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从娜, 褚守云

(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0)

0 引言

新能源产业是指与新能源开发、利用、经营相关的产业,主要包括新能源设备制造业、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服务业。 根据国务院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的《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2023)》,新能源包括核电、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及其他新能源、智能电网产业、煤基新型燃料制造、氢能7 大类[1]。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 年)》中指出,要深入推进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建设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发展壮大新能源产业[2]。 “十四五”规划提出,力争2030 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我国在“双碳”战略目标下,节能减排和低碳转型步伐加快。 新能源产业作为长周期、宽领域、高成长的发展赛道,国内众多城市开始重点打造以新能源为主体的产业群。 常州市在新能源领域已经形成“发电-存储-输送-应用”产业闭环,正着力升级“发储送用网”全产业链,新能源产业有望在2025 年形成规模超万亿元、资本市场板块常州市值超万亿元的局面,未来有望建成引领长三角、辐射全国、全球有影响力的“新能源之都”[3]。

国内外众多学者先后将三螺旋理论、四螺旋理论、五螺旋理论应用到区域协同发展的相关研究中[4],利用增长极理论、产业集聚理论、竞争优势理论分析产业的发展优势和城市的竞争力[5]。 目前,新能源城市建设的研究主要从区域经济、产业布局、政策指引、技术创新等角度出发,较少从政府、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不同维度出发对城市产业发展进行深入探讨。 本文结合前人的研究经验和研究成果,从“政校企研”的视角出发,利用政府协同治理理论、利益相关理论和产教融合理论,将城市发展需求侧与政府、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供给侧深度融合,形成“政府-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城市发展”相融合的利益共同体、价值共同体、创新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真正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助力常州“新能源之都”建设。

1 常州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新能源产业成为“风口”之一,国内不少城市都提出要打造“新能源汽车之都”,包括广东深圳、陕西西安、湖北武汉、湖北襄阳以及安徽合肥等。与其他城市的“新能源汽车之都”建设稍有不同,常州追求的是“全方位”的新能源之都,不只是聚焦汽车。

《2023 胡润中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城市榜》榜单列出了新能源产业集聚度最高的中国城市50 强,其中,以深圳、上海、苏州、北京、常州为代表的新能源集群度较高的城市脱颖而出,综合指数分别是88.1 分、87.8 分、86.1 分、85.6 分、85.6 分,其中,苏州全国排名前5,华东区域成为全国新能源产业集聚度最高的区域,以上海、常州、苏州、南京为主要代表。 江苏是新能源集聚度最高的省份,常州依托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工业基础成为新能源投资热度最高的城市。

1.1 常州市新能源产业链图谱

2022 年,常州新能源“发储送用”实现全面爆发,产值达到5 109 亿元,其中,新能源集群实现产值1 151.6 亿元,同比增长28.8%;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集群完成产值3 067.2 亿元,同比增长68.1%(含动力及储能电池产业,产值1 703.6 亿元,同比增长140.8%);新型电力装备产业实现产值890.2 亿元,同比增长3.2%。 常州已形成新能源“发储送用”全链条产业集群,如图1 所示。

图1 常州市新能源“发储送用”产业链

1.2 常州对新能源产业的政策支持

2021 年,常州市政府出台重磅的创新政策,市区两级财政在“十四五”期间设立400 亿元科创基金,5年形成2 000 亿元创新投入,引导资本在新能源产业领域投早、投小、投硬科技;2023 年,常州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新能源之都建设的实施意见》《推进新能源之都建设政策措施》《常州新能源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等文件,各单位相继出台相关政策助力“新能源之都”建设。 目前,常州正实施《常州市科创综合体暨人才综合体建设推进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 年)》,推动常州板块持续扩容,确保2025 年实现“新能源板块”万亿市值目标。

1.3 常州新能源产业重点领域

常州新能源产业集聚度位列全国第5,产值超过5 000 亿元,对规上工业产值增长贡献率超90%,新能源产业链日益完善,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常州的“城市名片”和形象“标签”。

