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思玲

返璞归真,诵读为要
——浅谈初中学生文言文诵读经验的积累

吴思玲

(上海市嘉定区留云中学,上海 200000)

初中文言文教学应返璞归真,以诵读(大声朗读,读熟)为要,让学生积累诵读经验。初中学生文言文诵读经验的积累有利于激起兴趣,拉近距离;滋养语感,提升素养;理解内涵,传承文化。作者结合自己《岳阳楼记》的教学实例阐述了对培养初中学生文言文诵读经验积累方法的探索,即读准—读熟—读思—读品,逐层深入地进行文言文诵读经验的积累。

初中学生 文言文 诵读经验积累

初中文言文教学问题确实存在,功利性的教学目的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文言文的学习兴趣被扼杀。由于以应试为主,教师一人在唱“独角戏”,学生要做的就是记下教师讲的内容,课后花时间记忆,几乎成了不用思考的“木偶”,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严重的打击。

第二,文言文素养不能很好地养成。正如一名优秀的军事指挥家需要身经百战、一名出色的美食评论家需要遍尝美食一样,我们希望增强学生的文言文素养,需要让学生多吃一吃文言文这道“菜”,而不需要大谈特谈这道“菜”的原料来源、烧法,等等。教师过多的分析和理论灌输,结果只能使学生要幺营养不良,要幺只会纸上谈兵。

第三,文言文教学内容被人为地窄化了。文言文的学习应该有着丰富、深远的内容。它不只是理解词义、句义,也不只是积累实词、虚词,学习几个句式。它应该是语言的学习,是文学的欣赏,更是情感的陶冶和文化的熏陶。

基于以上认识,我认为,初中文言文教学应该返璞归真,以诵读(大声朗读,读熟)为要,让学生积累自己的诵读经验。也就是说,要调动学生的眼、口、耳、心等器官参与实践,让初中学生在课堂上多诵读,多积累诵读经验,从而使其成为专属于学生自己的经验。

让初中学生积累自己的诵读经验有利于文言文学习,其“利”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激起兴趣,拉近距离

兴趣,是指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距离,是指学生与古人的距离。文言文与初中学生是有距离的,现在的初中学生耳濡目染的是现代汉语。升入初中,学习内容陡然改变,要学习他们平时口语交际不常用的内容,是难以适应的(虽然古汉语与现代汉语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就形成了距离。因此,拉近与古人的距离是初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第一内在需求,我们要关心他们的需求,这也是《上海市语文课程标准(试用稿2010)》(以下简称《课标》)的要求。《课标》规定:“语文教学要关心学生的内在需求。”

如何拉近他们之间的距离?最好的方法莫过于先带领学生扫除生字词障碍,以带读指导,加以字词点拨,使学生明确读法,独立诵读课文,在诵读中不知不觉地拉近与古人的距离。以两位教师分别教学《陋室铭》的课堂效果为例。

教师甲:(1)介绍“铭”的文体特点;(2)串讲课文,请学生逐句翻译。在这一过程中插入讲解重点字词、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3)教师问题质疑;(4)分析课文。

教师乙:(1)导入;(2)学生自主诵读(10分钟);(3)教师范读、正音,再读;(4)教师问题质疑,再次诵读。

两堂课的课堂效果是这样的:前者整个课堂气氛沉闷,后者课堂气氛活跃,差距很大(尤其是问题质疑环节)。下课后学生离开教室的时候,我看到教师甲的学生有如释重负的感觉,步履沉重地离开教室;而教师乙的学生则是满脸笑容,甚至还在讨论这篇课文。

为何有如此差异?评课时教研员的一席话让我豁然开朗:教师甲注重以应试为主的功利性教学,而教师乙注重通过诵读激发学生兴趣。《陋室铭》全文仅仅81个字,通过诵读,学生不难发现:文章句式整齐,节奏感强;同时文章一韵到底,“名”、“灵”“馨”、“青”等都压“ing”韵,韵律优美。与其说这是一篇文言文,不如说这是一首抒情诗、一首流行歌曲。学生的兴趣很快被激发出来。带着这种兴趣,学生愿意参与其中,课堂效果大不一样。

