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梅

摘   要: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共享精神,作为一种在当下引领潮流的价值观念,具体体现为共享知识与资源、共享成果与情感、共享经济。这对学生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应营造和谐共进的学生工作氛围,引领学生自主学习意识的培养,开展可持续发展的工作路径。

关键词: 学生工作   共享精神   工作路径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共享理念包含全民、全面、共建、渐进共享的意义。共享精神,自古以来就存在于大众视野之下,从古代的“民本”“大同”思想,到现代的“以人为本”“共同富裕”,处处体现着共享的思想。马克思经典理论处处体现了人人自由而全面发展才是共享发展的终极目标和价值所在。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大学从社会的边缘迈入社会的中心,已经不再是独立于社会的“象牙塔”[1](29-30)。随着大学生思想的变化,出现各种新问题,新思想的出现成为大学管理思想改变的催化剂。在适当时机有选择地引入共享精神,创建共享机制,能最大限度地处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从长远来看,共享精神是共享经济发展中不可缺少的方面,它是共享经济能够取得长足发展的基础,也是人们适应共享生活方式应具备的基本素养[2](175-176)。

一、共享精神在校园中最重要的体现形式

近几年,MOOCS已经成为共享知识与资源的代表作,优秀课堂、高质量的讲座进入在线学习平台,在新媒体占主导地位的今天,学习资源通过公众平台共享成为一种知识共享方式。对学生管理而言,思想要与时俱进,解决办法要保持快速更新。在面对行为失范、心理问题、学业困难等特殊学生群体时,共享情感成为解决问题的重要方式,在这期间,必要的情感共享、分享经历等移情、共情手段成为处理问题的重要手段。

(一)共享知识与资源。相对于社会服务、科学研究等衍生职能,教学是大学的最基本职能,辅导员具有专任教师和行政人员的双重身份,与学生之间的接触是日常工作的重点,育人作用凸显。学高为师一直是衡量教师是否优秀的至高准则,合格的辅导员应该具备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教育进步的内在要求,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及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打破了陈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同时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式[3]。现今社会正处于知识大爆炸阶段,知识不再仅限于课本知识,单纯的说教不利于思政工作的开展,这就要求思政工作与时俱进,不仅在课堂上共享知识,而且在课堂之外运用所学为学生解答心理、就业、社会热点上遇到的疑惑。通过新媒体平台推送知识经验,通过PBL等教学方式开拓课堂教学,共享知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发展。辅导员应该审时度势,就具体的工作共享相关资源,以利于相关工作的开展。另外,学业资源和情感阅历的共享能在一定程度上开阔学生的眼界。

(二)共享成果与情感。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学生因学业问题而产生心理危机是高校面临且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4](78-79)。对于学业来说,应该区别对待。对于学业成绩突出的学生,应发挥榜样作用,召开相关座谈会或主题报告会,向全体学生分享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和优秀的学习方法,树立典型,营造全员学习的风气。对于学业困难学生,应该进行移情教育,通过积极学习氛围的营造、心理的适当疏导及互助小组的建立,帮助此类群体树立信心。对于心理咨询的学生,心理访谈是主要方式,当访谈对象主动配合或者被动配合时,涉及某些问题时难免有心理防卫。心理治疗过程一般分为心理诊断阶段和帮助与改变阶段和结束阶段。良好的心理治疗效果需要施治者的支持与配合,其中共情与移情非常重要,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树立希望、恢复动力。诸如共享情感之类的例子,在学生工作实际中的运用比比皆是,根据不同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三)共享经济。共享经济也称合作消费或协同消费,实质是使用权的共享[5](4-15)。倡导大众创业的新时代,共享经济应运而生。大学生对于新生事物的超强接受能力,让共享经济在校园内得以快速发展。共享单车、共享汽车、滴滴打车之后,共享充电宝、共享篮球、共享雨伞等共享经济新形态不断涌现。在资源有限的今天,共享经济恰到好处地迎合了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大学生来说,降低了机会成本,生活压力变小,利用有限资源让生活更加充满活力。更重要的是,新经济形态的出现能激发创业热情,公平享有社会资源,相关行业进入门槛较低,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就业压力,在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今天,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

