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婧

(四川大学 中美战略规划研究所,四川 成都 610000)

在中国近代史上,维新运动的杰出代表梁启超是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典型代表之一,他不仅是一个有着重要影响的改革家、思想家、宣传家,而且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个资产阶级教育家。在当时那个时代,他为了开启民智、唤醒广大民众的救亡图存意识,不仅利用各种舆论宣传工具,抨击封建专制教育,宣传资产阶级教育思想,而且通过着述、讲学、演讲等活动,力求将自己的教育主张付诸实践。他倾毕生精力致力于国民教育,其教育思想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纵观梁启超本人的思想是与时代的进程紧密相联系的。他一生的活动横跨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初期两个时期,经历了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正是由于此时期的特殊性,才成就了梁启超独特的教育思想:他的教育宗旨随着时世的变迁不断发展,从戊戌维新时期主张培养政治革新人才到20世纪初培养现代国民,逐渐把教育的着眼点放到更广泛、更普遍的人群,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他特别强调女子教育的重要性,把女子教育同国家强盛联系在一起,这种主张可谓前无古人;他借鉴日本所制定的学校教育的四个阶段,为近代学制的颁布提供了重要参考;他关于义务教育和教育经费的见解在中国教育史上也具有开创性。梁启超的教育思想极大地丰富了近代教育史的内蕴,也为近代教育制度的完善和国民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一、梁启超教育思想的时代背景

梁启超处于中国封建科举及八股文没落和近代教育亟待诞生的关键时刻。作为康有为的学生,梁启超的思想经过康有为这一中介,成了晚清“经世”传统的转折点。由于梁启超对西方思想有过见闻(在他与谭嗣同、严复等人的结交中及之后的流亡生涯中),在他改良主义的思想中,融合了中国传统的儒学思想和西方的思想文化。他不仅强调了宽泛的社会责任感,而且具体地暗示承认改制对实现经世理想的必要性。

二、梁启超的教育宗旨及思想

梁启超在《论教育当定宗旨》一文中提出教育必须有目的,人的活动是有意识的、有目的性的,这与动植物不同。他认为教育没有宗旨是不可实行的。

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对封建社会的教育目的进行了严厉的抨击。中国根深蒂固的科举制度把学校的教育与选官做官直接联系在了一起,使得当时的知识分子仅将其仕途之路来作为学习的回报。“学而优则仕”,这样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在当时的封建社会中,读书仅仅是手段,做官是目的,而学问仅仅是通往仕途路上的敲门砖。梁启超将矛头指向了封建的教育,他认为传统教育下的读书人仅抱啃于训诂辞章和程朱理学,不管古今政事,只乐于科举考试,梦于名利功禄,懒于钻研思考,这样的教育走向是病态的。因此,他提出了改变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同时,他对半成品的洋务教育也颇感不当。洋务教育仅仅是吸取西方皮毛表面的知识,而非真正地掌握西方知识之精髓,除了直接嫁接模仿西艺,并无其他实质上的根本改变。洋务教育很难培养国家需要的真正人才,最多只能培养翻译、买办之类的人才。

在批判传统教育和洋务教育的基础上,梁启超提出了一套新的教育宗旨,并且这教育宗旨随着时代的变化和改变的。戊戌变法时期,梁启超提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中西贯通的政治人才。因此他所强调的教育则是呼吁学习西方知识,尤其应以政学为根本。但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他感到只培养少数的政治人才是不够的,因此他把着眼点放在了普通的劳苦大众身上,他把教育的目的从以培养政治人才为主改为以培养新民为主。因此,后期梁启超的教育宗旨的核心内容,概括起来就是“新民德”、“开民智”、“鼓民力”三个方面。这体现了梁启超将教育的着力点放到更广泛的人群和民众中。换个角度来看,“民德”、“民智”、“民力”可将视为当前的“德”、“智”、“体”。他从教育的根源出发,不仅强调学生的教育,而且扩展到全民的教育。这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形势是分不开的。他指出我们国家、民族之所以衰落,并不仅仅是因为缺少政治人才,其根本的原因主要在于民众缺少公德。因此梁启超强调的新国民应该是具有独立、合群、自尊、自强、上进、爱国的,拥有全新的道德风范和民族精神的现代人。

三、梁启超教育思想的实现途径

关于梁启超的教育思想的实现途径,根据材料来看,可视为两部分去理解:一是养性立志和智识教育;二则是经世和传教。我们将从这两部分入手,去把握梁启超的教育思想。他认为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经世,但培养经世之才的基础首先是养性。

