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市职业教育中心 云南·普洱 665000)

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和人才市场需求,以机械设备维修和焊接两个专业为试点,提出具有针对性和方向性的订单式模块化教学建设的构想,优化了教学资源,提高了教学质量,灵活多变的面对行业内不同的人才需求。

1 教学现状

(1)教学考核方式与行业需求脱钩:传统教学考核方式都是以“错多少扣多少分”的百分制进行考核,而在机械行业中衡量产品的品质只有“合格”与“不合格”。百分制会让同学们潜意识中形成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这与培养工匠精神的导向相违背。但是为了量化同学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分数也必然需要的。

(2)职业教育每个学期会由不同老师上着不同的课程,挂科的同学只有在下学期参加补考。同学们缺少了认识错误和改进错误的机会。正如郑强教授所说,考试的目的不是考倒同学,而是让同学们知道自己错在哪,然后改正提高。加之,职业教育课程是层层铺垫,层层递进,如果基础课程不抓牢,后续的学习也会变得特别吃力。

(3)实训课教学依然采用传动理论教学模式,由同一名教师演示技能指导传授给所有同学,这种方法看似公平,但实际问题是:考虑实训场地、设备、围观密度、声音传递衰减、视野盲区等种种因素,会导致不同区域的同学能接收的信息梯度递减,甚至部分外圈同学本就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加之无人监督则更不会努力主动获取知识,导致知识零接收;另外,为了看清教师演示而发生的拥挤,或是一知半解后的操作,一个教师却难以同时观察到所有实操的同学等种种情况,都大大增加了机械实训课发生危险事故的概率。

(4)教学内容太过于依赖教材,以至于课程之间缺乏匹配度和梯度,不同科目内容交叉重叠,知识点太多,技能缺乏精雕细琢,专业缺乏整体方向性且不一定适用于本校实训条件。

(5)班级人数时多时少,造成教学资源浪费。

根据以上教学现状,结合本校教学资源和教学结构提出以下设想。

2 教学主体框架设置

教学框架分为五个学期。其中思政德育课和文化课基本保持原有教学安排。专业课总体安排为: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模块、基础技能训练模块、专业方向技能细化和强化模块、综合实训模块和老带新模块五个大模块。如表1所示。

表1:教学模块

3 教学模块设置及说明

3.1 专业基础模块

在第一、二个学期开设该模块,是通过学习《机械基础》、《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基础》、《极限配合与互换性》等机械类专业基础课,把同学们从初中生的角色渐渐带入机械类技校生的角色,让他们对机械行业有一定的认知,并掌握一定的基本理论知识,为更好的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奠定基础。

3.2 基础技能训练模块

在第三个学期开设该模块,主要由“钳工基础训练模块”、“焊接基础训练模块”和“机加工基础训练模块”三个子模块组成,这部分模块的训练类似于高等院校里的金工实习,是让同学们通过实际动手操作进一步了解机械制造,并锻炼和提高同学们动手能力,更主要的是掌握三个子模块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基础技巧技法,为之后进一步提升专业技能打下基础。

3.3 专业方向训练模块

在第四个学期开设该模块,现在同学们已经具有一定的机械生产技能,再根据机械类专业不同方向的特点和企业对人才需求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训练和学习模式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技能提升。在此分为机修方向和焊接方向:

(1)机修方向的同学要求具备熟悉机械设备的结构、功能、性能,掌握维护保养的基本能力,有解决常见的机械故障的能力。将这个方向的课程设置为多线制,主要设置“机修钳工”、“机械拆装”和“常用机械加工”三条专业课程的训练线,每条线又由多个小模块构成。如下表2所示。

表2:机修方向(多线制)

(2)焊接方向的同学要求他们能掌握更多的焊接方法和更强的焊接技能,能适应各行各业和各种环境的作业要求,并能对焊接质量有一定的检测和分析能力。则将这个方向课程设置为单线制,由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层层夯实,专注训练焊接能力,如下表3所示。

表3:焊接方向(单线制)

3.4 “综合实训的运用模块”和“老带新模块”

在第五个学期开设这两个模块,届时会将一个教学班分为三组,这三组人轮换到“老带新模块”,一组辅助老师完成新生第三学期的“基础技能训练模块”的教学,其余两组同学根据指导教师安排进行“综合实训模块”训练。

