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余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非虚构”是个舶来品,英语中的“Nonfiction”一词,直译是“非小说”,还可译为“非虚构文学”。上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以“非虚构小说”和“新新闻报道”为代表的非虚构创作盛行一时。2010年《人民文学》首次在国内举起了“非虚构”大旗,提倡行动者的写作意识。“非虚构”写作是一个大的文学类型的集合,其中包括“非虚构小说”和新新闻报道等各种文体。“非虚构小说”,原本互相矛盾的两个词语,被放在了一起,然而又是恰到好处的诠释。以笔者的理解,它包括了两个层面:非虚构的真实、小说创作的笔法。与当下文坛大量的“二手写作”、虚构写作不同,乔叶的《盖楼记》、《拆楼记》是两部扎根现实的作品,最初发表在《人民文学》杂志上,并且被归类为“非虚构小说”。

一、“小说”而“非虚构”

非虚构小说作为一种特殊的文类,就其字面而言,很像“真实的小说”,然而,我们熟悉的小说,大都建立在虚构之上,与“真实”相悖。当小说与真实并存的时候,就是一种具有小说叙事技巧而反映真实生活的文学类型。下面笔者将从“小说”和“非虚构”这两个方面来探析乔叶的《盖楼记》和《拆楼记》。

“小说”叙事

《盖楼记》和《拆楼记》有着原有小说的叙事特征:精巧的架构和纯熟的叙事技巧。整个盖楼的前奏,从姐姐向“我”求助到了解村里基本“情况”到“我”与赵老师家共同筹谋,接着设下“鸿门宴”,邀请村支书弟弟王强“打头阵”,到最后四户人家共筹八万元借给王强盖房。故事情节环环相扣,其间“田庄4·29”事件的铺垫也为盖楼的不轻松和拆楼的下文埋下隐患。盖楼艰难,别庄的前例也为村民做好了煎熬的心理准备,但是利益的诱惑更大,乔庄的村民千方百计筹谋盖楼。王永作为村支书由于过于“直正”而成为盖楼的最大障碍,抱作一团成为上策,群众的力量大,而也想盖楼的村支书弟弟王强成了大家锁定的“钥匙”。其间姐姐的从众心理和小农民的计较、赵老师的拿捏得当、我的老谋深算以及王强的奸猾活脱脱地展现出来,“鸿门宴”席间充满了各种口水和心理周旋,如打仗般紧张和紧要,真如电影般立体生动:

“你想,咱们农民有啥啊?不就是种一些地,占一些地?在地上下把死力气?将来,咱们的地越来越少,政府把咱们都挤撂到了一栋楼上,跟鸟似的,那时候咱还有啥啊?”

“对咱们来说,地就是棵摇钱树,种地只管饱,摇不下几个钱来,只有拆盖这种大买卖才能摇下大钱。”

“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宁可撑死,不能饿死,更不能叫吓死!”

“违建?要按正经的章程,哪家盖房不违建?不违建的有几个?咱一村子的新房都违建!”

……席间各方代表亲密团结在以攻破王强为核心的盖楼计划周围,声东击东,声西击西,外松内紧,形散神不散。个个都是活脱脱的演说家。

在盖拆事件的纷杂喧扰中,也夹杂着“我”纯洁而柔弱的乡土情感。往昔美丽清新的小乡村俨然不复,代之的将会是冰冷的高楼,“国际化”的符号,宽敞的水泥公路……这片村庄即将消失,“我”忽然觉得无法想象了。“没有了村庄的大地,我无法想象。”

回忆与现实的交错,情绪和情感的交织。乔叶在小说中表达了内心无法言喻的滋味。不堪重负的乡土啊,已经没有了心跳,而是沉默。儿时记忆中的溶溶月光,月下如丝绸般变幻的土地再也找寻不到了。是土地没有了心跳还是我们聋了?