(一)养性教育

立志—养心—治身依次以先后的顺序形成强调精神方向和养性的途径。梁启超教育思想上最先要突出的则是他强调“为学首在立志”。梁启超受康有为影响,强调教育和“为学”问题要以“立志”为根本。正如他在《万木草堂小学学记》中写道的那样,学者如果不“立志”,“凡百学问皆无着处。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此志既定,颠扑不破,读一切书,行一切事,皆依此宗旨,自无筀碍,自无恐怖。”由此可见,梁启超非常注重立志的重要性,决定一个人的未来时,目标的选择最为关键的,这是求学中不可或缺的第一步。在现代的教育中,立志教育仅仅视为一项单纯的隐性的因素渗透在教育中。我们可将之简称为“理想”,对于理想的重视程度社会上给予孰轻孰重的态度。在普通教育及高等教育中,由于社会的发展及不断变化,学生为学的目标逐渐由单一的目的慢慢转为多元化的目的。大部分学生为学目的仅仅是由于父母的要求或是其他物质因素的驱使。这从根本上弱化了立志教育的作用。家庭及社会的影响,以及学校对立志教育上的缺失,导致了学生淡化了立志,以直接的表面的功利心代替了为学的真正目的。因此,教育中我们应重新审视立志问题,重视立志教育,给予学生正确的导向,提供正确的学习方向。不论是家庭还是学校,都应重视立志教育的巨大影响,它为学生日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智识教育

在智识教育方面,梁启超做了大量的努力,其数不胜数的教育实践体现了他为广大民众的智识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首先,他极力主张变革科举,说“欲兴学校,养人才,以强中国,惟变科举为第一义”。再者,他重视学校教育,并倡导在全国范围建立各级各类学校,并提出了一系列建立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设想。他在“开学校”的教育主张里,提出了创办“政治学院”、“师范学院”、“女子学堂”,这体现了梁启超一个先进的教育学家的高见。他的教育实践充分论证了他的教育思想。他反对洋务教育,反对张之洞的“中体西用”说,主张“政学为核心,艺学为附庸”,建议中国应效仿欧美和日本建立“政治学院”,培养真正能救国救民的政治人才;他倡导“教育救国”论,首倡师范教育的思想家,重视师范教育,把师范教育看作“群学之基”,是各级各类学校发展的本原。他在《论师范》一文中,他指出:“欲革旧习兴智育,必以师范学堂为第一义”,“故师范学堂立,而群学之基悉定”;在女子教育方面,他主张女子教育以“天赋人权”、“男女平等”为理论依据,通过帮助女性争取政治,经济和人格上的独立以促进国家富强和民族振兴。

梁启超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对于当时的形势来说,是切合当时的形势的,这不论是对当时还是现在来说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经世的精神

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经世。梁启超明确地把教育与政治,中国的前途联系起来,高度强调了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不仅应培养具有政治意识,政治习惯,政治判断能力的国民即公民,而且应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敢于承担社会责任,敢于向邪恶政治势力进行斗争。这些看法都是比较具体而深刻的,面对当时的军阀混战态度也是积极的。尽管他将二者联系起来,但面对当时中国的局面,梁启超的思想足以让中国大众从另一个层面接受了教育。

四、梁启超教育思想的启示

梁启超作为近代一个杰出的思想启蒙者。他对国人的影响是深刻的,而作为一个教育家,他对后代的影响同样是深刻的。纵观他的教育思想,留给后人很多启示。

(一)注重教育策略的与时俱进

纵观梁启超的教育思想,我们可以看出他并不是一直死抱着他的教育宗旨一成不变的,而是针对着不停变化的政治局势及时调整着自己的教育策略,使得所倡导的教育思想能更大程度地适应当时的现状。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从培养政治人才到倡导培养“新民”。在教育实践方面,他根据当时国家发展的实际需要,将教育分成两类,一类是社会教育——传统教育的继续。另一类是学校教育,根据培养目的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两类,“使成有水平线以上之智能”的教育为一般国民教育,“教育高等人才,以为国家社会之栋干”的教育是实业教育。这些对未来教育的设想反映了梁启超清晰的教育理念。就是在政治日益清明的形势下,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同时,培养实用型人才,通过这些人才把国家建设富强是当务之急。这给当代我们的教育提供了好的模式。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教育方针和政策都是根据当前的形势拟定的,这或多或少地体现了我们吸收前人学者的思想。

(二)以人为本的主线渗透于教育思想

不论是梁启超所提出哪一类的教育模式,都体现着他对人这一主体的关注。他所提出的主张在大学中实行自由讲授制,提出了在学校设立图书馆、实验室,以发展学生的查阅能力及动手能力,充分发展了人的个性。同时,他所提出的趣味教育,使得传统教育在模式上有一个新的发展。因此,在我们当今的教育中应该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上策,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已经不能发掘学生主体的潜能。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学习的兴趣。在教授的过程中应该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的兴趣,快乐的学习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最终在学习上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1]张灏.梁启超与中国思想的过渡(1890-1907)[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7.

[2]易鑫鼎.梁启超和中国现代文化思潮[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蒋广学.梁启超和中国古代学术的终结[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12.

[4]方红梅.梁启超趣味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

[5]方朝晖.“中学”与“西学”—重新解读现代中国学术史[M].保定: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