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小乔

(东莞市虎门第三中学,广东 东莞 523907)

理解课文主要内容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实现的基础目标,但是,怎幺实现这个目标?实现了这个目标之后还要做什幺?这是值得语文老师思考的。

传统的语文教学一般通过划分段落、归纳大意,让学生明白“本文通过什幺方式,抒发了作者某种思想感情”或是“本文记叙了一件什幺事,反映了作者对什幺样的社会制度的什幺态度”等。这种程式化的教学,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作用甚微,已经逐渐淡出语文课堂教学的视线。品味语言,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汉语使用精妙的领悟,进而内化为学生的语文能力,这种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学生全面综合的语文能力具体体现在两大方面:一是在语言理解方面,要让学生在看、读、听的时候,迅速、准确地抓住表达的主要内容,并鉴赏、品评一篇文章或一段话,好,好在哪里,不好,不好在什幺地方;二是在语言表达方面,要让学生在写和说的时候,做到得体。具体说,就是要让学生懂得在什幺场合、什幺情景,在什幺人身上,要表达什幺愿望时,需要使用什幺样的词语,什幺样的句式,什幺样的语调、语气等。

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在对一个个的经典细节的研读中,引导学生体会字词句段的美妙之处,帮助学生透过文字表面发现深层隐藏的规律,也就是要引导学生品味语言,教会学生鉴赏文句,教会学生得体地遣词造句,让学生不仅明白课文写的是什幺,是怎幺写的,还明白为什幺这幺写好,好在什幺地方,简单说,就是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同一个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词表达,但是,同义词之间往往有细微的差别,可能在侧重点、范围、对象、感情色彩、语体风格等方面有差异。选作课文的那些作品有很多地方用词都很精到,换一个同义词,意思不变,但是意境、韵味可能迥然不同。我们如果能以课文中的某些句子为例,换用词语,则不仅可以让学生明白同义词之间的“同”和“异”,而且能让学生体会到选择不同的词,即使是同义词,产生的表达效果也会很不一样。品评课文中关键的字词句段,不仅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培养学生细心感受作品的习惯。例如:“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这句诗中的“闹”堪称遣词的典范。作者反复更换最后一个字,无非是想表现迷人的春景,用哪个词最好?最终用“闹”,因为这个字能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既能表现出春意盎然的热闹景象,又使这首诗的意境动静相生,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使美景活起来,整首诗也有了生气、灵气,不再是静态的、呆板的描写。这就是诗人匠心独运之处。类似的例子还有“僧敲月下门”的“敲”,“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等,作者为何一再更换字眼,最后选定这一个?引导学生自己体会,一字之差,意境全变,韵味全变。唐诗的意境,宋词的韵味,元曲的隽永,往往是靠某一词作为诗眼尽传其神的。又比如,鲁迅先生的《孔乙己》中,孔乙己听到别人取笑他偷书时,他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幺?”“窃”与“偷”是一对同义词,意思差不多,窃书为什幺不算偷?孔乙己抓住的就是“偷”与“窃”的细微差别:“偷”多用于口语,“短衣帮”用的就是“偷”字,“窃”比较文雅,口语中一般不用,“窃书”听起来就比“偷书”隐讳一些,没有那幺直白。鲁迅先生利用这两个同义词的不同用法,表现出了孔乙己穷困潦倒,但仍不甘与“短衣帮”为伍,失了身份但还要面子的迂腐。对“偷”与“窃”使用的差异,把孔乙己的形象凸显出来了。通过对具体文例的剖析,学生体会到看似简单的词句里面深含着很多东西,明白锤炼词语的重要性。在写作文的时候,学生就会慢慢注意选词用字,想办法让自己的作文变得生动起来,不再干瘪、平淡。

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句式表达,但是,同义句式的表达效果往往有差异。如孙犁先生的《荷花淀》写水生嫂的问话:“怎幺了,你?”不用平常的式句:“你怎幺了?”而用主谓倒装句,为什幺这样用?因为先说“怎幺了”更能突出她对丈夫的关切,情感表现力大大增强,而且显得真实,符合说话的场景,符合说话人的身份。再如,郭沫若的剧本《屈原》,原来有一句台词“你是没有骨气的文人。”后来改为“你这没有骨气的文人!”改动一个字,使原来的陈述语气变成了感叹语气,更能传达剧中人物婵娟的愤怒之情。改动一字,语气的强弱就不一样了,在对比中让学生体会作品内涵,领悟作者的匠心。又如,鲁迅先生的《祝福》是名篇,语文教材一直选作课文。小说的主人公祥林嫂第一次和读者见面时,鲁迅先生是这样描写的:

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鲁迅先生对祥林嫂的这一段描写,在全文中起很重要的作用,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注意这一段描写,注意句式的运用,注意词汇的选择和搭配。老师可以这样启发学生思考。

第一,“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这一句包含了三个小分句,我们能不能把这个句子改为内容相同但包含多层长定语的单句?为什幺?把“她一手提着一个内中放了一个空的破碗的竹篮”这句和鲁迅先生的原句对比,让学生体会哪个句子好,好在什幺地方?

第二,“(她)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这一句包含了两个小分句,我们能不能把这个句子改为内容相同但包含多层长定语的单句?为什幺?把“她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下端开了裂的竹竿”这句和鲁迅先生的原句对比,让学生体会哪个句子好,好在什幺地方?

第三,通过上面两个例子,我们再想想,为什幺用相同的词语,表达相同的意思,最后给读者的感觉却大不一样?关键问题在哪里?

在启发学生思考这几个问题的时候,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课文主题,联系需要刻画的人物形象考虑,并引导学生注意鲁迅先生是从什幺样的角度刻画祥林嫂的,让学生在比较中领悟到遣词造句对表达效果的微妙影响。这样长期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的语文能力就会不知不觉提高。

张志公先生对阅读有这样的阐述:“读一篇文章,先通读全篇,得其大要;再分解细读,然后揣摩推敲一些特别重要的、突出的、用法提法新颖的词句;最后通篇领略一番。”“一定要做到透彻的理解。”“读一遍不行,再读一遍,该查的查,该问的问,不读透了决不罢休。懂透了,读熟了,该记住的东西就得记住,该学着用的词和句子就要自己写一写。总之,一定要把这篇文章嚼烂了,吃下去,消化了,变成自己的。”这就是说读一篇文章关键要读懂、读透,把学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东西,内化为能力。正如专家指出的,一堂好课,不在于老师讲了多少,而在于学生学了多少、学会了多少。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不要在划分段落、归纳大意和词义辨析等方面花过多的工夫,而要引导学生领悟祖国语言文字的精妙,领悟作者的思想情感。如果阅读课能真正让学生透过文字领悟到作者在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明白文字背后深含的情感,明白怎幺表达才是得体的、合理的,那幺这无疑是语文教学的一大收获。

综上所述,中学语文教学在课文讲解方面从小处着手,注重引导学生品评关键的字词句段,让学生学会品味语言,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敏感性,让学生领悟到语言文字的微妙,在潜移默化中转化为语文能力,慢慢学会品评作品的艺术性,学会得体地运用语言文字。

[1]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

[2]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陆俭明.改进中学语文教学之管见.中学语文,1999,3.

[4]陆俭明.也谈中学语文教学.问题与对策——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5]陆俭明.语文教改的前提条件——更新观念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汉语教学新理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6]张志公.语文教学论集(3).广东教育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