二、共享精神对思政工作的新要求

(一)营造学生工作和谐共享的新氛围。当下师生关系走向民主与平等,同时出现了疏离和冲突等不良症候[6](113-119)。师生应该亦师亦友,和谐是所有问题得到处理的决定因素之一。和谐的师生关系的构建强调地位和情感的平等。当今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个性的培养,学生工作思路的转变很有必要,传统的师道尊严和简单的说教在很多场合不适合学生工作,适当的惩戒是为了预防学生犯错,教师在平等的位置上与学生沟通交流,能恰到好处地处理学生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大学生大都追求个性,追求潮流与新生事物,但一些人容易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和他人情感的分享,人际关系较难处理,代沟成为情感难以分享的代名词。辅导员、班主任等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最密切,学生工作应该根据新生事物发展特点随机应变,在提倡共享精神的今天,营造情感与成果共享的新氛围,对自我意识较强的大学生加以引导,破除人际交往的桎梏,对学生的成才发展至关重要。

(二)思想引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当今学校教育变革的重点,几乎伴随终身学习潮流,教会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以应对学校外的教育、职业教育才是学校教育需要做的事情。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逐步发展学习策略,反思和调试学习过程,监测学习进展情况,自我评估,从而为自己的学习负责,教师只在启发和支持学生自主学习方面发挥重要作用[7](46-55)。在高校去行政化改革的今天,教学、科研一直处于也必须处于中心地位,所有行政机构都应以教学、学术研修为服务对象。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并不是要弱化教师的作用,相反,教师需要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和疑难解答者的角色积极转变为适应大学生自主学习的多重综合性角色[8](86-87)。学生工作的重要性在高校不言而喻,日常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融入先进的教育思想,结合时事发展,启迪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寻找自主学习的榜样力量,在群体内部推广,配合教学工作的开展,在思想上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做好准备。

(三)开创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工作路径。事物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是变化发展的。学生工作一旦固化思想,不与时俱进,对学生的发展就会不利。学生工作队伍一般都有年龄和学历的要求,这就对学生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持久的新生力量。对于社会的快速变化,新生事物的不断涌现,学生思想的转变,要求开创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工作路径。不同年级段的学生思想方式不一样,同一年级的不同专业的同学的发展特点是不一样的,因此,开创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工作路径是必要的。可持续发展的学生工作路径的开创首先要求学生工作人员思想加速更新,思想更新应该走在前列,以思想为指导,行动才能有方向,如今共享精神还是新生事物,学生工作队伍应该抓牢共享实体这个新生事物,与学生深度思想共享,促进学生发展。其次,要求学生工作人员分工协作,发挥团队能力加以总结。学生工作琐碎繁杂,有效分工协作,发掘亮点,升华总结,以总结出实时更新的学生工作,以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三、构建学生工作新路径的思考

(一)学生工作应紧密结合新时代热点。新思想引领新时代,新时代当有新作为,改革应该走在发展的前列,学生工作也不应该例外。历史证明,在时代发展中,对新生物、新思想等的抵制,故步自封、思想闭塞都会导致落后挨打。学生工作应该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热点问题,并根据大学生接受新生事物能力极强的特点,才能做好学生的思想引领工作。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知行互促,用新思想引领新实践,当代大学生应该结合时代的发展,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因地制宜,做时代的弄潮儿。思想教育应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用思想自觉引领行动自觉。这就要求学生工作紧密结合新时代发展的热点问题,深化学习教育,将思想教育贯穿于学生工作的方方面面,教会学生把握其中的立场、方法并结合实际产生积极有用的相关观点,争取教会学生言行一致、学有所用。