太阳能光伏产业链完整,规模位居全国前列,电池片及组件产能占全国10%,2022 年,光伏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产值1 065 亿元,同比增长29.2%;风能发电产业链涵盖包括产业链上游的叶片,产业链中游的风电主机,产业链下游的塔架以及风电运营商等环节;光热发电产业链的发展对于弥补太阳能发电的间歇性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动力及储能电池产业链上,目前已形成以溧阳、金坛为两大核心、其他区域多点支撑的产业格局。 动力电池产能、装机量、产业规模方面全球领先,全市集聚企业涵盖上中下游31 个关键环节,产业链完整度达97%,居全国首位[6];氢燃料电池产业链在“氢湾”的加持下快速发展,氢能产业相关企业超过30 家,覆盖了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多个领域,即将形成空间高度集聚、上下游紧密协同、供应链集约高效的优势产业链[7];在新型电力装备产业链上,常州是全国最大的特高压输变电设备制造基地,产销量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享有“世界变压器之都”美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包含汽车电子、智能网联、电机/电控及充电设施、整车等,截至2022 年年底,常州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产业集群完成产值超3 000 亿元,同比增长68.1%,新能源汽车整车年产量超34 万辆,占江苏全省产量的一半以上;在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上,常州拥有碳化硅、氮化镓等材料的研发和整套生产设备。

2 常州建设“新能源之都”的关键优势

2.1 工业基础雄厚,区位优势好

常州是近代工业的发祥地、苏南模式的创立者之一,具有“工业明星城市”的美誉。 2022 年,常州市入选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常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 550 亿元,工业规模总量突破2 万亿元,总量跃居全省第3,位列先进制造业百强市第16[8]。 常州处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几何中心位置,呈现“三纵四横”的高铁网和“三环19 射”高速公路网,交通区域优势明显。 随着“一带一路”、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等国家发展战略深入推进,长三角城市群、南京都市圈及苏锡常都市圈加快构建,常州可充分发挥一点居中、两带联动、十字交叉、米字交汇、左右逢源的区位优势和工业门类全、配套能力强的产业优势。

2.2 工业门类齐全,产业集群好

常州工业门类全、底蕴深、集群强、韧性好,拥有同类城市中最完备的产业体系。 41 个工业大类中常州有37 个,207 个中类有191 个,666 个小类有600个[9]。 常州拥有80 多万家市场主体、6 万多家工业企业、近6 000 家规上工业企业、近3 700 家高新技术企业、200 多家隐形冠军企业和90 家上市企业。 智能制造装备、新型碳材料分别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全国先进制造业集群。

2.3 围绕产业链布局资本链,创新平台好

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校所企协同育人,着力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 高水平建设龙城金谷,打造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体系,推动资本市场“常州板块”扩容提质。 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大力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打造高能级工业与能源互联网平台,加快创建“灯塔工厂”,继续在数实融合上走在全省前列。

2.4 赛道全且均成规模,产业体系好

目前,常州已经在发电、储能、输送、应用4 个环节布局,形成“发储送用”的生态闭环。 常州已集聚300 多家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企业,产业发展呈现多点开花、生态链式发展态势[10]。 当前,常州正围绕产业生态“建圈”,依靠重点企业“强链”,引进关键项目“补链”,不断完善产业图谱,持续深耕产业基底,在产业链韧性和含新量上再攀新高,推动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加速融合。

2.5 汇聚强势龙头企业,产业韧性好

目前,国内70%以上的新能源细分领域链主企业在常州设立制造基地和研发机构,光伏发电、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电机及控制系统等关键零部件龙头企业纷纷布局常州,逐渐形成以龙头企业带动、引发规模效应、引育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建成产业高地的局面。 天合光能光伏组件出货排名全球第二,聚和新材正面银浆产品市场占有率排名较前,永臻科技光伏铝合金边框产品国内市场份额排名第一,中航锂电是国内动力电池的龙头企业,比亚迪是国内整车生产和销售的冠军企业,天目先导、中创新航等企业具有国家级的产业创新能力,上上电缆多次填补世界核级电缆领域空白,蜂巢能源、万帮新能源等一批独角兽企业走向全球。

