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波 师访 沈文龙 陈中

摘要“电气控制技术与PLC”作为“十四五”高等学校重点课程,对其进行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探索实践具有重要意义。实践证明,融合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同时使学生巩固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达到了更高层次的德育育人教学目的,也为电气类其他专业课程的思政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电气控制技术与PLC;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j.cnki.kjdk.2022.02.039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问题是解决高校培养什幺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在高校教育中,坚持改进和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都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实施。[1]课程思政,是以一门课程的各个知识体系为载体,将思想政治课程中蕴含的立德育人元素与专业知识相结合,在专业知识学习的同时,引导培养学生树立良好的品德素质;课程思政的实施,不仅使教学与思想教育活动融入一起,而且使枯燥的专业课教学衍生出了更丰富的实施方法,将德育渗透得更充分,并将其贯穿于整个教学的全部过程中,[2]促进学生全面、多元素的发展。

1新时代背景下“电气控制技术与PLC”课程思政的新要求

在当前科技和经济飞速发展的新时代,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始终是振兴我国教育事业的前提和保证。如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背景下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继承、发展和创新过程。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一切工作和研究的灵魂。高等学校要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根据社会主义教育的发展需要,开拓创新,全面推进各类高校的发展,更新人才观念,创新教育模式,建设高校教育的文化精神。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坚持德育、育人为核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过程、全方位教育”的基本要求,[3-4]高校教育工作者开始思考课程思政这一教育模式。“电气控制技术与PLC”作为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是大学生接触和了解自动化控制领域的主要途径之一,与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和国家科技兴国的大局有着密切的联系,该课程的知识内容特点为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本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相结合提供了便利条件。

“课程思政”是我国高校面临的一项新使命,它不是一门具体的课程,而是一种教育教学的新理论方法。[5]“电气控制技术与PLC”作为具有很强应用性的专业课程,存在本土技术认同度较低、思想政治教育缺失的普遍现象,而且该课程的一般教学过程中,很少涉及思想政治元素。因此,如何把思想政治教育模式融入“电气控制技术与PLC”课堂,挖掘该课程的道德要素,避免把“课程思政”的本质目标混淆成“思政课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同时,专业课程进行思政教育时,方法要丰富,要与时俱进。“电气控制技术与PLC”融合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本课程的课堂教学为主要手段,在确保学生专业课程知识踏实掌握的基础上,坚持以“传授专业知识中的价值导向”为原则,使学生得到思想政治上的教育,培养出专业能力强、思想觉悟高、满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需求的人才。

2“电气控制技术与PLC”课程思政的普遍现状

2.1学校层面的现状

“电气控制技术与PLC”课程思政的体系和方法还不健全。近些年来,国内各高校陆续意识到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从开始少数高校实施课程思政,逐渐辐射到全国各校。然而,由于课程思政教育兴起没多久,各大高校普遍缺乏经验,相关制度仍在不断完善中,课程思政教育实施后的效果差强人意,尤其是“电气控制技术与PLC”这类工科专业知识性极强的课程,与思政课程有着极大的区别,需要认真寻找相关思政元素将专业知识点与其相结合,增加了授课教师的工作压力和授课难度。

传统的“电气控制技术与PLC”教学评价体制已不能满足新时代下融合课程思政的新教学模式,高校在电气类课程教学管理环节中,缺乏包涵课程思政理念的积极、长期、有效且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教学评价机制,对于“电气控制技术与PLC”课程教学评价缺乏包涵课程思政的教学管理环节制度,甚至在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没有涉及课程思政教育元素或融入课程思政但缺乏相应制度无法很好的执行。

2.2教师层面的现状

由于PLC相关的硬件软件不方便安装携带到教室多媒体等原因,“电气控制技术与PLC”课程教师往往不能突出工程实际应用特点,只能依据培养大纲,按照个人主观意愿进行PLC课程的教学设计,效果通常不理想,应试教育的传统理念使得很多老师只关注知识点的讲授,很难将立德树人的课程思政理念渗入到PLC的教学环节中。

当前,几乎所有高校对教师进行考核评价,标准就是五唯,即唯论文、唯帽子、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虽然教育部办公厅多次下发通知文件强调“打破五个唯一”,但效果甚微。不可否认的是,在新的教育背景形势下,高水平论文和科研项目仍是职称评价的核心指标。在这样大环境的影响下,教师陷于发表论文和申请项目之中,几乎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融合课程思政的教学思考和实践更是无暇顾及。

2.3学生层面的现状

当代大学生处于刚进入成人年纪的初期,不少学生还不适应大学的无人监管、自由学习模式,自制力较弱,易安逸,怕吃苦。极易出现功利、金钱导向的学习观和就业观,缺乏正确的价值判断,不少学生会表现出享乐主义、利己主义、拜金主义的思想和行为倾向。这些现象更加突出了课程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电气控制技术与PLC”课程是一门理论知识难度较大、知识点零散且实践性很强的电气类专业课程,让学生在较短的学时内掌握该课程,难度很大,加之该课程通常设置在大三下学期或大四上学期,较多学生把精力集中在考研之事上,以致每学期该课程的不及格率长居不下,且学生对于PLC行业最新发展趋势了解较浅,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较难激发。上述各种原因导致了学生在“电气控制技术与PLC”课程的学习中感到枯燥乏味,无法很好地学习并掌握本课程知识内容。

