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蕾

(宿州市第十一中学,安徽 宿州 234000)

开拓校园文化建设主渠道,引发学生非正式群体正能量

姚蕾

(宿州市第十一中学,安徽 宿州 234000)

在各级各类学校中,与班集体等正式群体并存的还有各类学生非正式群体。这些群体是基于一定的喜好、需要等心理相容和一致而自发形成的,具有不同于正式群体的特征,同时,具有一定的存在合理性。但我们往往只看到或夸大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消极作用,而漠视或忽视它存在的合理性及其积极意义,导致教育和管理上产生偏差。要创造积极、开放、包容、有序的校园文化环境,激发和发挥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正能量。

校园文化建设 学生非正式群体 特征 教育管理

青少年学生的需要是多层次、多方面的,而学校中的班集体、学生会、社团等学生正式群体往往很难满足他们日渐丰富、复杂的需要,因此,各类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就有了合理性。所谓“非正式群体”,是指自发形成的,没有正式明文规定的无形群体。其成员间的关系带有明显的情绪情感色彩,以个人的喜爱、兴趣、需要等心理的相容和一致为基础,自然而然结成的群体,就是我们经常说的“小圈子”、“小集体”、“小团体”等。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只重视正式群体的存在和发展,而对学生非正式群体则缺乏科学、全面的认识,忽视和否定其存在的价值和作用,导致教育和管理上的失误和偏差。因此,必须重视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加强对它们的教育和管理。

一、学生非正式群体的特征

学生非正式群体和正式群体一样,都属于群体的一种类型,因此具有群体的一般特征。但由于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结构、功能等都具有自己的特点,因而具有与正式群体不一样的独特性。

1.学生非正式群体规模小、人数少。

学生非正式群体往往是自发的、通过其成员间的相互交流而形成,所以这些非正式群体不可能具有很大的规模和过多的人数。如果成员较多,则很难进行他们所期望的情感交流和人际交往,这种群体也就缺乏持久性和稳定性。

2.学生非正式群体具有无形性和隐性的规范。

学生非正式群体虽没有正式群体所具有的各种管理规定(如条例、守则等),但这并不等于它没有规范,只是这种规范是无形的、隐性的,是从各自群体利益、需要、情趣和爱好出发而约定俗成的,它对群体的每个成员都具有指导和调节作用。而且,群体成员对这些规范有着很强的认同感。

3.学生非正式群体具有很强的心理凝聚力。

一般来说,学生正式群体正常开展活动主要依靠外部因素,如各种明确的规范、条约、权利义务等;而维系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主要是内部因素,如成员之间一致的情感利益、相同的爱好特征等。不过,有时这种因素还突出地表现在这些群体的集体自卫性和排他性上。

4.学生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领袖人物)的权威性。

学生非正式群体像正式群体一样有自己的核心人物,但这种核心人物不具有正式群体中核心人物那样的“官方”背景,也不是由群体成员推举产生的,而是凭借其本身固有的内在影响力如知识、经历、特长、能力、品德、体力等成为其群体的核心。因此,由于核心人物具有这种无形的吸引力,群体的其他学生就多以他为中心而无条件地自愿接受他的指挥和安排。

5.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群体极化和去个性化现象。

所谓群体极化,是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而所谓的去个性化是指,个人在群体压力和意识的影响下,一定程度上丧失个人身份和责任感,从而产生一些个人单独活动时不会出现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群体成员担心决策过于小心而被其他成员轻视,而倾向于鼓励或赞同群体中比较有冒险性的见解。同时,在这种情况下,群体成员认为个人应承担的责任会相应减少,从而消除对不良后果的恐惧心理。

二、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合理性

1.学生非正式群体能使其成员获得在正式群体中无法得到的心理和精神上的满足。

一般来说,学生正式群体是为了满足全体需要而组织活动的,而这些活动必然无法满足和照顾到每一个成员的需要,为了弥补正式群体这一不足,学生非正式群体自然形成。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如果引导得当,非正式群体就能具有满足其成员需要的功能,具体体现在:(1)满足了成员精神生活的需求。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思想、志趣、情感及在这种观念指导下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而且希望得到他人的共鸣,以获得同情、理解和支持。但在正式群体中则往往缺乏恰当的渠道和方式让学生宣泄心理不满,消除心理紧张。(2)通过学生非正式群体可以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有效地安排其闲暇时间,从而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保护其旺盛的经历,提高其适应能力。

2.学生非正式群体可以增强成员的群体意识,有助于正式群体的形成和巩固。

学生非正式群体的行为规范一般是其成员之间约定俗成的,是无形的,各成员必须自觉地遵守这一规范,否则就必然被群体驱逐或抛弃。同时,这种规范的行为把群体的信息和群体价值观传递给群体的每一个成员,并使之意识到自己作为群体的一员就必须以群体的利益为主。从这一点来说,学生非正式群体有利于正式群体的巩固和发展。

