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妍

摘    要: 中外美术史是美术类和艺术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本文从比较教学法角度探析美术史教学,分析几种教学方法在美术史教学中的应用及注意问题,以达到提高学生审美能力、拓宽学生艺术视野、增强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关键词: 中外美术史    比较教学    应用效果

中外美术史是美术类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该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艺术类学生了解中外美术历史及变化趋势,了解各画派的艺术风格,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和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和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鉴赏和分析能力。中外美术史学习有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强化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训练,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拓展文化领域。如果高校美术教育中只是单纯强调艺术形式,忽略美术史的作用,则会降低人的审美情趣,影响艺术创作质量。所以在美术史学习过程中,如何运用教材和图片资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但要真正解决这些问题和达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必须在教学思路和教学方法方面进行研究与探索。

一、中外美术史课程教学现状及传统教学方法分析

1.中外美术史课程的教学现状

中外美术史课程是美术院校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目的是帮助学生了解中外美术的发展、风格流派的特征,是能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的课程。目前,中外美术史讲课方式基本以讲授与多媒体教学手段相结合为主,在具体讲授过程中,基本按照历史事件的发展展开讲解。具体教学分配上大体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中国美术史和外国美术史分别是两门独立的课程,一种是将中国美术史和外国美术史整合,但是按中国和西方前后两个部分讲授。这两种方法都没有形成世界美术的大背景观念,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教师和学生的眼界。学生在了解和记忆中外美术史的知识时,只是对中国和西方这两条独立的美术历史发展状况较为清晰,没有对世界美术史形成统一的整体观念。没有将中国和外国美术联系在一起学习,缺乏横向贯通的学习。

2.传统教学方法分析

中外美术史教材的编写大多数按照历史年代的发展,基本是按“史前时期的美术”到“近现代的美术”时间流程展开的,在美术史教学过程中多半按照这个顺序进行。这种按照时间顺序的讲授方式可以称之为“纵向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具有连贯性的特点,以时间为主线,按照顺序讲授。优点是历史脉络清晰,具有很强的条理性,但是存在不足之处。比如,在每个历史时间段里的艺术流派和艺术风格、样式都独立存在,相互割裂,造成对艺术风格的讲解过于单一化,缺乏各个时代艺术风格之间的相互比较。学生评价和比较不同时代不同画家或艺术流派的艺术风格时,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缺乏自信,甚至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这样的学习结果违背美术史教学初衷,开设美术史课程不仅仅是让学生熟悉和了解中外美术发展现象,更多的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主动评价和理解美术现象的发生、发展,创造性地对艺术进行评价,通过对优秀的艺术遗产的鉴赏,提高自身的审美创造能力,为以后作品创作提供源泉。

二、比较教学方法在中外美术史教学中的应用

着名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任何事物的特点都是在相互比较中充分显示出来的。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应探索具有可比性的中外美术史知识,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在教学中谋求最佳教学模式和教学效果。在中外美术史具体教学过程中,通过具体内容的讲授,使学生了解美术作品内容的同时掌握与之相关的历史事实。

比较教学法在中外美术史教学中的应用具体可归纳为两种方法:一种是以同一时间段或同一并存现象比较的横向比较法,一种是对不同历史时期同一流派的发展进行比较。这两种比较方法目的是从中对比出某种艺术风格或民族在不同时期内的变化和发展。在具体教学中,不仅是对某一时期的不同国度、艺术流派等进行横向对比,或某种艺术风格在不同时期的变化进行讲授,要将两种方法综合运用,从空间和时间上展开综合性比较,拓宽学生视野。全面而深刻地研究中外美术史的差异,领略美术活动和艺术思维对后代艺术产生的直接性和间接性影响,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和理解世界美术的发展史。

1.横向性比较法在中外美术史教学中的应用

美术史教学的横向比较可以通过历史文化背景、美术流派和美术家创作过程的方式进行。在不同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下,人类文明发展在不同状态下向前运动着,美术发展受制于人类社会发展因素的产生和变化。不同地域和政治体制是影响艺术家的艺术思想、作品的内涵和表现方式具有差异性的因素。

在美术史发展长河中呈现出多姿多彩的艺术流派,在造型语言、造型技巧方面有着很大差别。将这些不同艺术流派进行比较,有利于在教学中加深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如中国封建社会末期出现的“四僧”,他们的创作风格和表现手法与当时的社会及其身世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同一时期西方因社会风气而流行借助宗教题材反映社会生活的作品。这些作品用不同的风格阐释着艺术家的生活态度和思想,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通过横向的比较,掌握中西艺术家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中外艺术流派在作品创作方式方面的比较对于教学中能正确理解艺术创作思想和表现方式是有很大帮助的。“林风眠先生在他1929年出版的《中国绘画新论》中就从美术史学方法上强调了相对于传统纵向的‘时间的观念,转向着眼于横向开拓的‘从空间的观念,从文化变化上研究中国美术发展的重要性,并且以自己卓越的创作成果显示了所追求的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和现代的时代理念”。

不仅可以横向比较艺术流派和时代的艺术风格,还可以通过艺术家的创作过程进行比较。例如,西方的凡·高和中国的徐渭,二者在历史上有许多不同,也有很多相似之处,两位画家都是极富个性的人物,虽然创作方式不同,但是在人格方面、艺术创新等方面有很多共通之处,将两位艺术家进行比较式讲解,对理解和掌握艺术创作与时代背景的关系有着切实的意义。

2.纵向性比较法在中外美术史教学中的应用

美术史的纵向比较可以将美术种类在不同时期进行比较。美术发展具有不平衡性,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有其特色的画种。这些种类的风格、表现手法、艺术语言和艺术形式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形成每个阶段相对明显的特征。如果把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美术作品放置在一起比较,那幺就会比较容易看出一类型美术作品的发展规律和艺术特征,便于我们深刻认识和理解这一艺术语言和种类。

将同一艺术流派在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比较分析,从艺术创作手法、艺术表现思想等方面可以看出艺术流派创作历程的发展变化。每一个时期和阶段的美术作品会真实地反映该阶段的艺术特征和创作的历史背景。不同时期同一风格的比较很容易看出其发展的线索和艺术表现的微妙变化,从而更准确地把握艺术流派的整体特色和艺术风格。这种方法可以应用在一位画家不同阶段的作品比较中,通过在不同历史时期背景下,艺术家的思想变化和对艺术的理解深浅在作品中的表现,使得学生通过专题研究的分析增强学习热情和兴趣,正确理解艺术家艺术作品和成长历程。

3.综合性比较法在中外美术史教学中的应用

当然,在中外美术史教学中不能单纯使用纵向比较法或者横向比较法。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在教学中进行综合比较。将不同时代、不同种类和风格的作品放置在一起,用横向、纵向的比较方法使得学生通过比较分析的方式,对美术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三、在中外美术史教学中比较教学法的优势及注意的问题

比较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感性的基础上理性分析,对艺术发生和发展做出合理的判断,这种判断和认知是建立在个体上的。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比较要客观、全面,不能带有个人的喜好和偏见,对现代社会艺术的多元化有正确的认知,避免主观判断。

四、结语

中外美术史教学中运用比较教学法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比较、发现和分析比较对象的相同和相异之处,思考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剖析和发掘形成此现象的原因,促进文化传承和创新。比较教学法运用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美术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科学认知方法,起到拓宽知识面和加深对知识理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倍雷.比较美术学本体论研究[J].大连大学学报,2007(5).

[2]张道森.中外美术对比发展史[M].沈阳:辽宁美术出版社,2005.

项目名称:比较教学方法在中外美术史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院教字201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