3 常州建设“新能源之都”面临的困境

3.1 城市之间竞争激烈,新能源产业发展面临挑战

在城市群和都市圈发展的新时代,常州积极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南京都市圈和杭州都市圈多个经济圈,但也存在着被边缘和夹击、经济辐射范围边缘化的困境。 随着区域交通越来越便捷,要素流动成本不断降低,上海等龙头城市在高端要素配置能力的优势愈发凸显,人才磁场的引力更强,城市间生产要素的争夺日益激烈。 在经济总量上,常州是江苏的“第5城”,城市名气和辨识度不如无锡和苏州,国际高端科技资源和要素的集聚效果不明显,城市发展仍然任重道远。

当前,新能源产业已经成为各大城市竞相角逐的风向标,国内一线和省会城市纷纷布局新能源产业,常州在城市发展、基础建设、人才吸引度等方面明显弱于这些强势城市。 与此同时,土地、环境、资源的制约成本在不断加大,政策性约束门槛越来越高,人力成本也在快速增长。

3.2 世界经济形势紧张,外向经济发展存在隐患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产业链受非经济因素的影响,第5 次大规模产业转移正在推进,产业分工体系和竞争格局面临重构,发展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风险增多。 从新能源产业供应链韧性看,常州的新能源产业主要侧重于高端制造和智能化生产,行业可替代性强。 芯片、高端零部件、高端数控设备、关键材料、大型工业软件主要依赖进口,科技研发投入占比相较国际巨头公司偏低。 新能源相关产品的生产和制作在国际市场的出口风险依然存在,市场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性亟须加强。

3.3 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不足,新能源服务产业延伸困难

高质量发展成为我国“十四五”期间经济社会的发展主题,创新驱动成为主引擎。 从科技创新方面来看,目前,国内新能源行业的研究机构主要集中在重点高校和一线城市,主要分布在长三角、环渤海湾地区,常州虽聚集了众多科研院所,但研发能力和创新实力与全球顶尖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从人力资源服务看,随着常州新能源行业的大力发展,存在着用工缺失的情况,截至2022 年年底,常州常住人口536.6 万人,远低于无锡的749 万人和苏州的1 291万人。 城市缺乏服务于新能源产业高端制造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在用工短缺、高端人才引进困难、技术能手困乏,加之人力资源培训未能紧跟产业步伐的环境下,新能源服务产业蓬勃发展面临着重大挑战。

3.4 产教融合深度不够,“政校企研”未形成统一合力

产教融合是产业与教育的深度合作,是高校为提高其人才培养质量与行业企业开展的深度合作。“产”与“教”之间的合作总体上包括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产教结合和工学结合3 个阶段,从合作利益共同体的角度出发,只有发挥“政校企研”多主体协同功效才能有效促进地方经济发展[11]。

从政府层面看,高校是城市高端人才、前沿科技、创新思想的重要策源地的理念,尚未得到各级政府和产业园区的充分认识,推动校地资源共享、学科共建、合作共赢的工作机制还需完善,校地“共荣共生”良好生态还未全面形成;从高校层面看,常州部分高校紧密对接常州新能源产业、精准调整学科专业、打造新能源特色学科体系的人、财、物投入还比较有限,缺乏新能源相关领域一流学科建设;从企业层面看,站在常州新能源产业风口,新能源企业对“即插即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和“创新突破型”高层次人才的渴求前所未有,但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过程中,企业参与度不够高;从科研院所层面看,新能源领域的本土高水平专家、团队较少,科研院所在建设创新平台、培育创新主体、联合开展技术攻关等方面参与不足,集中推进应用性科研在常转化的措施较少、力度较小。

