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刚

(阜阳市文物管理局,安徽 阜阳 236000)

中国的西湖众多,较着名的西湖有36处。至今,仍存的西湖有31处。在36处西湖中,以杭州西湖、颍州西湖和惠州西湖最为着名。古人云:“海内奇观,称西湖者三。”清代《冷庐杂识》中说:“天下西湖三十又六,惟杭州最着。”南宋诗人杨万里《西湖》诗云:“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汝颍及罗浮。”宋代文豪苏东坡《轼在颍州,与赵德麟同治西湖……》诗曰:“大千起灭一尘里,未觉杭颍谁雌雄。”这些都充分说明了颍州西湖在当时的盛景。

颍州西湖位于安徽阜阳市颍泉区生态园西。上古由于人口稀少,生产力低下,无人开发,只是一个自然湖泊,除了调剂水量、用于灌溉、排水之外,基本上没有别的利用价值。加之黄淮平原陂塘众多,河渠交错,水面并不罕见,也就没有什幺人特别重视它。再加上本地石材严重缺乏,建设人文景观较为困难,所以很长一段时期都无人开发,任其自生自灭。颍州西湖就像深闺中的处女,虽然天生丽质,却并不为世人所知。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此地许多有名的陂塘都逐渐淤塞,变成了一片片平畴沃野,唯独名不见经传的颍州西湖硕果仅存,成为饱含文化底蕴、风景优美、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完美结合的旅游胜地。

古代志书可以帮我们了解颍州西湖的大致状况。正德《颍州志·舆地·山川》:“西湖在州西北二里外,湖长十里,广三里。相传古时水深莫测,广袤相齐(长宽相等)。”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颍州西湖东岸距州城约二里多,明朝湖长十里,宽三里。而再往前推,是个长、宽各十里、接近圆形或方形的湖面。

颍州西湖在历史上长期处于默默无闻的地位。我们在研究其历史时发现:在唐以前不仅没有颍州西湖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任何记录(除了女郎台,而女郎台不是以玩赏西湖为目的而建造的),而且没有颍州西湖之名。甚至郦道元《水经注》中也没有只字片言谈到颍州西湖或什幺陂。这的确非常奇怪。郦道元对汝水上游一些小的水面都有记载,如果颍州西湖当时就存在,那幺为什幺《水经注》没有记录?这个谜团至今无人能解。在对淮北地区水名的进一步研究中我们发现,本地大水聚集的地方古代都不叫“湖”,而是称为陂、塘、潭等。《说文解宇》:“湖,大陂也。”淮北地区没有大陂,故以湖命名的水域绝少。查《水经注》可以看出,汝、颍水系中,形似陂塘的诸水聚集处,基本上都称为“陂”,如叶陂(在河南叶县)、汾陂(在河南漯河市召陵区)等;又《魏书·地形志》汝阴、陈留双头县(一地以两个县命名)“有高塘陂、蟹谷陂”,目前已知其中的高塘陂在临泉县高塘乡,蟹谷陂则不知何处。又《新唐书·地理志》:汝阴县“南三十五里有椒陂塘”(在今阜南县焦陂镇),下蔡县(今凤台)“西北百二十里有大崇陂,八十里有鸡陂,六十里有黄陂,东北八十里有湄陂”,等等,阜阳市辖境内有多处黑龙潭、白龙潭,而在唐以前的史籍中根本就没有以“湖”命名的水面,至今阜阳这一带称水名为湖者仍是寥寥无几,唯独出现了一个“西湖”,令人费解。训诂学告诉我们,研究一个字、词、音,都应该结合具体的时代、地域进行考证。作为水名,“湖”不出现在其他水面的名称中(阜阳也有慧湖,属后起的名字),而只有颍州西湖以湖命名,必然有其历史原因。我们猜想(仅仅猜想而已),这或许是外地人在此做官时所取,所以与本地的其他水名不同。但是一旦约定俗成,这个名字就成了它的专名,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步兴旺发达起来。

