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振永

(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重庆400065)

剑走偏锋,出奇制胜
——谈高校专任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比较优势

尹振永

(重庆邮电大学传媒艺术学院,重庆400065)

高校各门学科的专任教师都有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义务,他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较之专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人员具有明显优势。然而,基于教师和学校两个因素,专任教师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优势未能正常发挥,这不仅需要教师自身端正思想,加强修养,而且需要高校通过各种措施来改善现状。

高校专任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比较优势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广大教师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以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大学生以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个方面。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使学生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过程中,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1]各门学科的专任教师都有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义务,他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上较之专门人员具有很多的优势,有待于深入挖掘和充分发挥,以契合“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和效果。

专任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上较之专门人员的优势,我们借用经济学中常见的术语,称之为“比较优势”。发挥“比较优势”的意义在于优势互补,互惠互利,节约成本,提高效率。我们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然不能等同于经济,但是有一点是共同的,即两个事业都是要节约成本,提高效率。这里实际上就是借此概念来谈降低思想政治教育成本,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率的问题。

一、专门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局限性

1.学生工作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一定的缺陷和局限,即手段多样但效果不理想。

(1)手段多样。但由于学生工作人员事务繁忙,要幺疲于应付任务而忽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要幺无法将处理日常事务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统一起来。学生工作系统的教师可以通过年级会、入学教育、平时谈话、吸收入党、活动指导等渠道展开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点比专任教师仅采有课堂教育这一种方式优势明显,但是,学生工作人员的事务相当繁杂,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上的时间常被挤掉,而很多学生工作系统的教师在将日常事务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意识和能力上有所欠缺;年级会、入学教育等方式也略带说教意味,稍显枯燥。

(2)教育面较窄。首先是学生工作人员的队伍较专任教师小,这在任何一所高校都是毋庸置疑的,如我负责一个年级的学生工作,与专任教师的比例是1∶13,由此可见一斑。其次是辅导员与学生的比例一般是1:200,虽然辅导员面向的是全体学生,看上去学生的工作面较专任教师广,但是僧多粥少,每个学生获得的教育机会却相对减小。再次是学生工作人员出于工作之便,往往只注重培养学生干部,而忽略对其他学生的教育,这无意中也缩小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覆盖面。最后是学生工作人员实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常采用的也是个别谈心,虽然效果很好,但是存在由于学生量大,加之事务繁芜,常会导致无法全面实施,而只是被动地面对问题学生和处理学生的问题。

(3)频率低。首先是年级会、入学教育等方式不像学业课程一样每天都有;其次是学生工作人员忙于日常事务常放弃谈心等教育方式,这就较专任教师在频率上略逊一筹。

2.学生工作人员与学生存在很多利益关系,稍有处理不当,就容易造成与学生的对立,削弱教育效果。

如辅导员负责学生的评奖、评优、推荐就业等,这种工作不可能面面俱到,稍有不慎就容易在学生中造成不良影响,导致学生的反感,进而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二、专任教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比较优势

相对于学生工作系统的人员而言,对大学生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专任教师在很多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这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

1.与授课内容相结合,贴近学生,侧面出击,潜移默化,避免了简单说教可能带来的抵触情绪导致的教育效果欠佳。

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渗透思想政治教育,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教育目的的要求,重要的是这样避免了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简单说教嫌疑。我有幸听了一场由国家一级剪辑师,《亮剑》、《大宅门》等电视剧主剪辑师,北京电影学院杨耀祖教授主讲的一场讲座,其开场就谈了广播电视编导从业者应具备思想政治素质,有为党和国家服务的意识,很自然,跟他的讲座内容紧密相关,作为崇尚个性的艺术类大学生听众,也会觉得很亲切。再如,在讲某一理论、方程、公式的应用时,都规定有应用条件,同样可以教育学生在将我国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作出某种结论之前也一定要先考虑这种比较的条件是否妥当、是否合适,我们承认我国很多方面比较薄弱,但别忘了人口众多、底子薄等基本条件[2]。这种自然穿插在教学内容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容和实际例子,避免了说教嫌疑,往往能收到良好的渗透效果。