3.5 专业与产业匹配度不高,高校人才供给支撑不足

在常院校已有专业与新能源产业链的匹配度不够高。 目前,在常院校新能源专业主要集中在新能源装备制造,如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电力装备制造相关专业,专业同质化明显,缺乏差别性布局。 现有新能源强耦合学科专业还不多,缺乏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新能源科学与技术等基础性专业,新能源汽车制造亟须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专业。 储能相关专业偏少,氢能科学与工程、氢能技术应用尚处于空白,无法匹配新能源“发储送用”全链条。

在常高校人才培养供给无法满足新能源产业规模发展需求。 2022 年,常州院校毕业生在常州92 家新能源领域龙头骨干企业就业参保不足千人,未来5年在常新能源相关企业需要的研发人员、一线技术人员激增,人才供需矛盾突出。 毕业生留常入职新能源企业的贡献度不够大。 常州高职院校偏多,本科院校仅有常州大学、常州工学院、江苏理工学院、河海大学常州校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目湖校区5 所,本科毕业生留常就业意愿不强,专科毕业生留常就业稳定性偏低,高校供给人才支撑严重不足。

4 常州建设“新能源之都”的对策分析

根据塔尔科特·帕森斯的社会系统理论,社会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部分相互依赖,共同维持社会的稳定和平衡,同处于社会场域中的政府、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与城市是不可分割的,多个主体通过相互作用,形成的共轭结构更趋向于稳定[12]。 常州在建设“新能源之都”的过程中,应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为新能源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制度基础,通过综合政策调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积极性,形成多方共赢的局面;高校应树立大教育观,在教育与社会的生态关系中谋求发展,将学科建设与城市的产业发展相结合,形成与产业相契合的学科群,实现应用型人才和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地方经济发展相关联;企业是城市经济的推动力,应充分发挥规模优势,加快人力资源聚集和创新驱动,通过产教融合与高校联合培养专业人才,缩小产业用人和教育培养之间的鸿沟;科研院所是科技创新和研发的引擎,通过研发创新和机构合作,促进技术转移和产业升级,不断提高常州在新能源领域的竞争力。

4.1 充分发挥政府的定位功能

4.1.1 优化空间布局,统筹全市7 大板块发展新能源产业

根据钻石理论,政府对产业发展的影响,通过其对因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与支持产业、企业策略、结构和竞争环境来体现。 面对新能源产业的高投入和高技术特征,需要地方政府统筹规划,合理利用空间和资源来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 常州市政府牵头统筹布局规划,优化资源配置,发挥产业联盟作用,依托常州市7 大板块,结合各板块的产业基础优势和功能定位,因地制宜,打造独具特色的新能源产业发展新格局。

溧阳市支持企业加大技改投入,大力发展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全面实现产业结构的重构和发展动能的转换;金坛区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和新能源产业,支持金坛建设成为常州西部发展新增长极;武进区大力发展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等产业,强化创新能力建设,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开发行业领先产品;新北区立足优势特色产业,着力打造国家级光伏智慧能源产业创新集群、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业创新集群、长三角地区生命健康产业新高地;天宁区依托特色产业园区,聚力发展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打造特色园区新标杆;钟楼区重点发展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等产业,培育壮大高质量特色产业集群;常州经济开发区重点依托特色产业园区,发展新材料优势产业,持续巩固延伸优势产业链。 通过区域产业划分和以集群促发展策略,聚集优质资源形成信号效应和互补效应,不断提升城市创新水平[13]。

4.1.2 打造新能源产业链群,推进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融合发展

着力打造新能源产业链群,强力推进产业链现代化,实施重点产业链打造工程。 聚焦新型碳材料、新型电力装备、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等优势产业链,不断强化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夯实产业技术创新基础,加快推进新技术产业化,积极推动技术创新形成新的竞争优势[14]。

