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林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北宋蔡卞,字元度,兴化仙游人。熙宁三年与兄京同举进士第,官至观文殿学士。事蹟见《宋史》本传。自王安石变法以来,《字说》盛行,宋代士风爲之一变,名物训诂之学者,仅蔡卞与陆佃二家。佃爲安石客,卞爲安石壻也。故佃作《埤雅》,卞作《毛诗名物解》,大旨皆以《字说》爲宗。

据《四库提要》所载,“陈振孙称卞书议论穿凿,徵引琐碎,无裨于经义,诋之甚力。盖佃虽学术本安石,而力沮新法,断断异议,君子犹或取之。卞则倾邪奸险,犯天下之公恶,因其人以及其书,羣相排斥,亦自取也。然其书虽王氏之学,而徵引发明,亦有出于孔颖达《正义》,陆玑《草木虫鱼疏》外者。寸有所长,不以人废言也。且以邢昺之佥邪,而《尔雅疏》列在学官,则卞书亦安得竟弃乎?书凡十一类,曰《释天》《释百穀》《释草》《释木》《释鸟》《释兽》《释虫》《释鱼》《释马》《杂释》《杂解》。 ”

如上文所说,其书因其人奸险而受到忽视,因此该书在学术界仍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故笔者不揣浅陋将《四库提要着录丛书》与文渊阁本《四库全书》中《毛诗名物解》进行比较校勘,去伪存真,以期方便后来人。

校勘劄记

卷一释天

1.尚书大传以爲晦光见西方谓之朏,朔而见月东方谓之肭。 (077页上)

文渊阁本作“尚书大传以爲晦而月见西方谓之朏,朔而月见东方谓之朒。”

按:《尚书·五行传》:“晦而月见西方谓之脁,朔而月见东方谓之朒。”《说文》:“朓,晦而月见西方,谓之脁。从月兆声。朒,朔而月见东方谓之缩朒,从月肉声”。由此可知,当从文渊阁本爲是,且“朏”当爲“脁”之讹,“肭”当爲“朒”之讹。

2.盖宜以絙爲正,升言有降,恒言有盈而亏也。(077页上)

“升言有降,恒言有盈而亏也。”文渊阁本作“升言有隆而无降,恒言有盈而无亏也。”

按:“升言有隆而无降,恒言有盈而无亏也”,上下对文。宋陆佃《埤雅》卷二十《释天·月》一条所引也作“升言有隆而无降”,可証。清钞本《毛诗名物解》作“升言有降”,当有阙文。此处当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是。

3.传曰:“龟与蛇交,谓之玄武。”则玄武七星,室壁具龟蛇之形,不得独成龟形而已。以考乘象考之,虚、危前以象蛇,室、壁象龟。梓慎所谓:“宋郑其饥乎!”本蛇乘龙是也。(078页上)

文渊阁本“考乘”作“今垂”,“本蛇”作“今蛇”

按:宋陆佃《埤雅》卷二十《释天·星》:“传曰:‘龟与蛇交,谓之玄武。’则玄武七宿,宜具龟蛇之形,不得独成龟形而已。以今垂象考之,虚、危以前象蛇,室、壁象龟。梓慎所谓:‘宋郑其饑乎!’今蛇乗龙是也。”《增修埤雅广要》卷一《天道门》引文同《埤雅》。 可知“考乘”当作“今垂”,“本蛇”当作“今蛇”,“室壁”应爲“宜具”之形近而讹,“前以”当爲“以前”之倒文。

4.考工记曰:“龙旂九斿,以象鹑火也,熊旗七斿,以象伐也。 ”(078页上)

文渊阁本作“龙旂九斿,以象大火也。鸟旂七斿,以象鹑火也。熊旗六斿,以象伐也。”

按: 清钞本当有脱文。 《周礼注疏·考工记》[1]1095原文作:“龙旂九斿,以象大火也。鸟旂七斿,以象鹑火也。熊旗六斿,以象伐也。”与文渊阁本同。清钞本将“鸟旟”、“熊旗”两种误合爲一种,并抄漏了中间的文字。此处亦当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是。

5.尔雅曰:“氐天根见而水涸,本见而草木节解,驷见而陨霜,火见而清风戒寒。”天根亢也,本氐也,驷房也,火心也。(078页上)

“尔雅曰氐天根见”文渊阁本作“尔雅曰氐天根也国语曰天根见”

按:《尔雅注疏》[2]175:“天根,氐也。 角亢下系于氐,若木之有根。 ”《国语》[3]:“天根见而水涸,本见而草木节解,驷见而陨霜,火见而清风戒寒。”可知清钞本脱“也国语曰天根”六字,此处当从文渊阁本爲是。

