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翔 姚可欣

(中国矿业大学 外文学院,江苏 徐州221116)

1.引言

使用手机词典辅助外语学习在学生中已经非常普遍[1](24-32),因为手机在高中尤其课堂使用中被严格限制,查单词主要依赖纸质词典或离线电子词典,根据王俊对电子词典的分类和分析,手机词典在很多方面都与早期的离线电子词典存在差异,如软硬件区别、开放性区别、词库存放位置不同等[2](50-56)。因此,了解大学生如何使用手机词典,尤其是真实任务中学生使用的特点,并根据发现设计有利于大学生使用手机词典的策略,是十分必要的。

2.研究现状

在学习者使用词典解决英语学习问题的过程中,实际上存在三个主体:词典、学习者、学习任务。词典在网络化的社会中不断演变,从单一纸质版向纸质与电子版共存发展[3](13-16+60)。学习者与时俱进,在教师、同学、媒体的影响下,对字典的挑选和使用形成了一套新的行为模式[1][2]。学习任务随着教学理念的更迭,从读写翻译为主过渡到交际为中心[4](168-171),使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更趋多元化。这三个不断演进的主体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复杂的体系。因此,本研究欲探讨学习者的使用情况,充分考虑词典的选择和学习任务的选取。

首先,对词典的分析指出,不同的词典具有不同特点,如以认知词典学和构式语法为理论基础构建的词典更能满足学习者习得词汇搭配规范的目的[5](1-9),以收词量大和专业术语多为特色的词典更能解决专业翻译领域的难题,对积极词汇进行深度描述的词典可以更好地辅助学习者搭建更扎实的语言基础[6](113-118),甚至一些收录广泛的电子词典,加以巧妙使用,可以解决听说读写译各方面的问题[7](65-75)。但词典,尤其是手机词典发展迅速,使跨词典跨平台的检索在学生使用中更加普及,手机词典质量的提高和联网瓶颈的破除,造成以往的多个研究结论需要重新审视,如手机词典存在时态语态信息少、固定短语少、联网慢的弊端已经不复存在[8](57-62)[9](54-59),手机有道词典中解释多处出错的问题已经消失[3]。因此,新的研究应以在学生中最普遍的手机词典软件为研究目标。

其次,词典使用方面的研究一般采用问卷和访谈的调查手段,虽然这类方法可以收集大量数据,但弊端很明显。比如任务不同,学生使用词典的目的、时间紧迫程度都会显着影响学生的查阅行为,如在预习课文和完成阅读理解两项任务中,预习课文更容易引起深度使用词典行为,包括记录音标、汉语,甚至英语释义。在快速阅读中,学生可能只是查阅字典,不一定做任何标记。那幺学生对钱建成问卷中大量使用的“我在阅读一篇英语文章时”可能产生截然不同的理解,而给出不同的答案[10](136-141)。很有可能是电子词典(使用率60.6%)和英汉字典(使用率46.6%)将多个中文意思密集罗列,学生只要一眼看过去就能看完几个义项,故而选择前者。因此,仅采用问卷调查会在数据解读时造成困惑,只有借助访谈、观察、录像等方式才能真实地获取学生的查阅习惯。

鉴于以上分析,了解学生词典使用策略较好的方式是还原学生在真实任务中的使用过程。因此,本研究决定采用手机录屏方式,以最小的干扰方式,忠实纪录学生完成阅读和翻译任务的完整查阅过程,并通过小组访谈尽量还原学生查阅手机词典的决策过程。通过这样设计,希望能够回答这样几个问题:

(1)阅读理解任务中,学生面对手机平台提供的多部字典,会选看哪些内容?

(2)手机词典能在多大程度上解决学生词汇方面的障碍?

(3)手机词典策略培训是否有必要?如有,应涉及哪些方面?

3.实验设计

此次调查对象为报名参加的29名英语专业大一学生,调查安排在他们大一结课考试之后。其中男生5人,女生24人。

汇总资料后,有8位学生的录屏不完整,1位学生在翻译环节重新查阅了几乎所有阅读部分的单词,有数据不合规范的嫌疑,剔除之后,剩余20位学生的资料由笔者整理。

4.数据分析

4.1词典使用范围

阅读理解任务中,学生面对手机平台提供的多部字典,会选看哪些内容?为了准确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对数据进行了多次标注和统计。

结果显示,学生共查阅了27个单词或词组,查阅次数达到241次。过程中查阅单词使用到了简明词典121次、牛津词典31次、朗文词典16次和柯林斯词典8次,此外,手机词典特有的一种极简查询方式被大量使用,只输入部分或全部单词,就可以从单词备选列表中看到类似简明词典的汉语释义序列。这种查阅方式共出现39次,居然排名第二,高于查阅牛津词典的次数。最后,词组查询共51次,录屏显示,学生获得的均为中文对应翻译。

仅从次数上看,学生使用默认的简明词典比例最大,达到50%。说明学生要幺没有养成查阅双语词典的习惯,当能从简明词典方便快捷地获得所需要的信息或翻译时,就会终止该词的查阅,要幺是他们认为获取的信息已经足够,没有必要查看双语词典。学生访谈记录印证了这一结论,学生表示只有当简明词典提供的汉语释义出现较大差异时,才会点开双语词典,细致了解各个释义对应的使用情境。如ghetto一词简明词典的解释包含“犹太人聚集区,贫民窟”两个释义,“犹太人聚集区”以“族群”为分类标准,“贫民区”以“财产”为评价指标。这两种释义放在上下文中均可以解释得通。在这种情况下,有四位同学在查阅简明词典后进一步查阅了牛津或朗文词典。