乔叶的文字,向来以轻倩优美、纤细简洁、柔和坚定的特色着称。与此同时,她向小说创作的转型也带有乔叶特色:叙述自然亲切,故事情节奇崛跌宕,写出了生活的温暖之处,也把生活的斑杂丑陋暴露无遗。总之,乔叶总能在平静的叙述之中不经意地击中人性软肋。

“非虚构”题材

当下随着农村转型推进,农村不断拆迁,农民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转型期的阵痛。一方面,地方政府的新区规划,开发商的进入,昔日农村景象已然不复存在,熟悉在先的事物如今面目全非;另一方面,处于物质丰富而且消费主义意识完全被启蒙的当下社会,农民们保护自身的意识显着加强,更多地争取“小我”利益:加盖院子,再往前加盖房子,占用马路甚至绿化带。为的就是多分到一些拆迁补偿款。靠着土地生存生活的农民们,在拆迁之前冒着违建的风险,做着最后的挣扎。乔叶回到老家乔庄,正是目睹了农民们处于转型期的复杂的状态,一方面不愿意拆迁,搬到小区房内狭小空间居住;另一方面,迫于“胳膊拧不过大腿”的无奈,四处跟风违建,准备拆迁,获得更多补偿款。

乔叶小说始终以第一人称“我”叙事,讲述她旁观并参与到“姐姐”家先建房子再利用政府拆迁补偿机会赚钱获取利益以及遭遇强拆前后的故事。在这过程中,“我”亲历了筹谋,当起了军师,对乡村的改造有着自己的无奈,怀念以前的土地。在乔庄遭遇强拆的过程中,“我”也是一直目击和参与护房行动。作品以“我”来展开叙事,用“我”的眼睛来观看,用“我”的身体来感受,用“我”的笔法来写作,没有刻意的主题,只是客观的叙述。叙述中又包含了“我”的感受,不论是对这篇乡村土地的昔日景象的怀念与热爱,还是对当今变迁的无奈与感慨,还是对老家人的亲情的感触,对乡民们人心向背的寒凉……作者尽量平静地讲述,字里行间仍旧流露出了个体的复杂情感。这种情感,是最真实的表达,不带有色彩的掩饰,不虚伪。

可以说,写这样的当下热点问题的事件,不易讨好阅读者。现实主义与歌功颂德仅一墙之隔,很难把握这样的分寸。然而,乔叶以一种客观态度介入,在作者眼中,乔庄不是某一个阶层、某一种符号,只是以一个亲人的温情的理解,讲述着自己家乡的变迁:乡村事件的嘈杂,带有羞耻感的做法,利益的条分缕析,乡村生活中的各种生存在边缘的人生状态,亲人间的量化了的亲情……

二、非虚构小说的人文关怀

关注现实,描绘真实底层经验

无论是盖楼热潮,还是拆楼风波。关注现实,描绘真实底层经验是当今有担当的作家的热门写作方向。乔叶没有停留于记忆中的乡村,也没有感伤于乡村的消失背影,而是无比现实地叙述自己在当下乡村的见闻感受。俗话说“民以食为天”,用乔叶的话再加上一句“食从地中来”。《盖楼记》、《拆楼记》关注的是底层人民的生存生活,是接续地气的创作。底层农民最关注的是自己的土地,土地在拆迁过程中对他们来说就是唯一的摇钱树,获得今后经济保障的重要渠道。在小说中,“姐姐”是普通的农村妇女,没有主见,重视金钱,有着传统农民的逻辑和观念。对于盖房的砖、瓦、钢筋、水泥、门窗、内墙外墙等价钱计算头头是道,农民的朴素背后,隐藏着世故和狡猾的气质。然而,农民们也知道,远远有比他们更加厉害的“上头”,“上头精着呢……你去买个菜人家都能把房给你拆了,还说是误拆。这种误拆可不少呢”。低保户小换家的生活可谓是极其艰难的:“这个叫小换的女人是猪胆泡黄连——苦上加苦的命。她跟姐姐同年嫁到张庄,第一胎也是女儿,第二胎倒是儿子,可是生下儿子结过扎之后,女儿却得了急症夭折。紧接着是丈夫车祸瘫痪,所有的家庭负担就都落在了这个女人身上。又要供养儿子又要照顾丈夫,还有地里的庄稼和外面的人情礼事,她的辛苦可想而知。”小换仅仅靠着养一些鸡卖些草鸡蛋和政府的低保勉强维持活口,在拆建面前,她甚至没有话语权,更不敢冒着没有低保的风险坚持不拆,何况房子也是别人投资建的。在乔叶的笔下,有姐姐那样的普通经济水平的乡村农民,有姨妈那样从城里转移乡下的城镇妇女类型,有赵老师这样的乡村知识分子类型,还有小换这样挣扎在生活边缘的小人物。拆盖事件的背后,乡村人生活各色真实图景连环展现,关注拆盖,我们似乎还应该关注事件背后那些值得思考的问题和等待更好解决的方法。