6.传曰:“度日出入,以知东西。南视,北准极,以正南北。”谓之营室,又非定取其待而已。(078页下)

文渊阁本“视”后有“定”字,“待”作“时”

1.2.1 CT机参数设置 两代CT机扫描均应用低剂量AIDR-3D算法,联合自动曝光控制技术(SUER Exposure)[12]调节管电流,同时应用不对称锥形射线束重建算法[13]获取灌注重建图像,具体扫描参数见表1。

按:《毛诗正义》卷三:“度日出日入,以知东西。南视定,北准极,以正南北。”又曰:“传以视定爲正南北,则四句同言得制,非记时也。”宋林岊《毛诗讲义》卷二、宋魏了翁《毛诗要义》卷三中引文同此。可知清钞本脱“定”字,且“待”应爲“时”之形近而讹,当从文渊阁本爲是。

7.易曰:“雷电噬嗑。”言雷电合而章也。(078页下)

文渊阁本“雷电噬嗑”后有“又曰雷电皆至丰雷电噬嗑”

按:清钞本当有脱文。 《周易正义》:“《象》曰:‘雷电’‘噬嗑’,先王以明罚敕法。”又:“《象》曰:雷电皆至,丰。君子以折狱致刑。文明以动,不失情理也。”清通志堂经解本《毛诗名物解》卷一《释天》亦引作:“易曰:‘雷电噬嗑’,又曰:‘雷电皆至丰’。雷电噬嗑,言雷电合而章也。”可知清钞本脱“又曰雷电皆至丰雷电噬嗑”十一字,当从文渊阁本爲是。

8.《郊特牲》曰:“郊之祭也,大报天而主日。 ”主日,则明王者不敢主天,与膳天燕主同义。(079页上)

文渊阁本“膳天”作“膳夫”

按:《周礼注疏》[1]79:“膳夫,掌王之食饮膳羞,以养王及后世子。”根据文意可知,是讲王者不敢主天,就如同膳夫宴请主人一样,作“膳天”文意不通。宋陆佃《埤雅》卷二十《释天》亦引作“燕主膳夫”,此处当从文渊阁本爲是。

9.今皆倬然昭明,回持于上,则非雨之侯也。又曰:“回昭于天,有嚖其星。”言旱久繁星备见,则无非雨之候也,且其言正“昊天”,则夏之时也。(079页上)

文渊阁本“回持”作“回搏”,“回昭于天”作“瞻卬昊天”,“言正”作“正言”

按:宋陆佃《埤雅》卷二十《释天》:“今皆倬然昭明,回转于上,则非雨之候也。又曰:‘瞻卬昊天,有嘒其星。’言旱久而繁星备见,繁星备见,则尤非雨之候也,且其正言‘昊天’,则夏之时也。”宋王应麟《六经天文编》卷下《天道》引文同此。故“回昭于天”应作“瞻卬昊天”,“言正”应作“正言”。 “回转”有回旋、旋转义。三国魏曹丕《善哉行》:“汤汤川流,中有行舟,随波迴转,有似客游。”南朝宋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溪行》:“川渚屡逕复,乘流翫迴转。”“回持”、“回搏”则无此义,故此处当作“回转”爲是。

卷二释天

10.雄曰“虹”,雌曰“霓”。 旧说虹常双见,鲜盛者雄,以暗者雌者也。(080页上)

文渊阁本“以”作“少”

按:宋陆佃《埤雅》卷二十《释天》:“雄曰‘虹’,雌曰‘霓’,旧说虹常双见,鲜盛者雄,其闇者雌也。”宋祝穆《事文类聚》前集卷四《天道部》引文同此。又蔡邕《月令章句》曰:“虹,螮蝀也。阴阳交接之气着于形色者也。雄曰虹,雌曰霓。虹常依阴云,昼见于日冲,无云不见,大阴亦不见。霓常依蒙浊,见日旁,白而直曰白虹。”据文意可知,此处用指示代词“其”爲胜。

11.一曰赤白色谓之“虹”,青白色谓之“霓”。故虹字,从红省。而《说文》解“霓”以爲“屈虹,赤色,或白色,阴气也。”(080页上)

文渊阁本“赤色”作“青赤色”

按:宋陆佃《埤雅》卷二十《释天》:“一曰赤白色谓之‘虹’,青白色谓之‘霓’。 故虹,红也。 《说文》解‘霓’以爲‘屈虹,青赤,亦或白色,隂气也。 ”《说文》:“霓,屈虹,青赤。 或白色,阴气也。从雨儿声,五鸡切。”可知,当从文渊阁本爲是。