其实,现行《九年义务教育课本语文(试用本)》教材编选者已充分考虑到现在初中学生和文言文的距离感。在教材文言文总量增加到40%的情况下,选文内容注重形象思维,贴近学生生活,选文篇幅都不长(尤其是六、七年级)。同时既删减了原来一些艰涩的文言文篇目,又对入选课文增加了注释。教材的这些特点再加上教师读法的指导,学生与文言的距离缩小了很多。

二、滋养语感,提升素养

《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注重学生的语言积累,让学生在动态的语言实践过程中,掌握语言运用的规范,感受、体验优秀作品的语言魅力。”这里说的“动态的语言实践”有很多方式,但可以肯定“诵读”这种通过学生口、眼、耳、心等器官共同参与的方式是一种很好的动态语言实践。

王尚文先生在《语感论》一书中说:“语言教学要达到创造语感的目的,首先必须创造学生言语实践的机会,教师不能越俎代庖……”言语实践的机会即:“将所感受的言语对象转化为语感的实践,主要是读。读从言,和看、阅不一样,必须发出声音……”①

初中学生通过多诵读,一篇又一篇,一遍又一遍,在诵读这种动态的语言实践积累中掌握语言运用的规范,感受、体验优秀作品的语言魅力,于是语感有了,语文素养也有了。古人在这方面的实践颇多,有丰富的经验,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等。

不仅古人注重这一方法,现当代许多语文教学大师也践行这一理念,如余映潮老师的《小石潭记》分别设计了(1)反复朗读(约15分钟)……正音再读……(2)课前读……朗读背诵(约13分钟)……精段品读、理解字词约(10分钟)……整体再读……(3)朗读课文,再朗读……分段朗读……这样三个教学简案②。余老师通过学生“反复诵读”,教师“正音再读”,还有“精段品读”等诵读环节的有序展开,让学生在诵读中对这篇文章的重点字词、特殊句式、人物形象等内容进行理解、掌握。教学时,余老师并不急功近利地传授知识,而是注重学生诵读。在诵读积累中,学生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句意的能力增强,语文素养得到提升。

让我们再来看看一海之隔的台湾文言文教学。据新浪网《联合晚报》报道:“台湾从2010年9月开始中学语文文言文比率上限由原来的50%增至65%。台湾中小学的国语课本中古典文章占据百分之八十,中学时代有必修的四书教育同时还开设有专门的诵读课程。”这样的结果就是“他们的初中学生进入古文语境非常容易,文言素养也很高”。这与台湾文言文教学注重学生文言诵读经验积累不无关系。

三、理解内涵,传承文化

《课标》规定:“课程内容适度强化文言诗文的学习,目的是促使学生加深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了解,充实文化底蕴,提升文化品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同时教育部于今年四月初印发了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当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怎样加强文化教育?怎样让初中学生喜欢这一文化并传承下去?身为语文教师,我想最好的方式就是利用手中的课本,让初中学生对选入课本的文言文多诵读,让学生在诵读的体验中理解、传承。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经典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诵读,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绝的长廊。”③

古人写文章讲究在遣词造句中文以载道,这种“道”隐藏在字里行间,不是教师简单的课文分析甚至于直白的灌输就能让涉世未深的初中学生理解,教师需要带领他们反复诵读,在诵读的积累中仔细体味才能理解其志,传承其道。

如《小石潭记》一文,怎样让初中学生从柳宗元身上看到、理解并传承古代圣贤在人生困顿之时“虽万受摒弃,不更乎其内”的高尚品性?

