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 标

(南京师范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46)

高等教育是学历教育中的最高层次,是国家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渠道,如何加强高校不同学历层次人才的创新能力教育是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作为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取得蓬勃发展,在构建创新教育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自美国学者乔依斯(B·Joyce)和韦尔(M·wei1)1972年出版《教学模式》一书以来,有关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的研究方兴未艾。为了适应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我国高等教育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管理体制等多方面进行了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1]。但在中国高等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在大量使用,如教学方式单一,以教师课堂教授为主,学生习惯于应试模式学习等。这种教学模式设计的结果是学生往往会在各种应试考试中取得好成绩,但缺乏使用创新思维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扼杀学生学习自主性和创新能力为代价,难以培养出适合社会需求的人才。

因此,当今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挑战仍然是教学实践的发展和执行。构建创新性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获取技能及创新意识以有效实现和运用他们的知识,批判性地思考、分析、综合与推论[2]。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学生应该采取更深入的方法去学习,把创新学习作为核心议题,进行增强学习的课堂设计,在高等教育中设计新的学习环境可能会大幅度地提高学生的教育成果和创新学习效果[3]。这一教育的变化集中在学习,而不是知识传授和课程讲授。它旨在创造一代的学习者,通过有意义的创新方法而形成一种保留、综合和利用复杂知识的能力[4]。建构主义是一种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提倡学生对知识积极主动实行意义建构,并在实践中对知识的意义进行补充和完善。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积极的意义,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教学模式设计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合理选择。

笔者结合教学经验和经历,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内涵、理论基础、特征和构建方式,建构我国高等院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模式格局。

一、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

建构主义理论最早是由瑞士哲学家、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种学习理论,在90年代逐步完善并传入我国。建构主义是一种学习理论,强调学生通过他们个体或社会的经验完成自己对生活的世界的理解和赋予的意义的知识重建[5],在知识收集过程中,把学习者看做一个负责任的主动的个体。人们了解情况的方法,或者,人们如何创造意义,是建构主义理论的主要关注点。然而,很难给建构主义一个清晰而明确的定义[6]。但建构主义的诸多观点都基于一种关于学习的基本假设:知识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的结果[7]。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

客观主义学习观 (objectivist conceptions of learning)认为,教学的作用是通过教师或技术将知识正确无误地转递给学生,学生最终应从所转递的知识中获得相同的理解。教师是知识标准的掌握者,因而教师应该处于中心地位。教学设计应包括分析、表达、内容和任务的先后顺序,以便能够使得知识更可靠的获得传播或传递。而建构主义学习观(constructivism conceptions of learning)则不同,它认为知识不是客观的东西,是基于学习者个人在世界上获得的已有经验而独自或在社会互动中建构的结果,是主体的经验、解释和假设。因为知识不能被传输或传递,因此,教学设计主要由能够促进知识构建的经验构成[8]。

虽然以上概念在心理学和教育学科里影响很大,它的定义和内涵却各不相同[9]。建构主义理论的观点一是强调个体的认知过程,如认知建构主义关注个人的知识建构,或知识的社会共同建设,社会建构主义则强调知识建造的协同过程[10]。这有别于原来的对知识的认识,认为知识是学习者固有的和独立的。

关于建构主义有许多不同的理解,建构主义的认知发展学派(developmental theorists of constructivism,如瑞士的皮亚杰)强调了知识的普遍结构,认为知识是在发展中逐渐组织而成的;个人建构主义(personal constructivism,如美国学者凯利)认为,个体通过理解重复发生的事件独自建构知识,知识是个体的、适应性的;社会建构论者(social-constructivists,如前苏联维果茨基)强调主体认识客体的社会性。其中心论点是“只有当个人建构的、独有的主观意义和理论跟社会和物理世界‘相适应’,才有可能得到发展”,认为某些领域的知识是我们社会实践和社会制度的产物,或是相关的社会群体互动和协商的结果;激进建构主义(radical onstructivism,如冯·格拉塞斯菲尔德)强调个体的主动建构知识,知识的功能是适应自己的经验世界,帮助自己的经验世界,而不只是对某一客观存在的现实的发现[11];批判建构主义(Critical constructivism,如Taylor)强调知识作为社会共同体的建构的性质,倡导多元文化方法论语话语分析的方法[12]。

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Constructivism Learning Environemnt,CLE)