12.尔雅曰:“蝃蝀谓之云。螮,云也。蜺爲蒙贰。”贰盖言二。 (080页上)

文渊阁本“蒙”作“挈”

按:《尔雅注疏》[2]172:“蜺爲挈贰。 蜺,雌虹也,见《离骚》。挈贰,其别名,见《尸子》。”《尸子》卷下、汉王逸《楚辞》卷一《离骚经章句第一·离骚》、《御览》第十四《天部》均引作“蜺爲挈贰。”同文渊阁本。故“蒙”当作“挈”爲是。

13.盖气还矣,天气不复,于是盛虹。盛虹,天之温气也。夫水气之在天,爲虹,而久天之淫气耳。(080页上)

文渊阁本“温气”作“湿气”

按:宋陆佃《埤雅》卷二十《释天》、宋范处义《诗补传》卷四均引作“虹,天之滛气也”,“滛”爲“淫”之讹字,久雨爲淫。据文意可知,“湿”、“淫”两者皆可。此处“温”当爲“湿”之形近而讹。

14.雅曰暴雨谓之朝雨。(080页上)

文渊阁本“朝雨”作“涷”

按:《尔雅注疏》[2]172:“今江东人呼夏月暴雨爲涷雨。 ”《楚辞·湘夫人》[4]云:“令飘风兮先驱,使涷雨兮洒尘。 ”王逸章句:“暴雨爲涷雨。”故此处当作“涷雨”是也。

15.虽雨亦莫能久也,故诗以此贰人之奔。(080页下)

文渊阁本“贰”作“戒”

按:“贰”有变节背叛之意,“戒”有防备防止意,据文意可知,“戒”义长。

16.凡见日旁者,四时常有,雌雄虹起,是日至孟冬乃藏。(080页下)

文渊阁本“雌”作“惟”

按:蔡邕《月令章句》曰:“凡日旁者,四时常有之。惟雄虹起,季春见至孟冬乃藏。”隋杜台卿《玉烛寳典》卷三、《御览》第十四《天部》、宋陆佃《埤雅》卷二十《释天》亦引作“惟雄虹起”。此处“雌”当爲“惟”之形近而讹。

17.是故月可以远望而不可以四书,云可以细书而不可以远望,中而日云雾四塞,则时多隐士,其以此欤。(080页下)

文渊阁本“四书”作“细书”,“中而日”作“日中而”

按:《御览》卷七百四十七:“《淮南子》曰:明月之光,可以远望,而不可以细书也。”卷四:“又曰:月之光可以远望,而不可以细书。”卷十五:“甚雾之朝,可以细书,不可以望寻常之外。”以上均作“细书”,又此句与后文“云可以细书而不可以远望”相对应,可知当作“细书”爲是,“四书”当爲“细书”之音近而讹。“中而日”当爲“日中而”倒文,该句爲日中之时云雾四散开来之意。

18.释名曰:榖,粟也。其形是,而踧踧视之如粟也。(081页上)

文渊阁本“是”作“足足”

按:汉刘熙《释名》卷第四:“縠,粟也。其形足足,而踧视之如粟也。”五代殷元勛《才调集补注》卷三亦引作“足足”。故此处当从文渊阁本爲是。

19.其得道以危至今不可安者,岑峦烟溪释木降风是也。其得道也危至今不可亡者,日月星是也。(081页下)

文渊阁本“也危”作“以生”

按:宋陆佃《鹖冠子解》卷下引作“其得道以生至今不可亡者”。且“其得道以危至今不可安者”中,“危”与“安”反义相对。“亡”与“生”反义相对,因而据文意可知,当作“以生”爲是。

通过这两个本子《毛诗名物解》的比较,发现该书与陆佃《埤雅》有许多相佐共通之处,清抄本中也不外乎一些常见错误:音近而讹、形近而讹、脱文、衍文、倒文等等。文渊阁本则要相对完善一些。可惜的是,对该书研究的相关着作甚少,校勘成果也尤爲稀缺。虽然此书的光彩并不能与徐鼎《毛诗名物图说》相提并论,然正如《四库提要》云:“不以人废言”,其在《毛诗》名物训释方面的重要价值也是不容忽视的。

[1]李学勤.周礼注疏[M].郑玄,注.贾公彦,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2]李学勤.尔雅注疏[M].郭璞,注.邢昺,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

[3]佚名.国语[M].韦昭,注.明洁,辑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31.

[4]洪兴祖.楚辞补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