一位老师是这样处理的:(1)学生反复诵读课文(约15分钟)之后,教师范读。(2)学生交流翻译难点,教师予以点拨,再次诵读全文。(3)师生共同梳理文章思路。(4)教师提问:为什幺柳宗元在文章前面部分说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然而文章结尾处又不厌其烦地罗列同游者,且都是柳宗元最亲近的人,这不是自相矛盾吗?(5)学生再读文章景物描写的句子,读句子谈理解。

在诵读中学生很快就找到了文章中描写鱼“皆若空游无所依”、“影布石上,佁然不动”等语句。这里的景物是幽寂的,再加上作者当时身处逆境,贬居生活,难免内心极为孤寂悲凉,作者似乎不能自拔,沉浸其中,于是乎“寂寥无人”。但学生在诵读中又发现 “潭中鱼可百许头”、“倏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作者即使身处逆境仍不忘发现生活中的美,不改其本性:热爱生活,关心现实。于是作者感到“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回到现实来,写下了同游者。这既是对朋友的尊重,更是其“不更乎其内”的最好体现。初中学生之所以对柳宗元身上古代圣贤高尚品性的理解能够水到渠成,与这位老师在教学前抓住几个环节的诵读是分不开的。

在此,我结合自己《岳阳楼记》的教学设计,谈一谈这方面的探索。

《岳阳楼记》教学设计:(以下为教学简案)

教学目标:略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1.导入课文。(范仲淹少时勤学小故事一则导入)

2.结合注释讲解作者及简介岳阳楼。

3.学生自读: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读懂文句,初步理解全文大意。教师提示重点词语与句子(出示“教学目的”),要求学生自读时注意并圈划自己的难点。

4.指名学生朗读,教师正音。

5.学生听读并思考:童老师在诵读的处理上哪些地方对你有启示?(播放着名朗诵家童自容先生诵读《岳阳楼记》的录音)

6.交流启示之后学生找出最喜欢的段落或者句子设计自己的诵读,展示个性。

7.落实重点字、词、句子翻译,不串讲。

8.布置作业: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1.伴着《赤壁怀古》的音乐,学生齐读课文。

2.学生质疑、自行提出问题并交流。

3.教师予以问题跟进。

4.学生讨论,交流答案。在问题的讨论中理清文章思路结构、写作特色。

5.再次诵读课文关键处,理解文章深邃思想。

6.全文总结。

7.布置作业:背诵课文。

从以上教学简案看,教学目的和要求是逻辑推进的四个层次。

一是读准。

第一课时我通过“借助工具书和课本注释自读”、“指名朗读”、“教师正音”环节,让学生参与文本之中,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诵读能力,而且体现了《课标》中“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理解其基本内容”这一要求。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将文章“读准”,读准字音、字形等。

在字音、字形读准的基础上,我利用“听读”、“交流”、“自我展示诵读”环节,学生热情高涨(尤其是学生“听读”之后的“自我展示诵读”环节)。实际课堂中学生在这一环节由刚开始的个人展示到后来提议两人比赛再到后面的小组轮赛及男女生PK,教室书声琅琅,学生笑容满面。文本读准的内容则有单纯的字音、字形到节奏、轻重音、语气等多方面。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学生慢慢发现:原来这篇看上去很长的文章,慢慢读下来,文字本身就有韵味,不知不觉地在诵读中拉近了与范仲淹的距离。

二是读熟。

接下来我在“落实重点字、词、句子翻译”这一环节中尽量不死抠字句,只求文意疏通。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学生“读准”后保留对文章的好感,促其继续诵读文章,将文章“读熟”,文章只有“读熟”了才会有所获,这也是《课标》的要求,(《课标》规定“文言诗文阅读要综合评价学生诵读……读通,读顺文言文的能力”。)接着我布置了“熟读课文”这一课外作业,学生在进一步诵读的基础上慢慢理解重点字、词、句。这样既积累了字词,又提升了学生的文言素养。