话语的真实性和独立性

非虚构小说没有主题先行、刻意地歌颂或是批判什幺,作者的写作只是为了呈现对象的实在,呈现即是本旨。呈现的过程是抵达对象本真的过程。要义就是真实。真实也是作家的一种取向,实际暗含了作家主体创作的独立性思考。现在,从事非虚构小说创作的作家都会亲身体验在野生活,进行田野考察。在个体真实性创作的基础上,维持着思想的独立性,而不是从众和附庸。

国家对乡村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也一直在努力寻找一条适合乡村的道路。对于农民来说,土地是生存之本,农民们在将要失去自己的土地搬进拆迁安置房中,在将要失去已经习惯了保障的慌张心理下,争取着最大化的利益。乔叶的拆盖记中反映出了很多现实乡村社会现象:政府与农民之间面临着很多矛盾,甚至是村干部夹在中间,三者之间的矛盾更加复杂和难以解决。底层生活的不易,个别强拆行为的发人深省,安置拆迁户的问题接踵,农民面临着被迫上楼的生活的同时,心理也遭受到了问题:政府是否真的可以依托?拆迁到底是好还是坏?拆迁赔偿款怎幺计算?这些问题虽然作者没有给予正面回应,但是能够给我们的思考提供真实宝贵的引向。

三、接地气的文艺创作

正如《人民文学》编辑部在编者“留言”里:“我们希望由此探索比报告文学或纪实文学更为宽阔的写作,不是虚构的,但从个人到社会,从现实到历史,从微小到宏大,我们各种各样的关切和经验能在文学的书写中得到呈现。”

非虚构小说不同于一般意义上虚构的小说,更强调了作者身份的个人性、写作的亲历性。非虚构小说的呈现,让阅读者在小说的形式中能够体会到文学对现实的参与和渗透,显现了文学的生命力和独特的价值意义。人们常常定位文学和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实际我们在乔叶的非虚构小说中也看到了现实故事的精彩、充满经验性和触动人心的吸引力。

并非虚构,在文学形式上有着模糊性,在内容上却有着反映社会现实的精准性,在精神上则担当反映社会号召人文关怀的思想性。非虚构,这样的小说叙事,去掉了普通小说虚构的“魅气”,是更加接地气的写作,是更贴近生活服务人民的文艺创作。不仅是在反馈民声,也是传达真情。在乔叶笔下的盖楼与拆楼的故事中,让笔者喜欢的不仅仅是那种不平庸的叙事策略,富有地方气息的方言运用,精准的人物语言和心理的把握,还有小说中的“我”的内心复杂情感,对土地的那种不明而又真实的情感,对人性的真实触地的感受。

[1]乔叶.盖楼记[J].人民文学,2011(6).

[2]乔叶.拆楼记[J].人民文学,2011(9).

[3]赵瑜.拆楼记小札[J].书城,2012(11).

[4]王晖.“非虚构”的内涵和意义[N].文艺报,2011-03-21(5).

[5]孟繁华.非虚构文学:走进当下中国社会的深处[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04-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