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庭松

(浙江农林大学集贤学院,浙江 临安 311300)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实践教学的探索与启示

彭庭松

(浙江农林大学集贤学院,浙江 临安 311300)

在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实践教学探索中,作者采取了鼓励自主学习、激发互动讨论、组织实地考察、指导文化调研等举措。实践教学改革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信心,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未来应朝着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开发自觉建构潜能和培养原典阅读习惯方面作更多努力。

中国传统文化 实践教学 教学举措 启示

“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在高校开设较为普遍。而且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这门课所受重视程度定会有增无减。但“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由于内容更多偏向精神层面,历史悠久而且博大精深,因此在教学中存在较大难度,教学效果不是很理想。

笔者在浙江农林大学教授该课程已达十年。经过不断观察和调研,发现课程引不起学生兴趣,效果不太好的一个普遍原因是,课程理论讲解过多,实践过程太少甚至没有。学以致用,古为今用,这“两用”原则想要贯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就成为题中之义。有鉴于此,笔者选择该校精英学院——集贤学院作为课程教改基地,专门就“中国传统文化”课程实践教学进行了三年的改革与探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现将主要举措、效果和一些思考论述如下,以抛砖引玉。

一、实践教学探索的主要举措

集贤学院是浙江农林大学旨在培养学术型拔尖创新人才的二级学院,它在全校录取的本科生中进行二次选拔,将“精英”学生选入。举全校之力,集中优势资源,进行小班化教学与培养。相对而言,这批学生求知欲强烈,基础扎实,自主学习意识和能力良好,总体素质较高。为因材施教,我制定了“精讲解、深讨论、勤动手、善总结”的教学原则,多措并举,举一反三,保证实践教学落到实处、感在身边、走进心灵。

为使实践教学丰富有层次,笔者构建了一个立体式网络框架,即通过课堂自主学习、网络互动讨论、实地参观考察、社会调查研究等多方面深化和拓展实践教学的内涵与外延。

1.鼓励自主学习,打造有深度的课堂。《高中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要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大学更要将此方式继承和深化。为改变习惯性的“满堂灌”教法,笔者在总体课时分配设计时,就规定除外出考察的时间外,每次课都要留出四分之一的自主学习时间,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辩论诘难、师生互动等,促使老师围绕实践设计思路与实施教学。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为使课堂自主学习有深度、有效果,笔者在开学初就将整个教学计划表公诸网上,并将自主学习需要所做哪些准备,完成时间段等予以特别说明,并督促学生按时保质完成。如在讲到“中国传统哲学”时,笔者布置学生用一个月的时间阅读 《论语》、《老子》和 《金刚经》,并根据思考题写下读书心得。如此在课堂讨论“儒释道会通与士大夫人格”时,大家便成竹在胸,观点的碰撞和论述的自信表现得分外突出。

预习环节做好,课堂讨论的形式力求多样。由于是活动教室,讨论课时,以五人一小组,将桌椅合并,面对面展开。要求人人发言,发言记录也纳入期末考核。五人轮流做讨论总结人,分别代表本小组到班上发言。有时也让学生先上讲台,讲述相关内容,然后下面同学不断补充完善,并对其所讲内容提出质疑和修正。老师作为讨论的平等参与者,也以开放的心态与学生交流,教学相长,通过自主实践打造共同课堂,在问题意识的导引下,课堂不经意间就走向了新的高度和深度。

2.激发互动讨论,建立有思想的网络。网络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资源,善加利用,便可成为实体课堂的延伸。这不但可解决课时紧张的问题,而且将实体课堂延伸到课外,等于开辟了新的教学阵地,引领课程走向“又一村”的新境界。

笔者首先借助学校相关平台,开辟了网络课堂。实行无纸化作业,即将所有作业都上网,学生在网上完成。所有作业做完之后都是公开的,笔者要求学生都阅读别人的作业,并点评其中的五位。其次,笔者布置作业时,注重互动性强的实践类题目,要求学生共同参与讨论或辩论,思想碰撞的结果使得人人眼界大开,增益其所不能。笔者专设“假如我是老师,我将如何教人学传统”话题,引导学生换位思考,一方面收集教学反馈信息,另一方面锻炼学生的教学实践设计能力。再次,笔者要求学生将调研报告、相片、视频等上传于网络,学生不仅相互交流,还学到了很多传统现代呈现的技术。

