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教育是我国义务教育中的起始阶段,更是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和精神素养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学生获得知识和思想启蒙的重要途径,所以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对小学教育的情况,时刻保持着超高重视度。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目的,而后阐述了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融入情感教育的现实意义,随后提出了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渗透与践行存在的问题,最后总结出了与之相应的情感教育策略,希望能够给予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些许启发。

【关键词】小学教育  高年级语文  教学策略

【课题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一般课题“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研究”(GS[2020]GHB3994)。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13-0099-02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目的

语文学科本身就存在情感的基础,尤其是在文章阅读方面,教师经常强调要抱有感情的朗读,所以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具有良好的辅助性与适应性。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之所以大力推行情感教育,其目的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小学生正处在身心发育和思想启蒙的关键时期,在此时间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养成丰富的情感与思想,同时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和体验能力。因此,情感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适应自身与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及必备素养,是为学生未来发展奠定基础[1]。第二,情感教育的内容十分宽泛,上至爱国主义的情感下至尊老爱幼的情感,所以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的目的,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需要和有用之人。第三,语言和文字是情感寄托表达的工具,更是语文知识传播的载体,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性,所以情感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的质量。基于情感教育的多重目的,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必须为之付出实际行动,尤其是在教学理念、教学方式和模式上,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结合语文教学的内容和特点,做出合理性的更新与创新,继而提高情感渗透教育的可行性、有效性和科学性。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融入情感教育的意义

基于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的多重目的下,必然会滋生出多项实质性的教育意义,下文将从教学形式、素养教育、德育教育三个方面作出详细分析,以便为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方式提供创新和改进的思路。

(一)有助于丰富语文实践教学的形式

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和融合,必定需要依附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所以情感教育具有丰富语文教学形式的作用[2]。首先,在语文教学内容上,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主要以教材内容为主,像是生字词学习、文章阅读、作文写作、造句等等,这就造成了语文教学内容的单一性和枯燥性,长久以往必然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而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入,将会直接丰富教学的内容,从而使语文教学由单一性的书本教学形式,转变为思想、能力、素养、情感、知识多元化的教学形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内容,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其次,在语文教学方式上,教师为了提高情感教育的效果,往往会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情感教育的内容,设计最为适用和科学的教学方式。由此可见,情感教育对语文教学方式创新工作起到了良好的支持和启发,继而对丰富语文教学的形式发挥出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有利于为核心素养教育奠定基础

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应该重视教学方向和教学重心的调整,即从文化知识教学转向能力素养的培育,确保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既能获得良好的知识启迪,又能在能力和素养方面有所建树。基于此,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活动,将会为核心素养教育打好基础,从而为学生营造出更加轻松、适宜和高效的素养教育环境。首先,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融合,最为直接的教学效果即是丰富学生的思想情感,像是爱国主义情感、舍己为人的情感、甘于奉献的情感等,而在丰富情感的支撑下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自然能够获得素养能力上的提升。例如在开展《小英雄雨来》文章教学活动时,学生在爱国主义情感的激发下,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所表达的思想和主旨,继而帮助学生认识到作为一个合格的青少年,必须具备的责任和担当。其次,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还可以体现在立德树人教育理念上。

(三)有益于德育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

语文不仅是一门教授读书写字的学科,更是一门利于开展思想教育的学科,而情感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将对德育教育在语文教学中的渗透,起到良好有效的帮助。情感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利器,尤其是针对处世未深的小学生,运用情感对其进行思想感化和引导,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情感教育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有所应用,但是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甚至有些教师在应用过程中,只重视情感教育的内容而忽视了情感教育的方式,更有些教师在情感教育中严重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3]。

(一)语文教学方式枯燥和单一,阻碍了情感教育的实施

前文提及情感教育的应用和实施,需要依附在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方式上,而由于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方式存在单一性和枯燥性的问题,为情感教育的实施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主要体现在教师采用传统性的理论教学方式,形成了固有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直接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和积极性不高的局面,继而影响到情感教育实施的效果。此外,教师多以教材内容为基础设计教学的方案,在此过程中很少融入其他教学元素,导致语文教学过程枯燥无味、沉闷无奇,从而使学生长久以来只能沉浸在同一种情感,最终阻碍了情感教育的实施。

(二)教师的思想认识不到位,延缓了情感教育的进程

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中的灵魂人物,是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所在,所以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基于此,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自然与教师的支持和推动息息相关,但是就当前情感教育而言,却在教师的思想认识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首先,小学语文教师多认为小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理解掌握课堂教学的知识点,而不是获取除课本以外的知识,正是由于此种教学思想的阻碍,导致了情感教育实施进程缓慢,并且始终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其次,教师在语文教学中的自身定位不够明确,即很多教师认为课堂教学应该以教师为主导,而不是放任学生自主学习,在此种教学思想下学生的思维将会受到禁锢和限制,也就无法帮助学生养成丰富的情感,继而严重阻碍了情感教育的应用和实施。

四、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将游戏作为情感教育的载体

情感教育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的融合,需要充分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以此凸显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因此,通过长期对小学教学实践的研究,发现小学生对玩游戏有着十分浓厚的兴趣,为此情感教育可以将游戏元素作为载体,用以激发学生情感养成和深化的兴趣,继而达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情感教育的目的。首先,在采用游戏化的教学方式时,教师应该重视游戏的内容和开展游戏的方式,同时还要重视游戏与教学内容和情感内容的联系性,以此才能保证游戏化教学的适应性和有效性[4]。其次,将游戏作为情感教育和知识教学的载体,还要考虑到学生的体验感与参与感,这就要求教师在游戏化教学中,必须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一来全面把控游戏化教学的方向和动态,二来提高情感教育和知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二)将生活作为情感教育的载体

将生活元素作为教学载体,在各阶段性的教学中不仅应用较为广泛,而且取得的实际教学成效较为显着,主要是由于学生在生活化的学习情境下,能够通过真实体验的形式理解和感知教学知识,如此一来必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基于生活化教学方式的诸多优势,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开展情感教育,可以将生活元素作为情感与知识的载体,以此为学生创造出真实、丰富、高效的情感教育环境。首先,教师在选择生活元素时,要充分地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尽量采用学生有所经历的生活事件和事物,用以加深学生的体验感和感知力。其次,情感教育在生活化教学方式中的融入要合情合理,避免发生生拉硬套的现象,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情感教育内容时,必须以语文教学的内容为基础,同时还要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依据,才能保证情感教育、语文教学和生活元素,三者达到相互统一、相互结合的效果。

五、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情感教育的应用和融合,不仅丰富了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还为核心素养教育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因此,在小学语文实践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结合语文教学的内容,不断创新和研究情感教育的融入方法和应用策略,用以为学生营造更为深刻、丰富和适宜的情感教育环境。

参考文献:

[1]王桂馨.品赏细节 以情激情——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新课程,2021,4(20):187.

[2]魏季花.立足情感,深入语文世界——浅谈小学高年级语文情感教育[J].智力,2020,4(33):79-80.

[3]赵建章.新课程视域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感渗透模式[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4(4):226-227.

[4]张政军.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J].新课程,2020,4(20):226-227.

作者简介:

李军经(1975年9月-),男,汉族,甘肃甘州人,本科学历,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