学校、教师和学生这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互为一体又互相独立,三者交相融合,互存互依,一个环节解决不好,其他的环节也会受到很大的抑制。总的来说,三者交互融合有着如下关系:

由于当前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和方法的不完善,许多高校专业课思政教育仍停留在表面认识层面,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缺乏新颖的教学方法,[6]工科专业课的知识内容相对其他学科更加枯燥,与思政课程有着极大的区别,需要认真寻找相关思政元素将专业知识点与其相结合,增加了授课教师的工作压力和授课难度且不易提高学生的兴趣,因而专业课课程思政普遍存在教而无果的现象,老生常谈的思政元素难以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思想政治教育缺乏时代感,不能深入人心。在课堂授课时,教师在课程思政教育中更加注重专业理论知识的讲解,把教学作为一项艰巨的任务,[7]不能很好地将思政元素融合到专业知识中,难以将课程思政教育的价值和育人效果完全体现出来。

3“电气控制技术与PLC”融合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方法

“电气控制技术与PLC”这类电气专业课的思政教育要把各专业课的思政资源与思政教育的主体内容逐一对应融合,形成相互映衬和相互补充的知识体系,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时,充分发挥理论知识和操作实验的双重效果,使学生从理论知识中思政理念的被动接受自然有效的转化到操作实验中学生思政意识的主动感悟,发挥课程思政的育人价值。

除了在教授知识的过程中融合思政资源,还要不断完善现有的教学制度和评价体制,形成包含课程思政要求的新体系,并持续改革实践。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的评价和反馈机制,提升专业课协同育人的思政教学效果和质量。专业课教师要加强自身思想建设,以身作则,不仅在课堂中通过讲授融合思政元素的专业课知识进行思政育人,还要在生活中起到身先力行、带头表率的作用。增加以知识为主体、同时兼顾能力和素质培养为目标的评价机制,修订涵盖思政体系的新教学制度、教学大纲和教案等文件资料,把工程实际问题和处理方法引进教学,激发学生求知热情,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同时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前景树立灯塔,指出就业方向,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效果。

淮阴工学院作为一所应用型本科大学,教学的中心目标就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技能的培养离不开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结合,但是近些年来,经过调查发现,我校教学课时中实践教学环节的比重在新的大纲要求里不断被削减,这就导致了近几年来培养的学生应用能力有着明显的下降。他们毕业后,在相应的工作岗位上并不能够将自己学到的知识灵活地应用到实践中,最大的原因源于在校期间实践能力没能得到较好地训练。因此,电气类专业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还应当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完善和利用科学的应用人才培养方法推动实践教学的改革。

实施融合课程思政的“电气控制技术与PLC”课程考核评价机制。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课堂德行表现10%、平时成绩10%、实验成绩20%、期末考试60%的模式。将学生自身修养品行方面的表现引入课程考核之中,以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课堂品行为依据,促使学生更加注重平时表现,专心听课,培养出良好的学习态度。“电气控制技术与PLC”课程除包含理论教学,还具有很强的应用技术要求,当前,国内PLC相关领域的主流硬件产品和编程设计软件几乎全是西门子、施耐德、欧姆龙、三菱等国外品牌,国内PLC发展参差不齐且水平不高,技术上的瓶颈亟待突破,知识产权受限较多,因此,“电气控制技术与PLC”课程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学习强国、学习报国、贡献社会等思政元素作为基本课程思政理念,以此为基础延伸出更多的课程思政理念和相应的教学方法,从而把本课程融合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更透彻、更淋漓尽致地发挥出来。

4结语

本文以“电气控制技术与PLC”课程为对象,从当前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的新要求和普遍现状出发,结合本课程的知识内容体系和特点,进行融合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分析挖掘该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以理论教学为主体,实践教学为辅助,在本课程教学过程中融入塑造学生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课程思政元素和理念,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知识的同时,不仅能利用专业知识培养自己的学习意识和创新思维,使自身将来成为社会栋梁之材,并在课程考核机制中包涵思政内容,最终实现课程育人。本文对“电气控制技术与PLC”融合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的研究还存在很大的不足,经过此次探索实践,为日后进一步继续深入研究、分析和实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基金项目:淮阴工学院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教改课题“‘电气控制技术与PLC’融合课程思政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2020年(项目编号:HGJCJG-28)。

参考文献

[1]杨大炼,宾光富,姜永正,等.“学习强国”在高校工科课程思政中的应用路径研究——以《控制工程基础》为例[J].教育现代化,2020,7(35):159-162.

[2]李忠峰,刘蕾.课程思政在专业课程中的实践探索——以检测与过程控制课程为例[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0,49(03):176-177.

[3]姜冠杰,李琦,李伯群.融入思政教育的“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改革探讨[J].科教导刊(下旬),2020,4(18):43-44.

[4]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 2016:12-9.

[5]沈毅.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的有效方法研究[J].教育和文化, 2019(4):121-122.

[6]张贺,袁晨.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社会科学开放期刊,2020,8:217-221.

[7]李海龙,黄娇.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知识经济,2014,4: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