推动新能源重点行业重点领域融合发展。 制造业服务化方面,重点推进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及核心零部件等产业服务化,支持新能源制造业企业由提供“产品”向提供“产品+服务”转变,大幅度提高向全社会提供高水平专业化服务的能力;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方面,重点推进现代物流、工业设计、产业金融、检验检测认证服务等行业,实现服务业转型升级;融合发展方面,支持制造业企业、互联网企业、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与新能源产业跨界协作,推动共享模式创新,形成产业生态供给资源池。

4.1.3 着力培育创新主体,全面优化创新生态

鼓励各辖市区继续完善相关激励政策与支持措施,面向新能源产业领域大力实施“双招双引”,进一步做大科创项目“蓄水池”,广泛引导初创企业参加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 鼓励头部创业投资机构、新型研发机构、科技园区、孵化器等发起或参股设立新能源产业领域创业投资基金,加大对高成长性科技企业的扶持。 依托新能源产业优势,实施独角兽倍增计划,精心培育一批集成创新能力强、核心竞争优势明显的(潜在)独角兽企业。

以“一区一名片”建设为契机,拓展新能源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渠道。 依托中以常州创新园、中德创新产业园、中日(常州)智能制造产业园等国际合作园区,促进创新国际化与产业国际化的协同发展。 加快建设一批新能源与节能领域的专业化科技企业孵化器、加速器与众创空间,紧扣提档升级与绩效评价,加速优化科创载体布局,完善区域创业服务体系,提升项目孵育能力与企业孵化效率。

4.1.4 高质量精准化“双招双引”,完善人才队伍建设

创新招引方式,深入推进“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构建产业链招引新模式。 聚焦常州新能源产业链及产业集群,寻找和弥补产业链的薄弱环节,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招引大型央企、实力民企、知名外企,聚焦构建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持续加大“人才+基金+项目”的招引力度,面向新能源行业,重点支持种子期、初创期和成长期的人才创新创业项目,撬动更多优秀人才、优质项目精准落地。

引进培育高层次科研人才,聚焦产业链布局人才链,持续完善产业人才地图[15]。 鼓励本土企业积极与世界顶尖水平科学家及行业顶尖人才开展对接合作,加强产业领军人才的精准引进工作。 着力推进“龙城英才计划”提档升级、扩面增效,加强青年科技人才联盟建设,广泛吸收优秀高层次青年人才,不断壮大常州高层次科研人才队伍。 真正围绕产业链布局人才链,依托人才链壮大产业链,实现高质量精准化“双招双引”。

4.2 有效运用企业的市场调节功能

4.2.1 企业走向产业集群,发挥规模化优势

产业集群是指具有相互关联的企业或机构在地理空间上集中的经济现象,外部经济理论认为,集群区内的企业可以通过共享劳动力和中间投入产品,通过知识技术“外溢”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和产业效率,产业集群同时也是促进经济规模整体扩张、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市场生产资料区域间流动,产业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载体[16]。 目前,常州新能源企业逐步实现了产业集群和全链条发展。 在内外环境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常州新能源企业应抓住机遇、找准定位、研判市场需求、提高布局意识,加强集群企业间的资源互补、降低研发成本、促进技术进步、提高集群企业间的有效合作,实现产业高度集聚、互为补充、协同发展的新能源产业新生态。

4.2.2 新能源产业链完备,深入推进产教融合

常州目前汇聚了万帮数字能源、蜂巢能源、理想汽车、比亚迪汽车、天合光能、时代新能源、中创新航、中航锂电、飞荣达科技、卡维智能、当升科技、海目星激光、中兴华达、贝特瑞、凯博能源、厚生新能源、绿能新能源、恒电新能源等多家新能源上下游企业,实力雄厚。 要统筹发挥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独角兽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规模优势,制定行业标准、国家标准、世界标准。 深化产教融合,着力打造一批引领产教融合的标杆行业,培育一批行业领先的产教融合型企业,提升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求的匹配度,促进教育、产业与地方经济的协调发展[17]。