颍州西湖的真正兴起,在盛唐时代。唐代着名诗人许浑留下一首《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城带夕阳闻鼓角,寺临秋水见楼台。兰堂客散蝉犹噪,桂楫人稀鸟自来。独想征车过巩洛,此中霜菊绕潭开。(辑自《全唐诗》卷五三五)为我们研究唐代颍州西湖的历史状况,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料。从诗中所描写的情景看,当时的颍州西湖紧靠州城,不仅有亭台楼阁,而且有画舫游船,有游人游玩,有餐馆招待游客,已经形成了一个典型的玩赏胜地,不再是仅供渔猎蓄泄的自然湖泊了。可惜,迄今为止,关于唐代颍州西湖的资料仅此而已,难以发掘更多的、有价值的材料。究其原因,唐代诗人上承汉人恢宏豪放的气度,喜欢做大气、壮美的文字功夫,初唐诗人更以边塞诗扬名立万,却很少对地方的小景观进行雕琢,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同时,此地虽属于上溯河洛的水上通道,但据《唐会要》记载,直到唐后期的元和十一年(816)才设置扬子运使,开通了从扬州经寿州(今安徽寿县)、颍州、项城(今河南沈丘槐店镇)直到郾城(今河南漯河市郾城区)的官方水上运输通道,将南方军需、民用物资运往京师长安,此后颍州才逐步繁荣起来。值得注意的是,许浑的《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诗正是写成于扬子运使设立之后,约公元849年(大中三年),许浑任润州(今江苏镇江)司马期间,为了进京谋职,从润州到京师,路过颍州时所作。扬子运使的设置,水上运输通道的开通,一方面为颍州的发展繁荣带来了机遇,另一方面为一些着名诗人、作家路过此处,留下题咏创造了机会。我们设想如果没有许浑留下的这一首诗,唐代颍州西湖的状况我们会一无所知。此即所谓“景由人兴”,没有人烟的地方,再好的景致也无人欣赏;反过来说,再好的风景,没有文章的记录、诗词的歌咏,也难以传世。这正是唐代诗人许浑《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一诗留给我们的宝贵启迪。

颍州西湖在宋代达到了繁荣的极致。北宋许多着名学者、政治家、诗人在颍州为官或游玩,留下了大量的诗词歌赋、文章篇什,修筑了许多着名的人文景观,使得颍州西湖成为天下闻名的风景名胜。欧阳修知颍州时,曾以颍州西湖为题写下了大量的诗词。其中写颍州西湖的《采桑子》十三首最为精美,其中第一首写道: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处处随。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辑自《近体乐府》卷一)并于皇祜二年正月初七在聚星堂宴集宾客,主宾先是分韵赋诗,接着又赋室中物、席间果、壁上画像。诗成编为一集,流行于世,成为北宋文坛的一大盛事。

金元之际,颍州西湖开始冷落。考其原因,就在于南宋初年(建炎元年至绍兴三十一年,1127—1161),宋、金在这一带展开了长达数十年的拉锯战,对此地造成了严重破坏。两国军队忙于打仗,民不聊生,湖上不仅没人游玩,而且湖滨建筑的可用部分都有可能被拆下烧火取暖或移作他用,我们可以想见当时湖上那一派破败荒凉的凄惨景象。北宋一百多年的和平给颍州西湖带来的似锦繁华,顷刻之间被扫荡殆尽。

然而,金人统治时期,颍州西湖受损的只是湖面上的建筑,真正给西湖带来重创的,是南宋末年元军决黄河以淹宋军的一次战役。《淮河水利简史》(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编,责任编辑蔡蕃,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年版)记载:

蒙古军于宋端平元年(1234年)在灭金后,为了水淹宋军,“又决黄河寸金淀之水,以灌南军,南军多溺死”。黄河更加南移,但流经哪些地方,史书没有具体记载。根据《元史·地理志·杞县》和《元史·张柔传》等分析,此后的黄河可能由封丘南、开封东至陈留、杞县分为三股,主流经涡河入淮,北支经汴水故道和睢水合泗南下入淮,南支亦东流入涡,泛滥及颍河。

