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燕 刘云东

摘 要 研究目的:对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学中的应用性进行深入的研究。研究方法:研究对象为120名“基础护理学”专科护生,将研究对象划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人数分别为60人。在对照组中应用传统教学模式,在实验组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并在教学完毕后安排两组学生分别进行理论方面与单元操作技能方面的考核,同时应用WGCTA量表与教学效果评价问卷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应用成效进行调查。研究结果:以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实验组在考核成绩、WGCTA量表成绩及应用成效问卷调查结果上均高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对照组,并且具备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在“基础护理学”中具备极高的应用价值,能够显着提高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对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自学能力、操作技能方面都有较为理想的应用成效。

关键词 行动导向 教学模式 基础护理学 应用性研究

0 引言

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师生对动动目标的共同确定来组织教学过程,并引导学生进行全面与主动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实现体力与脑力劳动的统一性与协调性。现阶段教学中比较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主要包括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及引导文教学法等。基础护理学属于护理专业教育的必修课程,该课程需要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进行熟练掌握,还要通过大量实验进行运用。目前,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教学内容及训练方法的开放性不足,这和实际的临床护理工作仍旧存在较大差距,如何对基础护理学课程进行改进,使其成为能够满足实际岗位工作需求的学科,已经成为护理教育改革的重要研讨方向。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所选取的研究对象为本校护理专业学生,共计120人,均为女生,将这120名研究对象划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进行教学,每组人数均为60人。对照组年龄在21.4?.8岁,学习成绩为590.0?.2分,实验组年龄在20.9?.3岁,学习成绩为591.0?.4分,经统计学统计,对照组与实验组在学生性别、学习成绩及年龄均为p>0.05,不具备统计学差异。

1.2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所采用的教学内容为《基础护理学》教材中的洗胃、鼻饲、吸痰、生命体征测量、灌肠、吸氧、静脉 输液、心肺复苏及导尿等共计10项。共由6名教师对这两组进行示教。对实验组与对照组中的学生按照3至4人为一个小单位进行学习小组划分,由每名教师对四组学习小组进行带教。在对照组中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由教师进行教学与总结,并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在实验组中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并将教学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是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及总结评价阶段。

在准备阶段中,由教师对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教学要求及其相关知识进行讲解,并对实际岗位中可能会遇到的各种情况来提出问题与设置任务。同时引导学生根据提出的问题与任务来对资料进行多个渠道的收集,并进行小组间的讨论。书面护理计划由小组进行制定,并在每个小组中抽选两名学生来准备实验物品,然后在教室中进行排练。在实施阶段中,由教师对各组拟定的书面护理计划进行汇总,并根据护理计划中的问题与难点和学生进行共同探讨,由各个小组来进行项目训练,由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对表现优异的小组进行表扬并纳入到平时成绩的考核当中,由教师安排学生对整个实施阶段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以此提出具备综合性、开放性与代表性的问题。在总结评价阶段中,由学生在课程教学完毕后对实施过程进行归纳与总结,并制定出相应的实施方案,将实施方案中不够熟练的内容进行练习,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实施情况来做出等级评定,并根据评定结果及评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阶段性的考核,考核内容主要是以病例或项目的形式进行考核,在考核时,由小组进行实践操作,并在自评的基础上进行他评,由教师进行总结与等级评定。在教学评价阶段中,主要包括教学效果评价问卷、操作技能考核、理论考核及WGCTA量表调查,在考核评价完毕后将收集到的数据录入到SPSS15.0统计软件当中进行统计分析,统计方法采用独立样本检验法与检验法等。

2 研究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教学效果评价中,在课堂效果、技能培养、能力培养及总分中,实验组的成绩分别为28.464.32、33.451.14、33.781.12、95.862.38,对照组的成绩分别为25.690.60、32.941.50、31.821.03、90.454.62,独立样本检验结果分别为4.55、2.04、11.34及7.66,检验结果分别为P<0.01、P<0.05、P<0.01、P<0.01。在技能考核中,共分为四次阶段性考核与一次综合性考核,对照组的考核成绩分别是82.155.95、80.136.67、73.776.83、80.615.80、81.275.37,实验组的考核成绩分别是84.112.74、79.603.65、81.405.94、83.944.09、84.634.30,独立样本检验结果分别是1.45、0.33、4.17、2.25及2.32,检验结果分别是P>0.05、P>0.05、P<0.01、P<0.05、P<0.05。在理论成绩总分考核中,对照组为35.542.60,实验组为38.842.79,独立样本检验结果为3.84,检验结果是P<0.01。在WGCTA问卷评分中,主要调查内容包括推理、假设认可、演绎、解释及评价,结果表明,对照组的总分为48.102.88,实验组的总分为53.183.06,独立检本检验结果为6.79,检验结果是P<0.01。

3 讨论及分析

通过对上述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实验组相比于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对照组来说,无论是在教学效果、教学质量、能力培养及思维方式培养中,其数值都要比后者高的多,在课程中的学习氛围也比后者要活跃很多。学生能够通过工作任务及项目完成使自身的护理应变能力得到了显着提高,同时也使自身的爱护患者观念得到了培养。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前两次阶段性考核成绩中可以发现不具备统计学差异,这可能是学生在学习初期对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还不够适应与熟悉有关,但在随后的两次阶段性考核中,随着学生适应能力的提升,也使实验组学生的操作与理论考核成绩要比对照组高得多,这主要归功于学生在查阅资料时,能够将自身所学习到的知识与实际临床病例进行联系,进而加深了学生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在WGCTA量表评价对比结果中可以看出,除了“评价”维度以外,实验组的成调查结果均比对照组要高,这说明在评判性思维能力培养中,作为护理专业的核心能力之一,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能够使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在不断的反复训练中得到充分的锻炼与培养。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基础护理学课程教学中,通过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教学成效,使学生的综合能力及思维得到了良好培养,并使学生对临床护理岗位的认识更加深刻。行动导向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在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理论基础及操作能力的基础上对具备综合性与代表性的问题进行设定,这也进一步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与专业技能才能实施,而这对于促进教师教学水平与专业技能的不断提高也同样具有十分显着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高华.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对护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5(7):153-154.

[2] 李华伟,董海静,孙晓燕,王爱敏,王敏,姜云霞,张梅,赵萌.行动导向教学在基础护理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9):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