2.师生关系一般较学工人员和谐,有利于增强说服效果。

首先是在专业教学上,教师往往给予学生大力指导,专业上具有共同语言且经常接触;其次是较之辅导员等学生工作人员,专任教师与学生没有评奖评优方面的利益瓜葛。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育学生的极大优势,也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前提条件。教师具备亲和力,与学生的关系和谐,使学生便愿意接受其思想观念。

3.更加日常化,频率高。

大学生在大学中要参加的活动很多,要发展的素质也很多,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大多数时间和大部分精力都放在而且应该放在课业学习上,这其中主要的也是每天的课程教学。这样,教师每天都在教学,学生每天都要上课,教师履行育人义务就会实现日常化、经常化,教育的频率明显高于专门从事学生工作的人员。

4.思想政治教育涉及的学生面更广。

这取决于所有学生都要参与课程教学,而且具有规范性和纪律要求,保证了绝大多数学生都强制性参与,教师在课堂上渗透思想政治教育,就较学生工作人员涉及更广的学生面。

5.课程的全程性优势。

它保证了每个学生在整个大学生涯都可受到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而学生工作在学生大学生涯中具有阶段性特点,如大一是适应性教育,大四是择业能力和就业观念教育等。这种侧重性,从某种层面上讲挤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比重,任课教师恰恰弥补了这种局限。

6.可以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针对性就是要贴近学生实际,针对学生的问题,结合学生的需要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是指信息的效用依赖于时间并有一定的期限,其价值与提供信息的时间密切相关。实践证明,信息一经形成,所提供的速度越快,时间越早,其实现价值越大[3]。专任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时效性两方面都具备很强的优势。

在针对性方面,如前所述,与授课内容紧密结合,解决学生知识上问题的同时传输了思想;另外,相对和谐的师生关系也为专任教师了解学生、提高针对性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在时效性方面,学生工作人员通常需要有开展工作的准备时间,并且要避免与正常的教学活动发生时间和场地上的冲突,往往使一些很好的教育实例减弱时效性。而由于学生每天都要上课,专任教师随时都可以利用时事穿插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如“5·12”汶川大地震期间,专任教师可以在课堂上随时对学生进行科学防震知识的介绍,利用抗震救灾中的感人事迹,进行人本主义、爱国主义及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而学生工作人员,如辅导员往往要根据学校统一安排,以召开年级会等形式传达,还得受与学生上课时间冲突的限制,大大降低时效性。

三、专任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比较优势的发挥现状不容乐观

通过调研和亲身经验,我们发现专任教师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优势并未得到很好的发挥。

1.教师将教书与育人割裂开来,专业传授上兢兢业业,无可挑剔,却忽视有意识地育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的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学校教育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要位置[1]。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两者不可偏废其一。但是,在现在的课堂上,我们了解到,教师往往忽略了育人这一职责,有的是无意识的,这主要是因为教师个人因素及很多教师没有受过专门的师范训练;有的却是有意识的,这是因为教师往往认为育人的事情是学生工作系统教师的事情,不应该占用课堂时间。

2.教师与学生工作人员存在对立现象。

如前所述,有些教师认为育人是学生工作系统老师的事情,他们在育人方面就不作为,个别的也出现了支持不健康观点的现象,如在对待思想政治教育是否该存在的问题上,个别崇尚学术自由的教师却站在了学生一方,在课堂上流露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反感;有些教师在人生观、价值观上也存在偏激缺陷,这些往往抵消了专门学生工作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功效。

3.学校没有将专任教师的育人意识调动起来。

近些年来,各高校十分重视教学质量,所以在教材编写、培养方案的制定、教学技能的培训、教学过程的监控及学生的学习效果等方面下足了功夫,几乎完全把育人工作交给了学生工作系统的工作人员。虽然学校在大的方向上强调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并且在学评教等考评措施中也有相关体现,但是比例很小,导向作用并不明显。

四、教师增强责任意识,高校采取有力措施,力保专任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比较优势的发挥

1.专任教师要清楚意识到自己所担负的责任,强化育人意识,坚决杜绝把专业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割裂开来。

同时,还要自觉加强思想政治修养,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和育人水平。

(1)端正思想,坚决不把教书与育人、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割裂或者对立起来。教师应该在授课过程中坚持把知识传授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起来,自觉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时刻牢记自己是人民教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者。