(二)理论和实践研究有利于工作路径的拓展。学生工作虽然烦冗琐碎,个人处理相关工作时精力容易分散,但是不等于学生工作没有头绪,团队协作是学生工作的特点。学生工作一般是在探索中前行或者对前人优秀的经验加以借鉴并升华,缺少不了及时的总结,以打造更多的优点、亮点。辅导员队伍是学生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在2019年10月1日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中,根据新代发展需要,将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划分为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等方面。在理论与实践研究这一块,本文认为在实践基础上总结工作经验,及时发现问题并将相关优秀经验与实践进行研究,形成理论成果,形成共享,以促进学生工作路径的拓展。事物总是有独特的个性,但是不难找到共性,借鉴当下流行的共享精神,传播与共享优秀学生工作路径,使优秀案例在其他地方得到运用,不失为进一步理论研究的动力。

(三)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思想应贯穿学生工作始终。实现以人为本是现代社会各类组织追寻的管理特征[9](16-25)。学生工作面向全体学生,目的是为学生成才成长提供帮助。随着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教育市场化的影响,学生的主体作用进一步凸显。传统以教师为主体已经不适合新时代教育的发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学生工作服务于教学,服务主体为全体学生,学生工作队伍由辅导员、班主任组成,做好学生日常管理、引领好学生思想要贯穿学生工作始终。在共享精神的大背景下,教育资源和共享机会尽可能均等发展,打破教育科层制,以人为本要求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充分肯定、教育机会尽量均等,立德树人要求学生工作团队以自身素质提高为基础、以身作则,所有学生工作的最终目的都是促进自身素质的发展。

(四)重视队伍建设是重中之重。思政辅导员对学生的教育引领作用毋庸置疑,目前队伍建设面临诸多挑战。如辅导员工作受重视程度低,职业发展方向不明确;工作定位不清,稳定性较差;工作繁忙,专业素养有待提高,等等。教育部于2006年和2017年分别颁布了24号令和43号令,从制度层面规范了辅导员队伍建设,各类学校对辅导员队伍建设职业发展制定了一些倾斜政策。辅导员的工作就是培养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在学校层面进一步落实学生工作切实可行的政策仍任重道远。

(五)制度建设是学生工作与时俱进的保障。制度建设是顶层设计的重要一环,理念的指导、目标的拟定,以及框架的优化、责任的分担都是具体细节部分。国家有国家的顶层设计,高等学校管理涉及理念、制度、队伍、资源、文化等五个基本要素,制度建设对高校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10](32-39),学生工作应该有制度建设。在中国快速步入法治社会的今天,法治将逐步代替人治,学生工作不是学校领导层的单一拍板,制度建设是一切学生工作开展的依据。制度的建设更应该考虑学生工作队伍的意愿诉求、经验分享,将学生工作制度化处理,用先进的理念加以指导,拟定学生工作促进学生发展的宏观目标和具体目标,优化学生工作队伍,提高福利待遇,吸引更多的优秀群体加入学生工作中,为学生谋福利,为学校谋发展。

参考文献:

[1]潘懋元.走向社会中心的大学需要建设现代制度[J].现代大学教育,2001(03).

[2]鲁婷.从共享单车看共享精神[J].法制与社会,2017(09).

[3]裴莹,付世秋,吴锋.我国教育大数据研究热点及存在问题的可视化分析[J/OL].中国远程教育:1-8(2017-05-22). http: //kns. cnki. net/kcms/detail/11.4089.G4.20170522.

1458.004.html.DOI:10.13541/j.cnki.chinade.20170522.002.

[4]武传钟,张萍.高校学业困难生心理危机的成因及防范举措[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19).

[5]董成惠.共享经济:理论与现实[J].广东财经大学学报,2016,31(05).

[6]李长伟.师生关系的古今之变[J].教育研究,2012,33(08).

[7]张萍,DING Lin,张文硕.翻转课堂的理念、演变与有效性研究[J].教育学报,2017,13(01).

[8]邱晖,许淑琴.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目标下高校教师角色转变[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01).

[9]龙斧,刘经南.以人为本与现代大学管理、组织、文化机制的机理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2014,35(07).

[10]刘献君.论高等学校制度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