝骨折,且保守治疗难以维持骨折的稳定性,主要以手术治疗为主。在手术的时机把握、内固定选择、骨折复位固定顺序等方面是骨科医师主要探讨的问题。对于闭合性的踝关节骨折,通常认为手术时机有两个,一是伤后6~8h发生明显肿胀之前,一是在肿胀高峰期过后,一般为伤后7~10d。王满宜等[2]认为选择哪个手术时机对于治疗结果没有影响。Breederveld等[7]经研究亦认为早期手术和晚期手术的疗效是一致的。但急诊手术会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痛苦,减轻患者经济负担;1周后手术,复位及固定的难度会有所增加。笔者对于所有患者均选择伤后7~10d肿胀消退后手术,术中发现软组织分离显露容易,骨折复位及固定未遇见明显困难。因此,本研究认为伤后7~10d进行手术,时机是合适的。特别对于年龄较大患者,有充分的时间进行术前检查,利于发现合并的相关内科疾病并进行纠正处理,可以降低医疗风险。

外踝骨折固定方法较多,有交叉克氏针固定、克氏针张力带、单独螺钉或者接骨板螺钉等固定等。本组患者中,外踝均选择接骨板螺钉固定。骨折解剖复位后,选择腓骨远端锁定截骨板固定,骨折远端选择2~3枚或者更多螺钉锁定固定即可获得良好稳定性,便于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术中没有遇到外踝骨块特别细小无法用螺钉固定之情况。远端螺钉固定时,需要注意螺钉不易过长,以免进入关节腔。Carr等[8]不提倡用钢板螺钉固定,诉其因外踝处软组织薄弱,皮下组织剥离过多可导致骨折不愈合,另外钢板于皮下突出会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痛苦。笔者运用接骨板固定后未出现伤口愈合不良、内固定外露、感染等并发症,患者无疼痛等不适感。术中选择切口时顺腓骨后缘绕后踝弧形全层切开直至深筋膜,不作皮下剥离,将全层皮瓣向前翻转后显露骨折端,便于术毕切口缝合,使内固定不直接位于切口直下方。放置接骨板时注意方向位置,必要时予接骨板远端适当塑性,避免远端突出于皮下。内踝骨折均选用2~3枚空心拉力螺钉固定,能达到坚强固定骨折块,有效防旋转移位。骨块较大时选用4.0mm 空心拉力螺钉固定,骨折块较小时选用3.0 mm 双螺纹加压螺钉固定。双螺纹加压螺钉能对骨块进行双向加压,抗拔出能力强。对于不能运用4 mm 空心拉力螺钉固定的内踝小骨块,3.0mm 双螺纹加压螺钉多数情况下是适合的,术中注意设计螺钉的位置及方向,经透视定位准确后再钻孔拧入螺钉固定,以确保一次置钉成功。一般认为,后踝骨折涉及胫骨远端关节面25%以上,骨折移位超过2.0mm 以上时,需要手术切开复位。多数学者报道选择螺钉由后向前固定骨块,本研究选择由前向后固定骨折块。术中由外后或内后用手指触摸骨折块后,采用间接复位技术进行复位,点式复位钳临时固定。于前方切开1.0cm 小切口,由前向后钻入定位导针,透视定位准确后钻孔拧入1~2枚空心拉力螺钉固定骨折块。术中注意螺钉由后方穿出后侧皮质1~2螺纹,如过短,把持力较差,如过长,则有可能磨损跟腱。由前向后固定具有以下优点:(1)术中患者取平卧位,由前向后固定操作方便,不需调整体位;(2)二次手术取出内固定时创伤较小,操作相对容易;(3)后方骨块在手指触摸下采用间接复位技术,一般不用直视下进行复位固定,对局部损伤小,不破坏局部血运,有利于骨愈合。对于后踝骨折通常选用1枚螺钉固定,因下胫腓后韧带完整性存在,1 枚螺钉固定后即可达到有效固定。

目前三踝骨折的固定顺序仍存在争议,徐奇等[9]认为通过采用外踝后侧弧形切口可同时显露外踝及后踝,再通过内踝后缘的弧形切口,直视下观察到后踝及内踝骨折块,固定顺序为后踝一外踝一内踝。Grenshaw 等[10]亦强调按后、外、内踩顺序进行。AO 组织主张通过腓骨后缘的切口先固定腓骨,后固定后踝,再通过内踝切口固定内踝。本组患者选用外踝-后踝-内踝固定顺序19例,后踝-外踝-内踝固定8例。笔者的经验是:因外踝具有其负重的重要性及维持踝穴稳定的重要性,其本身轴线与腓骨干之间向外成10°~15°外翻角,术中应尽可能先复位外踝,恢复外踩的长度及解剖,将外踝作为内、后踝骨折复位的参照,有利于内踝和后踝的复位。如果术中探查见后踝骨折简单,移位较轻亦可先直接固定。

对于下胫腓联合损伤是否需要固定,仍有较多争议。目前普遍认同固定下胫腓联合的指征是:(1)内踝三角韧带损伤,腓骨骨折高于踝关节水平间隙上方3.0cm;(2)下胫腓联合损伤合并有腓骨近端骨折;(3)陈旧性下胫腓联合分离。AO 组织主张根据术中情况决定是否固定下胫腓联合,术中采用Cotton试验判定下胫腓联合稳定性,如不稳定则需将其固定。笔者根据AO 组织建议于术中采用Cotton试验,有2例患者内外踝固定后评估下胫胖联合处不稳,给予固定。在踝关节水平间隙上方2.0~3.0cm,平行于胫骨远端关节面,由腓骨侧向前倾斜25°~30°固定3层皮质。于术后12周取出下胫腓联合螺钉,避免螺钉疲劳断裂。

通过本组病例观察,三踝骨折应行手术治疗,准确的骨折复位和合适、坚强的内固定,尽早的功能锻炼是治疗关键;内、后踝螺钉结合外踝解剖型锁定接骨板可提供坚强固定,适合大多数三踝骨折,能有效维持骨折复位直至骨愈合,便于早期行功能锻炼,并发症较少,操作简单,疗效满意,是三踝骨折值得推广的手术固定方法。

[1] 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等.实用骨科学[M].4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1062-1067.

[2] 王满宜,吴新宝,罗从风,等.创伤骨科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卫生出版社,2012:360-361.

[3] 王满宜.骨折治疗的AO 原则[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561-566.

[4] Browner BD.创伤骨科学[M].王学谦,娄思权,侯筱魁,等,译.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2007:2248-2249.

[5] Kitaoka HB,Alexander IJ,AdelaarRS,et al.Clinical rating systems for the ankle-hindfoot,midfoot,hallux,and lesser toes[J].Foot Ankle Int,1994,15(7):349-353.

[6] Canale ST.坎贝尔骨科手术学[J].卢世壁,译.9 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996-1997.

[7] Breederveld RS,Van Straaten J,Patka P,et al.Immediated or delayed operative treatment of the ankle[J].Injury,1998,19:436.

[8] Carr JB,Trafton PG.Malleolar fractures and soft tissue injuries of the ankle//Browner BD,Jupiter JB.Levine AM,et al.Skeletal trauma:fractures,dislocation,ligamentous injuries[M].Amsterdam:Elsevier,1998:2327-2401.

[9] 徐奇,杨海滨.18例三踝骨折的治疗体会[J].实用骨科学杂志,2006,12(6):546-547.

[10] Grenshaw AH.Campbellg operative orthopaedics[M].8th ed.Louis:Mosby,1992:785-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