(2)自觉加强思想政治修养,努力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质。教师要认识到“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自觉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自觉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坚定政治立场,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辨别力。

2.学校要采取措施保证教师思想政治教育优势的发挥。

这主要在于把好入口关和在岗教师的教育和管理上。

(1)增加具备师范教育背景教师的比例。师范教育的基本特点体现在师范性和学术性的辩证统一上,师范性既在于让受教育者掌握基本的教育科学知识,初步懂得教育规律,获得一定的教学技能和技巧等,又在于培养他们从事政治思想工作、组织课外活动及进行教育科学研究的能力等。[4]所以,具备师范教育背景的教师一般既具备某学科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又具备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增加他们在高校教师中的比例,可以从人才基础上保证专任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比较优势的发挥。

(2)以具备师范教育背景或者思想政治素质较高的教师为班导师的主要力量支撑。班导师与辅导员的区别在于,它一般是由专任教师兼任,与学生的接触主要是以专业教学和科研为纽带,他们在师生关系上较之辅导员更易和谐,因而具备思想政治教育的比较优势。学校在选任班导师时要多考虑党员教师、老教师的比例,他们的角色和人生经历往往使他们能够把握好教书与育人的关系,能够始终围绕社会主义的办学方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而非党员和年青教师往往需要培训和历练。

(3)加强高校党的建设,以党建促进校风、规范教风、引导学风[5]。共产党员是面旗帜,时刻都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共产党员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能够影响自身周围的环境。要坚持党员先进性要求,使领导和党员教师在自己的岗位上发挥先进性,以促进良好校风的形成和规范教师的教风,并引领学校端正的学风。

(4)加强培训。学校要对教师进行培训,这包括岗前培训和平时有计划地开展培训活动。岗前培训注重教师角色意识的培养和师德师风教育;平时培训注重理论灌输和政治培养。这需要校党委牵头抓,并且做到有计划、有保障地进行,避免流于形式。

(5)强化考核导向,树立模范典型。在现实中,很多教师非常受学生们的欢迎,不是因为他们的学术思想和教学艺术,而是因为他们能够投其所好,给学生传达一些擦边思想甚至反传统理论,这势必冲淡学生工作系统人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应该加强对教师课堂教学的督导,实行经常性的听课,并把是否把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作为重要的评判依据,在学评教和教师互评中加大这方面的权重,以引导教师参与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于能够积极发挥在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比较优势的教师,要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和荣誉称号,并通过各种传媒手段及现场宣讲等方式扩大其影响力,为其他教师树立榜样。

(6)解决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实际困难,稳定教师的思想。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面对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巨大变革,迫于现实生活的种种压力,教师队伍也出现不稳定的因素,近些年一些高学历、有潜力的青年教师不断流失,坚守岗位的教师也多多少少存在思想上的动摇,当他们在重重压力之下走上讲台的时候,难免透露一些与育人目标不符合的言辞。所以,学校必须解决使教师产生不安心工作的思想的根源问题。要从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着手,从教师们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着手。如青年教师面临着婚恋、住房、晋升等诸多实际问题,学校在客观条件许可的前提下,积极妥善地帮助解决这些实际困难,对一时解决不了的,要向他们解释清楚,努力做到事事有答复,件件有着落,让他们年年有盼头。这样就有利于他们思想问题的解决,他们的思想稳定,必然促进其思想政治教育优势的发挥[6]。

[1]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M].国务院//张文强.高校政治辅导员职业化研究.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7:151-164.

[2]王运泉.浅谈专业课教师的教书育人[J].广州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增刊):60-63.

[3]百度百科.时效性[DB/OL].[2008-06-18].http:/ baike.baidu.com/view/555710.htm.

[4]吴定初等.中国师范教育简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0:82-87.

[5]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以党建促校风教风学风建设[EB/OL].[2008-06-18]. http://www.edu.cn/gao_jiao_news_367/20060323/ t20060323_23692.shtml.

[6]朱玉海,王强.对高校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J].教书育人,2000(8):24-25.

本文系重庆邮电大学2008年度校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学生工作专项“班导师团队指导学生发展的工作机制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skxg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