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广禄

我校现行的语文教材是依据2005年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进行修订的,充分体现出语文课程的基础性、实用性和发展性功能,并强调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教学必须联系现实生活,加强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口语表达等实用能力。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关键在于表达,欲表达则离不开“说”。缺少学生言语参与的课堂教学根本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也适应不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参加江苏省单招/国导面试或进入社会求职应聘的要求。

随着课程改革的逐年推进,口语表达的重要性也随之日益凸显。如何让学生敢说、会说、说清楚、说明白,娴熟地掌握口语表达的本领,并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素质,成了我进行语文课堂教学既定的课题探究目标。课堂是我对学生进行口语表达能力训练的主阵地。在语文教学中,我充分利用教材优势,进行口语训练,逐步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口语表达基础。

一、巧用网络,设置情境训练口语

中等职业学校的语文教材中只有少有的几篇课文配有解说性质的示意图。它一方面体现了形象思维不可或缺的特点(如第四册《壮丽的三峡》),另一方面有助于教学者在教学过程中更直观有效地突出教学的重难点,揭示文章的主题思想等(如第四册《美与物理学》)。

但现代教学技术多媒体的介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文本插图少的缺点,当然,教师也应善于利用多媒体插图巧妙设计中职生口语训练。

我在讲解《张衡传》(第四册)的第四节“关于候风地动仪”时,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候风地动仪的外形特征和内部构造的图片,特别是其内部构造的细致剖面图,这比抽象地比划更有利于课堂讲解和学生兴趣的激发,真正实现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双赢”的最佳效果。学生在第二次上课结合候风地动仪的图片进行课文复述时,思路清晰,表达准确。据此,我认为在课堂上适时适当地展示难于解释清楚的内容的相关图片既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又有助于学生口头讲解能力的发展。否则,我自己对古老久远的候风地动仪的外形特征也是一知半解,至于内部构造更是知之甚少,又如何向学生解释得清楚,那样,这课的教学效果也就可想而之了。《南州六月荔枝丹》也如此类课文,教师课前可通过网络下载荔枝的外形特征和内部构造的图片,以便上课有效利用。

二、依托文本,根据想象训练口语

课文中关键的字词在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人物的思想感情上,往往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重点词语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

我在新授第三册常跃强的散文《淡淡的深情》时,围绕课题中“淡淡的”与“深情”这组反义词设计这样的口语训练:“既然是‘深情’,那应该是‘浓浓的’才对,怎幺会是‘淡淡的’呢?既然是‘淡淡的’,又怎幺会是‘深情’呢?同学们阅读课文之后,可以结合自己的母亲谈一谈你是如何理解这组反义词的,是否矛盾?”读过课文之后,通过想象,有个学生这样描绘:“这组词语并不矛盾。作者的母亲对作者是深有感情的,只是母亲不善于表达,这又和作者的父亲喜现于表形成对比,更真切地凸显母亲‘怕儿子分心,不让儿子牵挂’,宁可自己坚韧的心肠多受一点痛苦的折磨——母亲所表现的 ‘淡淡的’,实际上是平静水面下深处的激流。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其实,我们每个人在父母眼里心中都是他们不可替代的宝贝,我们要学会理解,学会对父母怀有一颗感恩的心。”这样,既使学生理解了“淡淡的”与“深情”课题所包含的母子深情,从而加深了自己对父母之爱的理解,同时又训练了口语表达的能力。

诸如此类可以进行口语训练的还有《赤壁之战》,老师可预设:“你对周瑜在蒋干走访东吴时,在宴席前后的几次‘笑’与‘言’有什幺个人看法”《项链》中玛蒂尔德看着朋友的那挂所谓的钻石项链时的言行与表情;《林黛玉进贾府》中王熙凤出场见黛玉一段的精彩言行表演;《记王忠肃公翱事》中主人公王翱的“大怒”“取”“击”“出”“驾而宿”,寥寥几笔写了几个动作,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我认为可以让学生将文本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这既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能使学生在参与中提高口语表达等综合能力。

三、结合文本,续编故事训练口语

故事最能激起学生的兴趣,而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续编故事,不仅能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

在教学第一册莫泊桑的名篇 《项链》的最后一课时时,我引导学生思考:“玛蒂尔德和佛来思节夫人在得知项链的一真一假之后,两人各自会做出什幺反应?结果会怎幺样?”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有个学生说:“佛来思节夫人得知玛蒂尔德还的项链是真的,我想她可能会表示同情,但不会还给她的,因为那是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是‘金钱至上’的利益关系。”另一个同学说:“不对,我想佛来思节夫人可能于心不忍会还给她的,毕竟自己的那挂项链只值500法郎,更何况自己的朋友为此付出了十年艰辛苦难的代价。”“我认为玛蒂尔德会向佛来思节夫人要回那挂真的钻石项链,把它卖掉,再还给她的朋友500法郎,自己和丈夫过上安逸的生活。”“不会的,玛蒂尔德执迷不悟的虚荣心作祟,她既不会要回项链,更不会想到卖掉项链,和丈夫过上安逸的生活,她还会有向往上层社会的梦想。”……此题抛出正如一石激起千层浪,整个教室成了一个辩论赛现场。可见,学生的创造力是不可估量的。

当然,还有更多的篇目可以续编或进行改编,如《崤之战》可以根据孟明所说:“若从君惠而免之,三年将拜君赐。”鼓励学生通过其他渠道获取课外知识,并借助语文综合活动(演讲、讨论等形式)来补充、巩固课内知识。

四、超越文本,换位思考训练口语

在教学一些故事性较强的课文时,教师如果只是空洞地说教,往往收效不大,如果让学生换位思考,不但能激发学生“说”的极大兴趣,而且能使学生受到深刻的教育。

例如,在教学《鸿门宴》时,我引导学生思考:“在‘鸿门宴’上,项羽不杀刘邦,后人有种种评论。有人说项羽不杀刘邦是极大的失算;有人说‘鸿门宴’是项羽从胜利走向失败的转折点。而明朝的丘濬却说:‘霸王百行扫地空,不杀一端差可取。天命由来归有德,不在沛公生与死。’如果你就是鸿门宴中的项羽,你会想出什幺办法来运作这次宴会,使得自己能不战而胜?”学生积极动脑,想出许多办法。有的认为项羽可根据谋臣范增的提法,利用项庄舞剑时借机杀掉刘邦,以免后患无穷;还有的联系了“西安事变”中张学良、杨虎城囚禁蒋介石的做法进行阐述,迸射出创新的思维火花。如《林黛玉进贾府》中林黛玉在贾府“时时在意,步步留心,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己在外婆家的表现比较阐述,加深对黛玉谨小慎微的理解。《城南旧事》中宋妈哄弟弟喝芦根汤时说:“我不要小栓子,不要丫头,我要俺们弟弟。”宋妈嘴里说劝的是弟弟喝药,心里却是深深的思子之苦,进一步体现宋妈照顾人家的孩子却无法看护自己孩子的悲哀。可怜天下父母心,谁又能真正理解宋妈呢?这可以让学生结合爸妈对自己的关爱采取即席发言的方式来进行感恩教育,有的同学说得很感人,甚至许多听的同学都流下了热泪。

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训练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不可能一朝一夕便奏效。因此,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应从教学实际出发,根据教学的知识内容与思想内容,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发问;另外,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与心理特点,从实践生活中寻找能诱发学生思维的兴趣点来进行有效训练,让学生真正做到“我想说,我要说,我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