(1)“综合实训模块”是让已学完专业技能的同学将专业技能与实际生产进行对接,类似于校内实习模式,或是一个校办工厂的雏形。根据实际生产情况进行分组,甚至不同专业同学搭配形成小组,配合完成实际生产任务(例如:维修翻新教室桌椅、宿舍床架;生产教学用具和模型;协助教师完成比赛、科研或课题研究的产品制作;更有条件的话可以对接企业完成实际生产等)。

(2)“老带新模块”是让已达到之前考核目标的同学辅助新生班级第三学期的“基础技能训练模块”的教学。将传统的一个老师带多名学生的一对多模式转变为“一个老师教,几个老生带,多组新生学”的一对多和多对多相结合的模式。教师教授技能知识和要点,老生作为组长和安全员示范技能动作,同时带领各组学员进行训练。教师总领和观察训练情况适时进行纠正和指导,完成梯度教学。对于新生解决了因一个老师对多个同学时,实训课看不见,听不清,不敢问的问题;对于老生,教是最好的学,在教的过程中梳理了技能操作逻辑,强化了技能基础。同时从学生转化为助教角色,有了自己的徒弟,既提升了个人成就感又锻炼了责任意识和与人交流的能力,也提升了除专业技能外的个人能力与职业素养。

4 教学资源分配

机修和焊接专业都属于机械制造类专业,有很多专业知识和技能是相同的,根据往年招生情况,结合学校教学资源和师资结构,可以进行一些合理的优化。在两个专业招生不均衡或总量太少时,建议将两个专业合并为一个自然班,把所有思政德育课、文化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基础技能训练课都合班上课;第四个学期专业方向的模块训练,根据专业的不同需求分班进行教学;第五个学期中“老带新模块”根据专业特点下沉至不同基础模块;综合实训模块可根据不同项目进行不同专业的搭配组队进行,甚至可以分配到学校的不同学部进行更贴合实际的多方面实战训练。

在第三个学期的分班教学中机修方向由于采用多线制,则一条线安排一名老师进行教学;焊接专业由于采用单线制,同一门课程需要3-4名教师配合完成,可根据不同老师技能特点来主讲不同小模块,另外两名教师辅助指导训练该小模块。

5 考核方式

模块教学中考核成绩按小模块进行,每个小模块占该课程总分的一部分,根据小模块的能力目标和难易程度分配教学和训练时间,在教学训练之后进行考核。根据学生完成动作的规范性、时间、质量和稳定性进行考核。若考核合格得该模块分数;若前一个小模块考核未通过,需要完成之前的考核才能进行下一个小模块的考核(不影响上课进度),由于同学们的接收能力是不一样的,总有快有慢,也为了区分同学们的学习情况,模块按60%的比例设置为必做模块,按40%的比例设置为选做模块,让学得慢的同学精雕细琢基础技能,让学习能力和接收能力更好的同学也可以得到更高的提升。拿到总分60%以上为该课程合格。补考时,根据同学的分数确定从哪个模块开始补考,只需从未过的模块开始训练和补考即可。

6 “库”的形成

“模块库”:在模块教学中的各小模块是根据企业需求和行业调研进行调整确定的。随着时间推移,不断新增、调试、完善教学模块,可以累积形成随调随用,随用随改的“模块库”。一旦形成“模块库”之后,面对不同的人才需求,可以灵活调用“库”中的不同的“模块”来改变人才培养的方向,从而更有时效性的面对人才市场。

“教学资源库”:教材使用中总会有各种不适用。根据不同模块,教研室教师采用集体备课的方式确定每一个模块的教案、模块内容、知识、教学组织形式和考核方式等。每个模块形成一套相应的教学资源,累计成“库”后,面对不同模块仅仅需要调用“教学资源库”里的相应内容组织教学。这样做一方面使得教学标准化,另一方面“教学资源库”形成后,装订成册即成为适用于本校教学的校本教材。

综上所述,文中的两个机械类专业的同学通过有针对性和方向性的订单式模块化培养,对各专业的操作技能都经过层层夯实,精雕细琢,可以解决一部分的教学问题。当然教育教学改革是需要不断探究和创新的,学校的教育教学需要不断进步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