除网络课堂外,笔者还专门建有教学讨论QQ群,随时为学生解惑,师生共同就相关话题进行讨论。

3.组织实地考察,步入有感觉的现场。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西安博物院时强调,要发挥博物馆的作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博物是历史的沉淀,是沟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桥梁。每年课程期中,笔者都会组织一次到博物馆或主题公园的考察活动,让传统的无声化作有感觉的心灵震撼。“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1],只有见多,才能识广。三年来笔者领着学生,分别到浙江省博物馆、杭州宋城、运河博物馆进行现场参观,将书本与实物对证,积累感受,加深印象。

现场考察是一个系列过程。事前要制订好考察计划,要求学生在掌握课堂内容后,通过网络搜集考察地的相关资料,了解参观须知,体认传统美德与社会公德。参观中有秩序听从讲解员讲解,做好录音或笔记;自由考察阶段,留下文字和影像资料,随时记录参观感想;参观完成后,组织座谈讨论,进而写下不流于虚的文化随笔。

4.动员文化调研,撰写有体验的报告。传统是过去的今天,今天是传统的延续,传统流淌在血液中,在现实生活中处处浮现它的身影。因此,从身边体验传统文化,是最直观和最能让人信服的。笔者每年布置的作业就是围绕“家乡的传统文化”主题,在开展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写成翔实的文章。为避免学生过度引用网上资料,更是为鞭策他们下实功、真实践,我将家乡范围明确到村(或社区)一级。鼓励他们自己走访老人、父母,进行实地考察体验,到学期末完成作业。除文字资料外,还要求学生附上证明自己实践足迹的材料,如采访录音、亲手拍摄的照片和视频资料等。

除作业外,在学校开展的暑期实践中,笔者鼓励学生以传统文化调研为方向,也取得了较好效果。

二、实践教学改革的初步成效

经过几年的实践教学改革,和以往相比,至少在以下方面成效明显。

1.兴趣信心得到提振。以往的传统文化课堂,多半以老师“满堂灌”为主。尽管老师很用心备课,也激情投入,但往往会出现“台上万分激动,台下一动不动”的“独角戏”尴尬局面。老师理解得再精彩,表达得再完美,但由于传统文化内容本身的艰涩隔膜,以及学生的众口难调,学生的兴趣大打折扣,确乎很难取得理想效果。

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后,学生人人可以参与,由教师的单边主义发展为学生的多边主义,课堂秩序的变化让人兴味盎然。互动性激发了思想表达的欲望,年轻的活力随之展现。无论是在课堂研讨还是网络点评,学生表现都活跃有加,见仁见智,思想碰撞的火花耀眼开心。参观考察活动,学生更是踊跃,古代伟大的创造让他们震惊感叹之余,继而生出深究兴趣。历时大半个学期的家乡传统文化调研,让他们客串了民俗学者、记者、影片制作人、撰稿人等角色,由于成果都公开交流,他们都暗暗较劲,争取将自己的报告做得最好,当看到成果被老师和同学点赞时,成就感让他们兴高采烈。

通过实践,学生潜能得到开发。由兴趣到信心,他们都得到了验证和提振。学完课程之后,他们总体感觉意犹未尽,对传统文化课程印象深刻并自觉颇有收获。

2.学习能力得到提高。实践环节的植入,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潜能,让身体各个器官都参与到学习中,全面提高了学习能力。即以完成家乡传统文化调研报告为例,至少要求学生有知识整合能力、文献搜索能力、方案策划能力、社交合作能力、材料甄别能力、学术论述能力和技术制作能力等。

“书读十年,不如就手干一年”。老师只是大致布置了一个作业,规定了相关要求,至于如何做,就让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起初学生都有茫然畏惧情绪,觉得一入学就要独立完成一项浩大的工程似的。笔者建议并鼓励他们按照选定范围、团队研讨、制订方案、分步实施、汇总材料、取舍甄别、撰写成文、制作视图等步骤循序渐进,由战略到战术逐级推进,自然水到渠成。

学生在整个自主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每克服一个困难,每完成一项任务,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和由衷的喜悦。学习过程中所需要的核心能力如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理解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实践出真知,通过亲身实践,学生视野开阔了,理论思维上了一个层次,这为他们的学术研究素养的积累和提高奠定了扎实基础。

通过完成家乡传统文化调研作业,学生都认为这才是真正了解了家乡,对家乡的热爱自然更加深切;通过采访和实地探索,他们普遍感到真正体会到什幺是探究式学习;为了表现作业的完美,很多学生学会了视频的制作与呈现,这更让他们体会到了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结合的神奇。

三、关于实践教学探索的几点启示

三年的实践教学改革,对于笔者来说是一场自我革命。教师的角色真正更多地从“主演”向“导演”演变。从学生的反馈评价来看,这样的改革较之以前传统的教法,显然更受欢迎,学生的获得感很真切。加强传统文化的实践教学势在必行,笔者认为应从以下方面扎实入手:

1.构建凸显实践的课程体系。古人云:“讲之功有限,习之功无已。”[2]实践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还是一种融于课程教学全过程的理念。要落实实践教学的理念,就必须先做好基于实践的顶层设计。

首先,教师的课程观一定要转变。社会需求和应用为先已经成为社会的潮流,不能迷恋过去静态的、知识积累性的教法,否则与社会和应用脱节,迟早会面临时代淘汰的危险。有关部门要加强对实践型教师的培养,注重将传统与现实结合成功的案例引入培训内容。

其次,课程内容相关的教材设计要突出启发性、操作性、互动性和原典性。教材未必要求全,但编排一定要突出引导作用,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思结合,知行互动,达到“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的目的。在编排结构上,其实可以借鉴高中相关课本的模式,先提出问题,接着鼓励学生自行思考,老师讲解过程以解疑为主,启发学生在有所悟的基础上自行总结。

再次,在教学目标上,应对实践活动有硬性要求。比如规定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参观实践的形式和次数等。可借鉴理工科的思维,就地取材,建立若干传统文化教学实践基地。

2.开发基于自觉建构的潜能。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不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更是信息的积极加工者。因此传统文化教学首先要相信学生,虽然基础知识或许稍显薄弱,但一旦学习的潜能得以开发,自主学习能力就自然提高。主动性发挥后,学生就可能建构起自己经过实践和思考得来的知识系统。虽然这个系统不同于老师所给予的那样完整,但这是自主学习的结果,属于实践出真知的生动案例。正如朱熹所言:“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3]这种经自我努力寻得的体系,不啻于是对知识的唤醒与发明,代表的正是学习革命的未来方向。

比如,笔者带领学生参观运河博物馆后,有同学对运河文化顿时油然而生极浓厚的兴趣。他通过查阅资料和实地走访余杭段运河,采访运河人家风情,写出了一份近3万字的体系完整的报告。笔者鼓励他将自己的成果向同学传授,专门抽出两节课让他以“河:从历史深处运来的故事”为主题,详细讲述了运河发生的故事和得到的启示。他的故事不是历史教科书的事例,而是从余杭一户运河人家几百年的变迁史来沟通古今,让运河的故事在百姓中国的语境下获得别样的生机。不只是故事,他还满怀自豪地讲述他调查的经过和方法,这都给其余同学深深震撼,激发了沉睡已久的热情与兴趣。这是自主学习成果的一次成功报告,在这之前笔者与这位同学都没有料到会有如此欣喜的成功。潜能一旦唤醒,再遥远的传统在自主建构中都会成为眼前的朋友,久别重逢,一见如故。

3.培养阅读原典着作的习惯。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传统,读者通过传统典籍、物质遗产、民间传承等媒介,都在阐释经由大脑思考加工过的传统。有鉴于此,笔者非常赞成鼓励学生阅读原典,从而悟出自己心中的传统。叶圣陶指出:“什幺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阅读原典不只是片段行为,它应当成为一种习惯,这理应成为教学本身的一项重要内容。培养学生借助工具书阅读文言的习惯,培养学生阅读中养成攻坚克难的习惯,要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一旦习惯养成,就好像抓住了学习方法的总开关,事半而功倍。

阅读原典,锻炼了学生的语感,让他们与历史有了体贴和亲切感。有了完整的阅读,他们便少了断章取义,思维在阅读过程中更加缜密和全面。正是在阅读原典的基础上,他们对以往的一些论断产生了疑问,从而激发解决问题的动力。正如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所言:“盖无论何人之言,决不肯漫然置信,必求其所以然之故。”这种不迷信权威,以求是精神探索真理的态度,比获取知识本身更值得嘉许,而这正是以对原典的深入阅读作为基础的。

鲁迅先生说:“专读书也有弊病,所以必须和现实社会接触,使所读的书活起来。”“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要在现代社会延续活力,发挥影响,就必须加强实践教学,通过自主学习,直接与社会声气相通。“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笔者愿与同道一起,在实践教学改革领域继续探索,为复兴传统文化尽心、尽力、尽责,期待中国传统文化课程能通过实践这座桥梁,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变化面前尽快转型。

[1][梁]刘勰着.龙必锟译注.文心雕龙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591.

[2]张冠湘等.古诗文名句录[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3:306.

[3]孙培青等.教育名言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4:119.

基金来源:浙江农林大学集贤学院教改项目:“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实践性教学探索,编号:JX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