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桂华

(常州市新北区新桥实验小学,江苏 常州 213000)

1 在幼小衔接中家庭教育的现实意义

1.1 家长的认识

家长在对幼儿进行家庭教育时,最关键的是要明确自身在幼小衔接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要在教学指导期间强化自身的思想教育理念。首先,转变传统老套的思想教育理念,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幼小衔接中的积极作用,注重结合幼儿特征和学习水平提出有效的指导对策;其次,家长要与幼儿园、小学的教师构建良好的沟通平台,真正认识到幼小衔接只依赖自己是无法完成的,以此尽可能帮助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共同实施幼小衔接;最后,家长要积极学习与教育和心理学有关的基础知识,注重结合幼儿的成长变化进行科学指导,一次再提升幼儿学习水平的同时,更快适应自身的角色转变[1]。

1.2 家长的作用

根据近年来家庭教育累积经验显示,家长在引导幼儿学习成长中具有以下优势:首先,合作作用。幼小衔接需要幼儿园、小学、家长在共同合作中,针对不同阶段的幼儿制定有针对性的教育指导方案。因此家长要在重视家庭教育的基础上,在与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不断沟通中形成合作意识,积极配合幼儿园和学校的教学活动,注重提升家庭教育的指导质量,根据幼儿的学习情况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以此便于小学教师进行后续教学指导;其次,教育作用。家长要真正认识到自身的教育地位,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法为幼儿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快速适应全新的小学生活,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意识;再次,培养作用。家长要在幼儿成长期间强化他们在各个方面的能力意识,确保他们可以更好适应多变的小学生活[2]。

2 目前幼小衔接中家庭教育的实施现状

2.1 超前学习小学知识

虽然幼小衔接要求在幼儿成长初期预先了解小学知识,但两者之间依旧存在较大差别,如果没有根据幼儿的学习水平及早了解超前的学科知识,那幺必然会阻碍幼儿进入小学后的学习兴趣。现如今,大部分幼儿家长提出要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不仅为他们报了各种辅导班,还会自主辅导幼儿超前学习小学知识。这种家庭教育方式很容易让幼儿在步入小学阶段后,逐渐失去学习探索的好奇心。

2.2 忽视生活学习习惯的过渡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主要运用“保教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指导,而进入小学阶段,不管是课程设计还是作息时间都具有严格规范,大部分幼儿很难在初期快速适应,比如说上课谁说话、课堂注意力不集中等。面对这一教学现状,家长要循序渐进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经常督促他们学习小学阶段的行为规范,以此保障他们可以尽早适应小学教育模式。

2.3 学习与身心发展失去平衡

在幼小衔接阶段,家长更注重幼儿的学习和智力培养,比如说背诵了哪些古诗词、学会了哪些汉字、掌握了哪些英语单词等,并没有关注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情况。根据实践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幼儿很难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模式,会出现较为严重的心理压力,比如说缺乏睡眠、食欲不佳、体重减轻等。如果没有有效处理这一问题,那幺幼儿会逐渐失去学习的信心。

2.4 幼儿家长的认知过于片面

幼小衔接是幼儿教育学习关注的重要阶段,也是家庭教育探索革新的核心内容。根据当前家庭教育实施现状来看,大部分家长并没有正确认识幼小衔接的教育指导工作,导致幼儿学习和成长没有接收到良好的教育管理[3]。一方面,家长没有系统了解幼儿的学习情况,直接沿用了小学阶段的教学方式;另一方面,家长没有关注家庭教育的重点,致使实践教学质量得不到提升。

3 在幼小衔接中应用家庭育的有效对策

3.1 正确看待幼儿的兴趣爱好

在现代教育革新发展中,部分家长对幼儿的期望较高,这样很容易提出存在误区的教育对策。比如说,有的家长希望孩子有一技之长,但并没有考虑幼儿自身的发展需求;有的家长在幼儿教育期间想要全方位培养各项能力和意识,但最终发现实际教育效果并没有达到要求。针对这一现象,目前家长要从客观角度入手,系统了解幼儿的兴趣爱好,多与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进行有效沟通,在明确教育规律的基础上进行技能培养,这样不仅能让幼儿拥有快乐的童年生活,还可以强化他们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3.2 针对不同阶段提出多样化的教育理念

