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 齐

苏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为自由读写单元,主题是读书动笔。教材中写道:“读书动笔,就是在书本的字里行间进行圈点,在文旁、文后或笔记本上写下自己的感想、体会或评论。”本单元课文的配置以散文为主,都紧紧围绕“绿”这个核心。教材将第一篇课文——朱自清的《绿》设计为示范,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其思想感情、理解其内容的同时,初步了解读书动笔的基本方法;然后自主阅读评点、批注后面的三篇课文。

在实施本单元教学过程中,笔者着重引导学生强化阅读。因为读书动笔不是单纯地运用符号作评点、批注,读书在先,一定要把对文章的感受和理解融入其中才行。就具体而言,《绿》对景物的描写十分细腻,抒情强烈。通过阅读,学生比较容易感受到作者笔下景物的自然、清新、明艳,洒脱,体会出一种生气勃勃、积极向上又逸趣横生的情怀,并且被这种生活激情所感染。在动笔方面,主要是让学生解读教材中标注好的符号,然后学会自我设计、独立进行圈点批注。在符号设计上,要求简洁、美观、清晰,可以采用“______”“_________”“☆”“○”“△”等常见符号,也可以采用不同的色彩。同时引导学生把阅读的感受、理解以及疑问及时地发表在文本的留白处,共同交流和讨论,以达到学习的预期目标。学生的确表现出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他们不仅比较顺利地解决了课本设计的问题。而且进行了富有个性的思考。比如,作者先到达的是梅雨亭,为什幺先描写的却是梅雨瀑?写梅雨瀑时,为什幺连用四个“花”字?“女儿绿”与“女儿红”有关系吗?

通过对《绿》的学习研究。学生大体上能掌握读书动笔方法的要领,并归纳出简单的学习模式,即:初读文本,标出生字词,理清行文思路→交流讨论→再读文本,理解、感受并提出疑问→再交流讨论→归纳。在学习《囚绿记》时,笔者就鼓励他们尝试运用这种模式进行自主学习。

《囚绿记》是陆蠡于抗战爆发一年后所写。学生通过阅读理清了行文的思路,即:爱绿→囚绿→放绿→怀绿。在分析“爱绿”时,笔者着重引导他们讨论解决了三个问题:①爱绿情感的直接表露;②爱绿情感的内容体现;③作者爱绿的原因。通过分析,学生感受到作者爱绿的情感是真诚的,而且愈演愈烈,以至于萌发“一种自私的念头”,“囚住这绿色”,但又是充满善意的。在“囚绿”中,被囚的绿有三处极亮眼的表现。通过再读,学生根快找到:①“它依旧伸长,依旧攀缘,依旧舒放,并且比在外边长得更快。”这里显现了顽强的生命力;②“它的尖端总朝着窗外的方向。甚至于一枚细叶,一茎卷须,都朝原来的方向。植物是多固执啊!”这里流露的分明是对自由的向往,渴望生活在和平阳光下的情感。③“它渐渐失去了青苍的颜色,变成柔绿、变成嫩黄;枝条变成细瘦,变成娇弱,好像病了的孩子。”这是坚强不届的意志的体现,“不自由,毋宁死!”这也不是简单的绿,这是高度的人格化,因为只有人类才拥有这样的精神和意志。再联系到下文的“卢沟桥事件”,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豁然开朗,原来作者借绿色的生命,讴歌的是对自由的渴望、对光明的向往,抒发的是对祖国的热爱。文章最后写到“放绿”和“怀绿”,实际是在唤醒我们这个沉睡的民族:面临强敌入侵,我们别无选择,只有拿起武器奋勇抗争,才能赢得民族的解放,重拾民族的尊严。作者对此表达了美好的祝愿。

读书动笔其实是一种很传统的学习方法,将读书动笔放在新课程背景下审视,应当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发掘出崭新的意义。现代教学理论强调教学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习、授予方法。读书动笔的尝试运用,正是从一定程度上契合了这种要求。首先,在课堂教学中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能帮助他们不断从书本上找到兴奋点,并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这个层面上讲,实现了“主动参与”。其次,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引导他们能够主动学习、发现学习。新课程强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为重点,而探究是其源泉。缺少探究的课堂是存在严重缺陷的,它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第三,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能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缜密的思维,提高语言的表达。第四,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速度加快了,阅读视野开阔了,阅读深度也比以前大为改观。第五,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得以彰显,从个体上讲,给学生与文本对话提供机会、创造条件,能够更深入地融入文本;从整体上讲,能够调动学生“全员参与”,真正实现“以生为本”、“交流合作”。

读书动笔的课堂。少了几许浮躁,多了几许厚重;前前后后,里里外外,始终洋溢着浓浓的书卷之气。学生们拥有了充足的阅读时间,时而咬文嚼字,时而细心揣摩。课堂氛围变得十分融洽、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