4.3 进一步强化科研院所的研发功能

4.3.1 强化技术创新突破,加快提升产业基础能力

面对当前实现“双碳”目标的新形势,在能源向低碳转型的过程中,技术创新始终扮演着关键角色。我国《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 年)》指出,科技决定能源的未来,科技创造未来的能源。新能源产业作为推动我国“双碳”目标和现代化目标实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加需要以技术创新为支撑,重视产业创新布局。

高质量发展新型研发机构,支持新型研发机构集群发展,争创更多专业领域省级产业技术研究院。 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常州新能源产业发展制高点,以政府单位牵头,科研院所参与的形式,综合运用定向择优、联合招标、“揭榜挂帅”、股份合作等方式,组织实施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形成一批国产化替代的原创成果。 聚焦前沿创新领域,政府支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通过多方合作与跨学科融合,开展前瞻性应用基础项目研发,力争形成一批原创性科技成果,加快提升产业基础能力。

4.3.2 实施关键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常州集聚了一大批与新能源行业相关的科研院所,包括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江苏中科智能科学技术研究院、西安交大常州研究院、常州数控技术研究所、中创新航研究院、常州湖南大学机械装备研究院、大连理工江苏研究院、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蜂巢能源研发中心、中航锂电研究院等,科研实力雄厚[18]。

常州市科技局制定出台了“科技创新助力新能源之都建设”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鼓励在常科研院所围绕太阳能光伏、动力储能电池、氢能技术和智能电网等产业前瞻技术领域,聚焦太阳能电池及组件、高效能量转换的大容量储能系统、高比能正负极材料开发、车规级芯片研制、特高压换流变压器制造、动力电池梯级回收等关键共性技术开展基础研究、攻关研发。 政府搭建高能级创新合作平台,支持青年博士实施产学研合作项目,鼓励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更多面向企业服务,通过科研院所、龙头企业、高校牵头关键核心技术研究、开放供应链产业链、提供共性技术服务和应用场景,真正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

4.3.3 发挥科教城集聚优势,提升科研和服务综合能力

大学集聚与城市科创资源集聚协同互动,能够形成雄厚的科研力量、丰富的人才储备、高效的科学研究活动,为创新活跃的科技新城建设提供动能支撑。常州科教城始终坚持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校所企共赢的发展理念,整合了校所企优质资源,建成了集约育人共享平台,首创资源跨界“共建、共管、共享”新机制和“校-所-企”全方位协同育人新路径,探索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地方特点、时代特征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互融共进的创新之路。

科教城教育园区现有1 所本科院校、5 所高职院校,全日制在校生8.7 万名,高校新能源相关专业的院校覆盖率达100%;科教城研发园区拥有47 个公共研发平台,省级创新中心1 家、省产研院专业所3 家、省级重大创新载体7 个;科教城孵化园区孵化培育了3 800 多家科技创业企业,形成了“初创-高新技术-瞪羚型-领军型-独角兽”的企业梯队。 要充分发挥园区内科研院所、高校和科技型企业的作用,通过新能源人才双岗互聘、共建跨机构研发团队等方式提升新能源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服务能力。

4.4 深度依托高校的人才培养功能

4.4.1 聚焦需求侧,推动人才培养量质双升

根据亨利·埃茨科威兹三螺旋理论,政府、企业、大学3 者相互依存、相互合作,推动学科建设与城市发展协同共生[19]。 高校应联合当地政府和企业共谋学科发展规划,构建宏观协调、动态调整、优胜劣汰的学科设置机制,根据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及时布局新专业,促进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互动共生、专业布局与产业体系协同耦合[20]。

一是优化学科专业设置。 在常院校要聚焦新能源产业重点领域和企业需求,新建一批新能源产业急需的专业,淘汰一批不适应产业发展需求、学生满意度低、建设水平不高的专业,优化人才供给结构,做精一批紧密对接新能源产业的专业。 二是深化校企协同育人。 进一步推行中国特色学徒制、订单班、定向班、现场工程师等培养模式,紧贴企业培养人才,构建校企联合评价机制,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三是强化本地就业导向。 支持市域内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举办新能源领域“4+0”“3+2”等贯通培养项目,增强长学制培养“本地升学、本地就业”的获得感,通过政策宣讲增强在常院校对城市的认同感。