学习环境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重要基本概念。学习环境是指学习发生的社会环境,一般包括学生、老师、教室和教学材料[13]。由于学生经历不同的学习环境,他们在校时间大部分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因此关于课堂学习环境的感受和体验对他们的学习过程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14]。然而,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是很难描述的,判断教材的性质和质量,以及学习环境问题还是经常不清楚[15]。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一般包含几个特别的方面。其中最主要的原则是强调个体在他们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主动作用。学习者激活他们现有的知识解释一些新信息,并且尝试将新信息融合到已经存在的知识结构中[16]。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第二个特征是对社会文化环境学习的贡献[17]。在特定的教室环境下,教室和学生是知识的掌控者,知识的意义通过学习者、小组或整个班级的讨论、协调而变得共享,这个过程允许学生发表或交流观点,并从多个角度阐述意义[18]。简要地讲,一个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可以被定义为,学习者可以在一起工作学习,互相支持,使用许多不同种类的工具和信息资源,在指导的背景下实现目标和解决问题的一个活动场所。在一个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教室希望通过给学生提供真实的和有意义的活动来鼓励和支持学生学习,使得学习者自己能够确定目标和获取信息资源和工具[19]。

三、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设计

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当前最有影响的建构主义代表人物之一D.H.Jonassen博士特别强调学习环境的设计,并提出了一种用于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简称CLE)的最新模型。该建构主义学习环境设计模型强调,理想的学习环境包括目标、学生、情境、协作、会话、信息资源、意义建构等部分。在教学实践中,秉承构建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指导思想,在课堂上应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促使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用探索法和发现法建构知识。根据目前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和我们的教学经验和经历,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模式设计应包括如下六个方面。

1.确定主题和教学目标。

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教学设计中,应对整门课程及各教学单元进行教学目标分析,以确定当前所学知识的“主题”。在具体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应首先向学生展示单元学习目标,并针对目标提出问题(包括案例、项目等),这是整个CLE设计的中心。学习者的目标是尝试去回答问题,阐明和解决某一个事件,或执行完成项目;它包含一个学习者可达到的一个学习目标。与客观主义完全不同,建构学习环境首先是使用问题驱动学习,而不是像原来那样充当概念原理的例子。学习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不是把解决问题看成是学习的一个应用。任何问题的理解都需要经历之或对它构建了对该案例的脑图示。学习者缺少的是经验,而这又是解决问题所不可或缺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在为学习者提供相关经验上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描述相关案例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习者理解这个问题中隐含的论题。问题、案例、项目均代表了连续性的复杂问题,均采用主动、建构、真性学习。

2.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协作学习设计。

明确“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关键作用。一是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有多种机会在不同的情境下使用所学的知识,能根据自身行动的反馈信息形成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二是设计能引起争论的初始知识问题,所有协作学习者的经历均聚焦于一个问题的解决,必将推动整个知识的建构过程;三是把学生有目的地分成小组,使学习者群体可以相互交流、讨论、协商,共同建构问题的意义。

3.情境创设设计。

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以“问题情境”设计学习任务,可采用录像、多媒体教学课件、实验演示、校园网络、图像采集拼接、实物投影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情境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20]。在设计建构主义学习环境时还要考虑社会文化背景、客观环境、物质条件等方面对于当前学习所能提供的支持。情境创设可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学科内容有严谨结构的情况(如数学、物理、化学等课程),创造有丰富资源的学习环境应包含许多不同情境的应用实例和有关的信息资料,以便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主动发现、主动探索。另一种是学科内容不具有严谨结构的情况(如语文、外语、历史等文科内容),建构主义学习环境应能仿真实际情境,从而激发学习者参与交互式学习的积极性,在交互过程中完成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21]。

4.自主学习环境设计。

学习环境是学习者可以在其中进行自由探索和自主学习的场所。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利用各种工具和信息资源(如文字材料,书籍,音像资料,CAI与多媒体课件,以及Internet上的信息等)解决问题、任务或案例,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对于缺少预备知识的学习者,还要提供认知工具以补足学习者完成这些任务的能力。认知工具帮助学习者搜集解决问题所必需的重要信息,如信息搜集工具。查找信息的过程将会分散学习者解决问题的主要精力,故在学习环境中嵌入搜索工具,诸如复杂搜索引擎和智能代理,将有助于学习。常用的自主学习教学方法有“支架式教学法”、“抛锚式教学法”和“随机进入教学法”等[21]。如在抛锚式教学中,可根据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在相关的实际情境中去选定某个典型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抛锚”)。然后围绕该问题展开进一步学习:对给定问题进行假设,通过查询各种信息资料和逻辑推理对假设进行论证,根据论证的结果制定解决问题的行动计划,实施该计划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反馈,补充和完善原有认识。

5.信息资源设计。

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建构主义学习环境需要及时给学习者提供可选择的丰富信息。为了支持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和完成意义建构,在学习过程中要为学习者提供各种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类型的教学媒体和教学资料),信息库应与该学习环境实现连接,对于万维网这一巨大的资源库,建构学习环境应滤出有用的相关信息。教学信息资源的收集和选择,既要紧扣学习主题,又要考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更要体现它的适应性和先进性。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信息资源的收集和选择,一是精读分析和精选各专业教材,编写并制备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教案和多媒体课件。二是选择专业系统教学软件。三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利用校园网、因特网、远程教学网及各专业网络,获得大量的学科信息资源。四是在实践中收集和积累教学信息资源。