3.学生非正式群体可以为学生个体提供及时而彻底的物质和精神援助。

从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和特征可以看出,其成员之间的交往是密切而彼此信息互通的,所以当任何一个成员遇到困难和挫折时,群体的其他成员能在第一时间得知并从物质和精神上给予援助,在时效性上往往优于正式群体。另外,学生非正式群体的这种援助是无条件的、非借贷性的、全面的,所以从援助的广度和深度上来说,正式群体是无法做到的。

4.学生非正式群体有利于成员之间相互学习、相互提高,从而能促使成员个性得到和谐发展。

在学生非正式群体中,成员彼此间的交往是频繁的,了解是透彻的,他们相互之间既可以看到群体内其他成员的能力、知识水平和品德个性,又可以从中了解到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和反映,既能对其他成员有更全面、正确的认识,又能更清楚地认识自己,有利于群体成员之间相互取长补短,不断地进行自我完善和提高。另外,非正式群体不受正式群体的约束,其成员之间的交往和行为主要依靠情感道义和共同喜好维持和制约,所以他们之间不仅可以无拘无束地发表自己的思想、言论和观点,而且可以自由行动,有利于成员个性和谐地发展。

三、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管理

因为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和活动对成员个体和群体具有两面性,所以我们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注意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加强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引导,使之走上健康正确的轨道。

1.消除误解和偏见,正确认识学生非正式群体存在的客观性和合理性。

学生非正式群体是同正式群体并存的,因此,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两点:(1)不能只看到正式群体的存在和发展,而忽视或无视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和发展。②要像对正式群体那样,细心观察,深入调查,认真分析各类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形成、活动、特征及其利弊,为发挥其正能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2.要区分各类学生非正式群体的不同性质,实行目标改造,使之纳入班级和学校管理的正式轨道

学生非正式群体多种多样,性质各异,且鱼龙混杂,这也正是很多老师所担心的。但只要认真调查、区别对待,就能很好地为我所用,发挥其正能量。如对积极型的非正式群体要给予支持和保护,以促进其发展;对于中间型的,要积极引导,使之向积极型和正向目标目标转化;对于消极型的,要密切注视,及时防范和提醒,争取用恰当的方式改造其目标;对于极少数破坏型的非正式群体,要依据相关规定,对关键人物应予以惩处,对其他人员应本着教育从严、处理从宽的原则,助其改正。

3.开展形式多样、种类齐全的校园文化活动,尽量充分发挥全体学生的特长和才干,尽量满足每个学生的多层次的需要。

青少年学生的各种需要,一旦在正式群体中无法满足时,就会动用其非正式群体这一辅助渠道。当然,正式群体不能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所以我们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最大限度地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要,尽量让每一个学生的聪明才智都能在正式群体的舞台上得以发挥和展示,使正式群体扬长避短,增强其凝聚力和向心力。

4.充分发挥非正式群体核心人物(或领袖人物)的作用,重点引导,以点带面。

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核心人物有特殊的威信,他们说话灵、能力强、影响大,他们的举止言行往往决定着整个群体的变化。所以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应创设一个有利于调动这些核心人物优点和长处的环境。一旦这些核心人物发生积极转变,就可以达到“教好一个人,带好一帮人”的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需注意的是,对这些核心人物的教育切忌简单粗暴、强施压力,否则会招致这类群体所有成员的强烈不满,甚至反抗对立。

5.向外延伸,建立立体的育人网络,优化德育环境。

青少年学生的教育是一项全面系统的工程,如果仅靠校园文化建设单方面地推动,往往事倍功半,甚至毫无效果。所以,社会各方面应相互协调,大力合作,对学生非正式群体的教育和管理也是如此。因为非正式群体的活动并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家庭,而是触及社会的很多方面。因此,我们要努力争取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利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创造优良的教育管理条件和环境。如组织学生参观、访问、比赛、演出等社会实践活动,一方面可以发挥群体成员的一技之长,另一方面可以让其在社会实践中接受社会的教育和监督,强化优良行为,提高自身素质,从根本上消除非正式群体潜在的不良影响,使之向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综上,学生非正式群体并非成员简单地组合,其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超过个体能力和影响的总和。所以,我们应正视各类学生非正式群体的存在,全面看待和分析其影响,以科学、恰当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引导和教育,使学生非正式群体既能促进成员个体的发展,又能满足学校、家庭和整个社会和谐进步的需要。

[1]万成.浅论中学生非正式群体变化的新趋势及其引导[J].景德镇高专学报,1998(1).

[2]周永平,袁婷.学生“非正式群体”在建设和谐校园中的作用[J].教学与管理,2006(12).

[3]祁会昌.正确看待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J].学校管理,2011(4).

[4]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新编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