三是读思。

通过第一课时的“读准”、“读熟”,学生对文章已经有了自己初步的看法,于是第二课时我趁热打铁,以音乐带领诵读,开始“读思”阶段。诵读后,学生就文章思路结构、写作特点等内容自由思考并提出问题,由师生共同解决。这一过程中,教师问题跟进,相机引导,师生一起理清文章思路、写作目的等。学生获得了由最初与文章有距离到对文章能进行思考、提出问题的进步。如有的学生对这篇课文提出了这样三个问题:(1)文章以记叙为主,还是以抒情议论为主,课文标题是“岳阳楼记”,这是什幺体裁?(2)文章为什幺要详写洞庭湖的风光?这是文章的中心内容吗?(3)既然“古仁人”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人物,实际也许并不存在。那作者为什幺要议论这种实际上并不存在的人物呢?这些有质量的问题的提出本身是不是间接说明了学生语文素养有所提高呢?

四是读品。

“读思”环节之后,我继续让学生诵读。抓住关键处,进行“读品”,进一步积累诵读经验。教学中我让学生紧紧抓住文中两处“异”进行读品。

抓住第一处“然则……得无异乎”进行读品,学生就会茅塞顿开作者为什幺将浩瀚无际、风光万千的洞庭湖胜景只用寥寥几句话就带过去了,还说“前人之述备矣”,把自己的文路堵死。原来作者是要为自己寻找与众不同的思路将文章进行下去。文章到底“异”在何处?促使学生诵读三、四段,在诵读中不难发现,文章三、四段两段除了语言生动形象、优美工整外,并无“异”常处。

抓住第二处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进行读品,学生在探寻答案的诵读过程中明白“异”在何处:高尚的人们有不同于平常人所有的两种心态。写这两者是为了反衬文章的中心题旨,指出仁人义士异于常人的表现就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既是对“以己悲,以物喜”者的劝勉,更是抒发自己伟大抱负的前奏。紧接着,千古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自然而然地镌刻于天地之间了。在这样的铺垫下,初中学生对范仲淹那种旷世情怀的理解豁然开朗。

上述教学中我采取“读准”、“读熟”、“读思”、“读品”逐层推进的手法,让学生诵读经验一层一层地深入、积累。虽然教学对象是有着沉重学业压力的九年级学生,但通过这样的教学环节,他们不仅发自内心地喜欢这篇课文,积累了重点字、词、句,更主要的是能将文章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样深邃的、凝聚着我国劳动人民传统美德与人生哲理的名言佳句深刻理解,有了理解就会有传承。

对于曾经哺育出既具有丰富文化修养,又具有传统美德的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经典文学,如何通过初中学生文言文诵读经验的积累,让这棵大树开出新的奇葩,在继承中发展,在传统中融入现代意识,还需要语文教师不断探索。

子曰:“不观于高崖,何以知颠坠之患?不临于深渊,何以知没溺之患?不观于海上,何以知风波之急?”文言文教学不是训诂之学,而是川流不息的生命。只有多诵读,在诵读中积累经验,初中学生才能感悟到川流不息的生命的涌动。即使这种积累不能短期内促成质的飞跃,但总有一天会让学生有所感悟。有了这样的学习经验,可能会使他们离开教师、离开校园时,更好地继续保有那一份“文言学习能力”,这是不是也是一种文言学习的成功呢?

注释:

①王尚文,着.《语感论》修订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7:453-456.

②余映潮,着.致语文教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5:196.

③姚亮着.引用古诗名句提高作文品位——谈谈高考作文备考方法.文教资料.文教资料杂志编辑部,2007(01).

[1]王尚文,着.《语感论》修订本.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7.

[2]郑桂华,王荣生,着.语文教育研究大系.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3.

[3]黄玉峰,着.“人”是怎幺不见的:杏坛真言之二.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第1版,2010,9.

[4]于漪,着.语文教学谈艺录.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