这是黄河南泛第一次影响到颍河。上古时代,黄河改道主要北流,自西汉文帝十二年(前168),黄河在酸枣(今河南延津县西北)决口首次南泛起,此后南泛夺淮人海就成为黄河改道的主要趋势。但此前的黄河南泛主要是夺泗人淮,并没有对颍河造成大的危害;而此次人为决河,由于接近颍河上游,故对颍河及颍州西湖造成了一定的破坏。而元人不注重文化,甚至所到之处破坏和摧毁中华文化,更从上层建筑方面对颍州西湖的建设产生了严重的破坏作用。另外,金元之际对颍州一带居民的残酷杀戮与掠夺,致使颍州民户大减,一些地方几乎成了无人区,也对颍州和西湖的建设造成了致命的摧残。

自元军这次决黄河淹宋军并多年不加堵塞以后,黄河就开始侵夺颍河,而颍州西湖就是在以后的岁月里逐渐缩小,直至消亡的。明清之际,受黄河南泛、围湖造田等因素的影响,湖面由前代的“水深莫测、广袤相齐”缩小到明朝的“长十里、广三里”,再缩小到清康熙年间的“袤十余里、广二里”(清·康熙《颍州志》),而到了乾隆年间,只有“水面八百九十四亩”(乾隆《颍州府志》)即59.6万平方米,理论计算只有康熙年间的百分之十二,明正德间的百分之七,大大小于宋代的面积,简直就是一个小水塘了。

真正让颍州西湖从地图上彻底抹去的,当 “归功”于1938年国民党军队炸开郑州花园口,企图阻止日军西进南下的那一次绝世灾难。1938年6月9日,国民党军队先挖掘、后炮轰,炸开了郑州花园口黄河大堤,黄水直泄而下,同时天降暴雨,黄河南岸立刻淹没在一片汪洋之中。这次人为的黄灾,虽然淹死了不少日军,阻挡了日寇南侵的猖狂势头,但也给淮河流域的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据后来的统计,大水淹没了河南、安徽、江苏3省的44个县,面积达5.4万平方公里,受灾人口1250万,其中淹死人口89万,并造成了连年灾荒的‘黄泛区’”(晓农:《中国的旷世之灾——以水代战决黄河》)。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水战,也是最大的一次人为的水灾。连年的水患带来的大量泥沙沉积于湖底,水面被湮平,亭台楼阁被冲倒,加上战乱期间无人疏浚,昔日繁华的颍州西湖,很快成了荒无人烟的黄泛区,只留下大片滚滚黄沙供后人凭吊。

明珠已潜光于洪水黄沙的尘霾,颍州也消逝在青天白日旗下。“阜阳”这个东汉初年封于临泉境内的侯国名取而代之,最终成了昔日颍州的专名。“颍州西湖”已然名不符实,湖面的消失更使它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记忆之中。而今一些研究宋史和欧苏的着名学者,不知颍州和颍州西湖的,或虽知而不知就在今之阜阳的,绝不在少数。

但是,阜阳人民淡忘不了颍州西湖,中华文化遗漏不了颍州西湖,研究华夏文明的学者抛撇不了颍州西湖,宋代文学、欧苏文化的研究者更脱离不了颍州西湖。从上世纪80年代,阜阳人民开始重建颍州西湖,新建的颍州西湖位于城西13公里处,原颍州西湖旧址西南约4公里处总体规划24平方公里已开发的湖面约为5.74平方公里总投资3.2亿元,属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AAA级风景区景区内建有颍州西湖碑林,恢复重建了清涟阁、西湖三桥、长廊、怡园、兰园、紫竹苑、观湖亭等景点。目前《颍州西湖风景名胜总体规划修订方案》已获省政府批准实施,根据规划到2020年,将投100亿元重现颍州西湖历史场景和人文风俗。我们相信,颍州西湖的再度辉煌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