6.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包括小组对个人的评价和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两方面。评价内容包括: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过程中作出的贡献,是否达到意义建构的要求,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自主学习能力包括:确定为完成与给定问题有关的学习任务所需要的知识点的能力;获取有关信息和资料的能力;利用、评价有关信息与资料的能力。教师可通过仔细观察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的言行,基本操作方法,观察能力,仪器设备的使用能力,对每一个学生的主动发现、主动探索、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在进行问题的集体讨论、小组实验及计算机网络等交互式学习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学生在群体中的交流方法、思维过程、表述能力、协作精神、动手能力等,根据学生在协作学习过程中作出的贡献作出准确评价。

[1]薛景梅,葛永红.论我国高等教育的新型教学模式构建[J].职业时空,2007,16:61-62.

[2]Tynj l,P.Perspectives into learning at the workplace[J].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2008,3(2):130-154.

[3]Lea,S.J.,Stephenson,D.&Troy,J.Higher ducation students’attitudestowardstudent-centredlearning:Beyond‘educationalbulimia’?[J].Studiesin.igherEducation,2003,28:321-334.

[4]Lambert,N.M.& B.J.McCombs.Introduction:Learner-Centered Schools and Classrooms as a Direction for School Reform[M].In Lambert,N.M. and McCombs,B.L.(Eds.),How Students Learn:Reforming Schools Through Learner-Centered Education.Washington,D.C.,:American Psychological.Association,1998,1-22.

[5]Toh,K.A.,B.T.Ho,C.M.K.Chew & J.P.Riley.2003.Teaching,Teacher Knowledge and Constructivism [J].Educational Research for Policy and Practice 2003,2:195-204.

[6]Loyens,S.M.M.,R.M.J.P.Rikers&H.G.Schmidt.Students’Conceptions of Distinct Constructivist Assumptions[J].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of Education,2007,13:179-199.

[7]Birenbaum,M.New insights into learning and teaching and their implications for assessment [M].In M. Segers,F.Dochy&E.Cascallar (Eds.),Optimising new modes of assessment:In search forqualitiesand standards.Dordrecht,the Netherlands: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2003,13-36.

[8]Jonassen,D.Designing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s[M].In C.M Reigeluth(Ed.),Instructional theories and models,2nd Ed.Mahwah,NJ:Lawrence,1998.

[9]Phillips,D.C.(Ed.).Constructivism in education.Opinions and second opinions on controversial issues[M].Chicago:The University Press of Chicago.2000.

[10]Windschitl,M.Framing constructivism in practice as the negotiation of dilemmas:An analysis of the conceptual,pedagogical,cultural,and political challenges facing teachers[J].Review of Educational Research,2002,72:131-175.

[11]von Glasersfeld,E.1991.Knowing without Metaphysics:Aspects of the Radical Constructivist Position [M].In Steier,F.(ed.),Research and Reflexivity.London:Sage.1991,12-29.

[12]Taylor,P.Constructivism:Value Added[M].In Fraser,B.and K.Tobin (Eds.),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Science Education,Dordrecht:Kluwer Academic.1998.

[13]Johnson,B.,&R.McClure.Validity and Reliability of a Shortened,Revised Version of the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 Survey (CLES)[J].Learning Environments Research,2004,7:65–80.

[14]Fraser,B.J.Classroom Learning Environments[M],In S.K.AbellandN.G.Lederman (Eds.),HandbookofResearchonScienceEducation.Mahwah,NJ:LawrenceErlbaum.2007,103-124.

[15]Tenenbaum,G.,Naidu,S.,Jegede,O.,& Austin,J.Constructivist pedagogy in conventional on campus and distance learning practice:An exploratory investigation [J].Learning and Instruction,2001,11:87-111.

[16]Loyens,S.M.M.,&Gijbels,D.Understanding the effects of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s:Introducing a multi-directional approach[J].Instructional Science,2008,36:351-357.

[17]Loyens,S.M.M.,Rikers,R.M.J.P.& Schmidt,H.G.Students’ conceptions of distinct constructivist assumptions[J].European Journal of Psychology of Education,2007,12,179–199.

[18]Hand,B.,D.F.Treagust&K.Vance.Student Perceptions of the Social Constructivist Classroom[J].Science Education,1997,81:561-575.

[19]Wilson,B.G.Introduction: What is a 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M].In Wilson,B.G.(Ed.),Constructivist Learning Environments:Case Studies in Instructional Design,Englewood Cliffs,NJ:EducationalTechnology Publications.1996,3-8.

[20]李雪兰,文继舫.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病理学教学设计[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4,6(3):236-240.

[21]张艳,柏庆华,庄俊红.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教学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2008,8:24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