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丹,时昭红,杨家耀,石 拓,石 亮,杨 健

(湖北省武汉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 430000)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一组起源于上消化道的症状,常见症状有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上腹部烧灼感等,临床上缺乏能解释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系统性及代谢性疾病,属于功能性胃肠病(FGIDs)的范畴。研究认为胃十二指肠运动功能紊乱和内脏高敏感是FD发病重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且幽门螺杆菌(HP)感染、胃酸、精神心理、遗传、饮食、生活方式等被认为是FD发病的重要因素[1]。近年的研究发现自主神经功能障碍也参与了该病的发生[2],功能性胃肠病罗马Ⅳ标准中也将功能性胃肠病称为肠-脑互动异常,提示中枢神经系统处理功能异常在FGIDs发病中的重要作用。但目前为止,该病确切的发病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治疗该病的主要手段为抑酸、促动力、助消化或联合抗焦虑抑郁,疗效有限,同时长期服药导致患者依从性差;且常容易复发,导致患者反复就医,消耗大量医疗资源。近年来诸多临床研究显示针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其独特优势,自2016年来本科通过西药联合音乐电刺激治疗FD,发现可显着改善患者症状,改善胃电节律紊乱,促进胃动力,并可以改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现将研究报道如下。

表1 两组病例单项症状治疗前后及随访积分比较分)

a:P<0.05,与治疗前比较;b:P<0.05,与治疗组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共收集2016年12月至2017年7月武汉市第一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的FD患者81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治疗组41例。治疗组男20例,女21例;年龄30~55岁,平均(39.12±14.43)岁;病程(3.51±1.89)年。对照组男19例,女21例;年龄29~54岁,平均(38.56±12.57)岁;病程(4.11±1.18)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功能性胃肠病的罗马Ⅲ诊断标准》[3],必须具备以下1条或多条:(1)餐后饱胀不适;(2)早饱感;(3)上腹痛;(4)上腹部烧灼感。排除器质性疾病,且没有可以解释上述症状的功能性疾病。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满足以上标准。

1.3纳入标准 年龄18~60周岁;符合FD诊断标准;患者在参加本试验前2周开始停服PPI或促动力药物;自愿参与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由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4排除标准 排除合并有胃食管反流病、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慢性心、肝、肾及血液系统疾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严重的神经、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处于妊娠、哺乳期的妇女。

1.5治疗方法 对照组: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0032,40 mg×7粒),每日早上空腹服1粒;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成都康弘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110,5 mg×24片),三餐前各口服1片;疗程4周。

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GI-1中低频治疗仪[北京思迈莱福医疗器械有限责任公司,京药监械(准)字2013第2260935号]治疗,该治疗包括音乐疗法及体表电刺激治疗。体表胃电起搏电极放置:一片电极贴于胃体部在体表的投影处,即剑突与脐连线的中点向左3~5 cm、再向上1 cm,另一片电极贴于胃窦部在体表的投影处,即剑突与脐连线的中点向右2~4 cm处;脉冲频率3.5 cpm。穴位刺激:刺激双侧足三里、内关穴,中频频率4 kHZ,每日2次,每次20 min,每周5次,疗程4周。

胃电图(EGG)检查:所有受检者均空腹8 h,记录空腹EGG 30 min,然后给予标准餐450 kcal(2个鸡蛋,300 g面包),时间5 min;餐后再记录EGG 30 min。

1.6疗效评价方法 (1)主要症状评价:治疗前后对上腹痛、上腹部烧灼感、上腹胀及早饱症状进行评分。症状的分级及分值记录:无症状记0分;症状轻微,对日常生活工作无影响记1分;症状程度中等,部分影响日常生活记2分;症状严重,对日常生活工作产生了严重影响记3分[4]。(2)症状的总体疗效评价: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总积分。痊愈:疗效指数大于或等于95%、显效:疗效指数70%~<95%、有效:疗效指数30%~<70%、无效:疗效指数小于30%[4]。(3)EGG的评价:记录治疗前后主频率(次/min)、主功率比、正常胃慢波(2.4~3.7次/min)百分比(PNSW)、主频率不稳定系数(DFIC)及主功率不稳定系数(DPIC)。(4)精神心理状态的评价: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和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 对每个患者进行评分。治疗前后均记录SAS、SDS评分。

