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红玉 盛晓春 魏 杨 吴櫂耀 曾飞棚

(西南财经大学天府学院 四川·绵阳 621000)

混合式教学作为未来教育“新常态”,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被赋予新的内涵。从早期“面对面教学与在线教学的结合,揉合了传统面对面教学与在线学习两种独立的教学模式”[1],发展到只有“30%-79%的教学内容采用在线教学”才能被称为混合式教学[2],混合式教学有了更加明确的界定。随着互联网与移动技术的发展,将移动终端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有机整合到教学活动中,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真正个性化、有针对性的学习体验,混合式教学逐步演变为“基于移动通信设备、网络学习环境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情境”[3]。基于此,很多研究者提出了基于自身实践案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4-5],通过对课程进行再设计,为学生创设积极的、协作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学习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旨在探索混合式教学在移动应用开发类课程中的应用。以《移动开发设计与实践》为例,在对课程特点及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多元实践环节设计为核心,开展混合式教学实践,应对移动应用开发类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提升教学效果。

1 明确课程特点和实施难点

移动应用开发类课程通常具有应用实践性强,知识技能涉及面广、更新速度快等特点,要求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掌握移动应用开发基础知识,积累程序开发调试经验,并能自主进行扩展学习,提升综合开发技能。然而,教学实施过程中通常需要面对学生参与课程实践兴趣不高、开发调试技能不足和知识技能更新速度快带来的学习挑战、课堂时间有限带来的实践时间不充分、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

以《移动开发设计与实践》为例,该课程是我校为适应时代发展,满足移动互联网领域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需要而设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以基于 Android的移动应用开发为主要教学内容,具体课程目标包括:

(1)能够根据Android UI组件的基本特点和用法,选择合适的组件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UI界面。

(2)能够运用Android关键技术原理和机制,根据应用需求设计合理的系统实验方案。

(3)能够熟练使用Android开发环境及其调试工具,完成应用程序的开发调试。

(4)能够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运用Android工程知识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完成项目实验资料的撰写。

针对此课程实施难点问题,本文将从课程内容、课程教学、课程考核三方面进行再设计,基于多元实践环节开展混合式教学探索与实践,以更好地实现上述课程目标。

2 优化课程内容整体设计,突出由浅入深的层次性

作为一门应用实践类课程,以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及方案为根本纲领,结合行业岗位需求及各高校相近课程调研分析,按照循序渐进原则,设置为“基础入门”“进阶提升”及“高阶扩展”三个阶段。各阶段学习内容、学习难度、能力达成均形成递进式提升。如图1所示:

图1:课程整体设计

3 优化课程教学实施设计,基于多元实践环节开展混合式教学

根据课程内容整体设计,各阶段内容特点、学习难度及课程目标有所不同,为此,需把握各自的实施要点。

基础入门涉及开发环境搭建、项目创建及分析、布局及UI组件等。搭建开发环境耗时费神,要求学生根据教学视频在课前实践环节完成。Android版本更新、网络环境、电脑系统差异等让学生在该环节容易遭受挫败而丧失学习兴趣和信心。通过云平台讨论区,鼓励学生开展实践交流等措施,帮助学生克服此问题。其次,该阶段知识要点相对独立,代码量小,逻辑简单。可采用教师演示讲授,学生基础实践,教师实时指导的形式开展。学生通过基础实践环节逐步建立学习兴趣和基础,教师指导过程中注重强化学生问题分析意识,提升问题解决能力。根据基础教学内容合理设置扩展学习内容,鼓励学生借助网络资源开展扩展实践,教师可借助教学云平台开设扩展实践展示区,供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打造学习共同体。

进阶提升涉及Android开发关键技术机制及API应用,此阶段实例代码量增大,逻辑更复杂。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借助云平台完成课前实践,记录问题及解决措施。课堂中,可首先随机抽取同学分享课前实践所得,教师适时点评和总结,并在随后开展的教学过程中结合课前实践共性问题给予着重讲解。课前实践为课堂实施做了必要铺垫,使课堂有更多实践和指导时间,帮助学生更加从容地应对该阶段学习难度的提升。课堂分享能够有效督促学生开展课前实践,有利于提升学生分析解决问题和运用工程知识进行沟通的能力。

高阶扩展阶段,学生利用移动设备硬件资源和第三方SDK完成应用集成。此阶段更加注重方案的创新。课堂中可适时组织学生开展头脑风暴,收集功能创新点,完善具有实用性和创新性的综合应用设计和实现。综合实践需要大量时间,可将部分任务分配到课后实践环节,以弥补课堂实践的不足。在此过程中,教师适时引导创新和终身学习意识,为后续课程学习和就职打下坚实基础。

实施过程中,提出几个可供参考使用的实施策略:

(1)以课前实践为课堂实践完成知识铺垫和时间贡献;

(2)通过课前问卷、展示验收等措施督促课前实践的切实开展;

(3)以课堂实例的连续性来激发学生的挑战兴趣;

(4)分散课堂实践实例粒度,降低学生课堂实践难度,教师实时指导与学生相互帮助双管齐下,减少学生实践掉队情况。

此外,根据课程内容和教学实施,合理融入思政元素,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爱国情怀,这是整个教学过程需要重视的实施要点。

4 优化课程成绩评定方式,促进多元实践环节的有效开展

为促进课程教学有效实施,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和实践兴趣,本课程将考核元素融于多元实践环节中,学生在各个环节中的课程参与及实践成果均将纳入课程考核。参考设计如下:

平时实践:20%,主要考核学生在课前实践、课堂实践以及扩展实践等环节参与情况。

作业实践:40%,由平时项目实验成绩组成,主要考核学生阶段性技能的理解和运用。

综合实践:40%,主要考核学生对本课程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及交流沟通能力。

5 总结与反思

本文以《移动开发设计与实践》为例,在对课程特点及教学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课程内容、课程教学、课程考核三方面进行再设计,基于多元化的实践环节开展混合式教学实践,应对移动应用开发类课程教学实施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提升教学效果。在探索与实践过程中,根据具体实施情况,积累有效实施策略;通过工程认证中多种评价反馈机制,不断调整和完善课程内容和教学设计,以追求更好的教学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