4.4.2 协同创新合力,强化科技创新服务成效

基于高校学科集群整合共享形成的成本优势以及集群式创新合力,加速知识、技术、科研的突破与创新,集中力量解决“新能源之都”建设过程中的关键问题,促进高校与城市发展的互利共赢。

一是创建高层次学科平台。 聚焦新能源领域“发储送用”环节,支持在常院校创建一批新能源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 构建校企伙伴关系,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打造一批新能源领域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着力解决新能源企业关键技术难题。 二是锤炼教师真本领。 鼓励在常院校教师深入新能源企业一线,拓展教师专业视野、提高专业教学能力,挖掘“真问题”、开展“真科研”、锤炼“真本事”。 三是激励高价值成果转化。 支持在常院校围绕新能源产业共性技术需求、企业创新需求等,与企业联合开展协同创新和技术攻关,突破产业发展核心技术[21]。

4.4.3 创新产教融合机制,提高毕业生本地就业意愿

高校要将产教融合发展纳入总体发展规划,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以高校、政府、产业和企业为主,构建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格局体系,持续推进产教融合深度,推动在常院校和企业精准对接,增强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衔接的粘合力。

一是创新产教融合机制,打造协同育人利益共同体。 创新校企共同体管理机制、产学研用融合机制和专业联合共建机制,制订、完善校企深度合作的相关管理制度及评价标准,开展产教对接谱系研究[22]。二是推广中国特色学徒制,打造全景式育人新路径。在高职院校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学徒制育人,进行真项目式人才培养,形成培养形式更柔性、专业领域更复合、教学形式更灵活、学生就业更满意的校企联合真项目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高毕业生本地就业意愿。三是构建校地联动机制,培育校企合作示范组合。 联合中职、对口帮扶院校和本科院校,通过“政校企研”合作,聚焦新能源产业“发储送用”不同环节的核心需求和关键技术,与产业链上下游领军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构建以“新能源智能制造和服务”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切实培养符合区域经济发展的高技能人才,逐步提高人才培养适应性与本地就业主动性。

4.4.4 以联合体、共同体为载体,提升新能源企业的凝聚力

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教育部《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中“一体、两翼、五重点”的“两翼”部分,也是新阶段职业教育改革的载体[23]。 产教联合体是区域性的,以地方产业园区为依托,以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等为核心主导产业,由地方政府部门牵头建设,产业园区、学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建设的组织。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由龙头企业和高水平高等学校、职业学校牵头,联合行业组织、学校、科研机构、上下游企业等共同组建的,跨区域汇聚产教资源,能够有效促进产教布局高度匹配、服务高效对接、支撑全行业发展的产教融合新型组织形态。

在常高校先后成立能源互联网产教融合共同体等9 个市级行业共同体,全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产教融合共同体等多个国家级产教融合共同体,首个国家重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暨国家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全国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暨常州新能源产教联合体。 以联合体和共同体为载体,与世界一流、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企业学院、产业学院和产学研协同创新中心,加强政府、行业、高校、企业和科研院所的交流,将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发展挂钩,将课程实践与企业生产相关联,将专业设置、教学课程、合作企业与地方产业相结合,全方位助力常州“新能源之都”建设。

5 结语

目前,新能源产业已经进入蓝海,有望成为常州亮眼的城市名片和城市支柱性产业。 常州应坚持不懈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常州”和“怎样建设常州”,注重前瞻性思考、规律性把握、战略性布局,把握区域和产业优势,充分利用“政校企研”资源,完善政策扶持、推进企业和科研院所联合开发新技术、促进学术和产业相结合、注重高端技术人才的引进和研发专家的培养,让常州这座充满生机的都市焕发新能源之光,形成城市发展与产业链、创新链、科研链、教育链、人才链相结合的模式,从而彻底提升城市的产业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