2 结 果

2.1单项症状疗效评价 治疗后,两组的主要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间比较,治疗组在上腹痛单项及总积分上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见表1。

2.2两组总疗效评价 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5.36%,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67.50%,两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后主要症状疗效评价

a:P<0.05,与对照组比较

2.3EGG评价 治疗后治疗组EGG主频率和餐后/餐前主功率比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增加(P<0.05);对照组主频率增加,主功率比无明显变化,且明显低于治疗组。治疗后治疗组空腹和餐后EGG的主频率和正常慢波百分比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则无明显改善(P>0.05),见表3。

2.4精神心理评价 治疗后,治疗组SAS、SD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SAS、SDS评分改善不明显(P>0.05),见表4。

表3 两组EGG各项参数治疗前后的比较

a:P<0.05,b:P<0.05,c:P<0.05,d:P>0.05,与治疗前比较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状态评定结果比较分)

a:P<0.05,b: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3 讨 论

功能性消化不良为临床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疾病,占门诊就诊量的28.5%[5],临床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研究发现,FD患者存在胃电节律紊乱,而这种紊乱与FD的排空障碍密切相关[6]。柯美云等[7]研究认为胃肠动力障碍与FD关系密切,而精神状态(焦虑、抑郁)对胃肠动力障碍有重要影响。近年来,一些研究结果提示,引起胃肠动力障碍的机制与精神心理因素有关[8-10],常见的是抑郁和焦虑。本研究纳入的FD患者胃电图表现为主频率和餐后/餐前主功率比降低、胃电节律紊乱,采用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评分显示均超过正常范围,与文献研究相符。

本研究中,体表电刺激的位置为胃起搏点、双侧足三里、内关穴。体外胃电起搏是国内学者根据胃起搏点的电活动,可以被外加电流刺激所驱动的原理设计的,具有无创伤、操作简单、费用低的特点。有研究对胃动力紊乱的犬采用体外胃起搏治疗,结果发现:使用适宜的起搏参数从体表输入起搏信号可以完全触发胃电慢波,改善胃电参数,从而纠正异常胃电节律[11]。陈熙等[12]研究显示胃电起搏治疗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部分胃电参数,提高胃排空功能。大量临床实践证实,针刺治疗功能性胃肠病疗效可靠。其原理为针刺特定穴位对消化系统的运动、分泌及吸收功能具有双向调节作用,可起到调控胃酸分泌、调节消化系统功能、保护损伤的胃黏膜等作用[13]。本研究中选穴为双侧足三里及内关穴,足三里为足阳明胃经合穴、胃下合穴,临床上治疗脾胃病的首选穴,可健脾和胃、行气止痛。内关穴为八脉交会穴、心包经之络穴,其功善调畅气机、解郁宽中、和胃降逆;两穴合用可健脾解郁、和胃止痛。两穴常被选为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主穴。现代研究[14-17]表明,针刺足三里、内关能有效改善胃动力、促进胃动素分泌、降低内脏敏感性。有关其机制的研究认为针刺两穴治疗胃部疾病可能是通过下丘脑室旁核相关神经元调节来实现的[18]。

本研究中,治疗组FD患者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可以通过治疗仪上的耳机聆听舒缓优美的音乐,从而来放松紧张焦虑的情绪,也称音乐疗法。音乐疗法的概念最早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音乐疗法才开始在临床中得到应用[19]。该疗法是通过听觉直接作用于下丘脑和边缘系统等人脑主管情绪的中枢,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及内脏功能,改善人的情感活动与精神心理状态,纠正不良情绪,从而缓解焦虑和抑郁。有研究[20]发现音乐疗法对精神心理障碍患者的治疗及康复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因此对其躯体症状改善和社会功能恢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通过联合音乐电刺激治疗能明显改善FD患者上腹痛、餐后饱胀不适、早饱感、上腹烧灼感等临床症状,而且能改善FD患者胃电节律紊乱、促进胃肠动力,改善焦虑抑郁的精神心理问题,从而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