4.2手机查词的效果

手机词典能在多大程度上解除学生词汇方面的障碍呢?对翻译文本进行分析后,结合各位学生的查阅录屏记录,发现对应27个单词或词组的241次查阅产生169处翻译(词组查询51次覆盖了63个目标词的翻译,另有9次为个别学生多次查阅一个单词),翻译正确的达到157处,错误仅12处。从数据看,手机词典在解决翻译文章尤其是词汇方面的有效性还是非常明显的。这似乎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学生自发形成的查阅方法,甚至很多不规范的查阅也可以有效解决文章翻译中的困难。对此,笔者深表怀疑,因此,笔者细致浏览了241次翻译对应词的查阅视频,发现所查词汇可以归为三类:完全陌生词、记忆模糊词、熟词僻义探索,错误的12处全部出现在第一类“完全陌生词”的翻译上。接下来,将通过分析正确和错误翻译的查阅过程,试图破解上述谜团。首先,这三类词汇的特点如下:

完全陌生词(如hobo)占比最大,这部分词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释义单一型(如slum),查阅之后学生几乎不用结合语境,就可以准确翻译和理解;另一类是释义多样型(如affluent),这类词的子释义多且存在细微差异,个别单词还富含学生比较陌生的文化背景,学生容易在理解和翻译中产生失误。

记忆模糊词(如negro)相对较少,但这些词的查阅过程中却出现了手机查词最具个性的查阅方式。如上文提到的极简检索方式,也就是在备选项中看到少量的汉语提示就停止查阅的方式,主要集中在这类单词上。

熟词僻义探索(如serve)表现为词汇较简单,但学生无法借助已知的释义(如用serve的“服务”之意翻译“serve the cultural function”)合理地解释和翻译一个词组。查阅这类词汇时使用双语词典的比例较高。因为学生已经不能凭借简单的汉语释义做出准确判断,需要通过例句或词组信息了解单词前后的搭配关系,比如“serve+人”为“服务某人”,“serve+餐饮”为“端上餐饮”,而“serve+功能”为“实现某某功能”……

在理清这三类查询词的区别后,再分析错误翻译。如上文所说,12处错误都集中于第一类上,更准确地说,就是在5个单词上(artifacts,hipster,mythical,ghetto,cowboy)。首先,比照查阅录像,笔者发现,其中10次查阅都是仅查看简明词典,2次只是输入了一半单词的极简查阅方式、仅有2次查阅牛津。这印证了上文分析,对于陌生的词汇,仅查阅简明词典获得汉语释义,不一定能实现正确理解。考虑到还有更大比例的学生只是查阅了简明词典,翻译却没有错误。结合访谈文本,我们了解到学生错误选择某个词义根本在于没有理解文章或没有对词义的使用语境进行预判,而是随便选择了一个汉语释义,意味着正确的翻译并不一定代表学生理解了这篇文章,比如,学生在翻译hipster时,简明词典提供了“世面灵通的人;赶时髦的人;颓废派成员”三个汉译,有多位学生承认就是从中随机选择了一个,而如果学生点开柯林斯或新牛津双语词典,就可以从中英文释义中得知hipster为“a person who follows the latest trends and fashions赶时髦的人”。因此,对于完全陌生词,学生需要阅读双语释义,甚至从例句中推断使用语境,并与原文相匹配,才能更准确地完成释义选择。

第二,缺乏查阅策略会影响手机查词效果。体现在查阅artifacts时,有三位学生采用了“史前古器物”的错误翻译。究其原因,竟然是学生在查阅时直接输入了复数的“artifacts”而没有去除词尾“s”。在这种情况下,手机词典只给出了两个汉译“史前古器物,人工产品”和一个柯林斯的解释“see artefact”。很明显,这三位学生很有可能懒于探究,就直接提取第一个汉语释义。同样的问题还出现在slums等词的查阅过程中,反映出学生缺乏“查阅时需提取词干”的认知观念。

第三,手机的词组查词能力出众。学生共进行了29次词组查询,虽然返回的结果都是汉译,但效果比较好,能够有效解决学生的困惑。比如查询“negro spiritual”,得到的汉译是“黑人灵歌”,正是文中之意。对比没有查询或只单独查询单词的翻译,则出现了“黑人灵魂”“黑人精神”等怪异的结果。说明手机词典借助庞大的语料库,能够根据前后搭配词主动约束词汇多义,给出比较符合常规的专业翻译。

4.3查询策略培训

对于查词策略培训,学生和教师的观点经常相反,很多学生认为这类培训没有必要,教师认为必须进行[10]。通过本项调查发现,学生自发形成的查询策略在应对翻译这样的任务时,很多是成功的。不可否认,这次实验暴露出学生的查询策略不是完全缺失,而是部分缺失,意味着全面的策略培训很有可能引起学生的反感,因此,只有提供有针对性的策略培训,才会更快达到提升效果。

5.结语

学生使用手机词典辅助完成学习任务将成为未来语言学习的常态,因此,跟踪学生在不同任务中实际使用词典的情况,将更有助于提出切合实际的使用建议。从本次研究可以发现,学生自发养成的一些查单词习惯,常以“节省时间”为主要目标,虽然可以满足部分查阅需求,但对挖掘熟词僻义和区别陌生词的多义区别等任务,则不能起到有效作用。教师应该将词典的查阅策略在课堂上借助典型案例示范给学生,让学生明白策略在翻译实践中可以发挥的重要作用。

本研究仅以翻译任务为研究对象,至于在预习课文、写作或其他综合任务中,学生如何与手机词典交互还缺乏相应的实证研究。要想对手机词典的设计提出确定性的编纂意见,需要这方面研究的支撑,笔者对于此课题进行研究,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各位同仁的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