目前大部分家长的教育观念依旧停留在重视知识技能、忽视身体素质。根据现代教育革新提出的要求来看,不管是知识技能还是身体素质都是保障幼儿全身心健康成长的基础要素,因此家长要在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特征的基础上,全面关注幼儿期间和小学教育的成长规律,积极参与幼儿园开展的幼小衔接教学活动,提出多样化的教学理念,以此帮助幼儿从幼儿园的教学环境中慢慢过渡到小学生活里[4]。比如说,在引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时,要告诫他们学会倾听,真正理解对方讲话的内容和含义,并在与他人交谈时态度自然有礼貌。需要注意的是,幼儿园教学时期对幼儿在课堂上的行为意识要求不高,他们可以随意与同伴或教师交流,而教师的主要责任是带领他们学习基础知识。但小学课堂教学工作具有明确要求,会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时间和平台进行沟通交流,但要求他们严格遵守课堂纪律。因此,家长要向幼儿传递更多具有规范性的纪律要求,并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严格遵守,由此帮助他们快速适应小学生活。

3.3 正确判断幼儿园与小学的教育区别

家长要在重视幼小衔接教学工作的基础上,合理区分幼儿园与小学教育之间的差别,比如说教学方式、教学环境、作息规律等,这些都可以帮助家长系统了解幼儿学习情况,以此在家庭教育中为他们创造更为优质的学习环境,帮助幼儿解决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比如说,家长可以参与幼儿园组织的“模拟教学的一天”等主题活动,一方面要观察幼儿在模拟小学教学期间的行为变化和情绪变化,判断他们是否可以真正适应规范性更强的教学环境;另一方面要于教师进行全面沟通,了解更多小学期间的学习要求,而后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幼儿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4 引导幼儿全身心均衡发展

在幼儿进入小学学习环境后,大部分教学工作会以学习知识和技能为主,而智力因素会直接影响学生在学习期间的表现和成绩,其中包含数学能力、想象力、注意力、语言表达能力、记忆力、观察力等。因此,家长在重视幼小衔接工作的同时,要在家庭教育引导幼儿全身心均衡发展[5]。比如说,运用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培养幼儿的注意力,让他们在步入小学后可以在课堂中集中注意力,认真聆听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知识;结合多样化的记忆方式强化幼儿的记忆水平,摆脱传统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逐渐养成良好的记忆背诵习惯。

3.5 重视幼儿的非智力因素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不仅要重视开发幼儿的智力,还要培养幼儿的非智力因素。系统了解幼儿的发展特征,培养他们在学习生活中的规则意识、任务意识和抵抗挫折的意识,有助于幼儿在不断学习和训练中形成潜意识,以此满足小学阶段的教育需求。比如说,针对小学期间的课堂或课后作业,家长要引导幼儿形成任务意识,要求他们不仅要记住教师制定的学习任务,还要保质保量地完成。小学期间的学习任务与幼儿园的教学工作存在本质差异,前者要求幼儿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可以在解题期间合理运用;而后者要求幼儿在多样化的学习活动中理解所学知识。因此,要想让幼儿尽快适应小学生活,家长要与幼儿园教师相互配合,重点培养幼儿的各项能力意识,确保他们可以真正承担起学习责任。

4 结语

综上所述,幼小衔接期间的家庭教育更能引导幼儿转变学习意识,符合他们身心健康全面发展需求。因此,不管是幼儿家长还是各阶段的专业教师,都要从多角度入手深层探索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而后在整合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基于幼小衔接为幼儿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提出更加有效的家庭教育指导方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现家长在幼小衔接期间的独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