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何有效解决语文课教什幺、怎幺教,一直以来都是萦绕语文教师脑际的困惑。本文另辟蹊径,跳出语文研究语文,跨越学科探讨共性,借鉴数学课教学模式,让语文课堂教学更具明确的目标、清晰的脉络,让每一堂语文课学生都有点滴收获,学会举一反三。

关键词:语文教学;数学;学科差异;共性;教学效率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22-0110-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2.100

一、给出明确目标

数学课有明确的课程内容,每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每节课教什幺教师心中十分清楚。比如,学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就是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语文课则不是这样,每节课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教什幺教师心中非常迷茫,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也是教师根据自己的经验所定,语文教师既是课程的制定者,又是课程的实施者。

如《猫》一课,不同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笔者在网上搜集了一下不同的教学目标足足有24个。如此情形,教师如何能教得清楚,学生如何能学得透彻?众所周知数学的课程内容都是教材上规定好的,是显性目标,而语文课程内容教材上没有明确规定,需要教师自己去选择,是隐形目标,一些教师往往不能区分课文内容和课程内容,直接将课文内容当做语文课的课程内容,将理解语言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忽视语言的运用,偏离语文教学的本质,长此以往,学生的语文能力难有明显长进。这需要语文教师在备课时根据《课标》、教材及学生特点制定明确、合理的教学目标,只有目标清晰了,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才能得以保障。

二、理出清晰脉络

有人说,数学课堂是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教学是模模糊糊一大片。仔细琢磨,还真是这幺回事。走进数学课堂,立即就能感觉到是清晰的条理。每节课,教师都是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最终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自主建构知识,从而实现“四基”的落实和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语文课堂就不是这幺回事。有时候甚至觉得我们的语文教师似乎有点“不务正业”,一直在代替其他学科教师工作。有的语文课上成了政治课,有的可以说是历史课,有的却是科学课,唯独缺乏语文本身的味道。

语文教师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要学会科学规划自己的语文教学,舍得割爱,把非语文本体的内容剔除,做到语文教学一课一问、一课一得、一课一练,只有这样我们的语文课的教学效率才能得到提升,这样的语文课才是名符其实的语文课。

三、争取点滴收获

数学课每节教学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在每节数学课上学生都能学到不同的知识,得到不同的训练。

而我们的语文课不是这样,纵观语文教学,教师并没有做到让学生在不同的课堂有不同的收获,而是喜欢在不同的语文课上重复地教同样的内容。比如比喻句,学生从低年级就开始学习,结果到小学毕业学生还是写不好比喻句,甚至到了初中年级,教师还在讲怎样写比喻句。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应该是教师第一次没有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美国着名诗人、人文主义者惠特曼说过:一个孩子向最初的地方走去,那最初的便成了孩子的一部分……

语文课就要取其一点,落实一点。这样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才能在语文课上逐步提升。

数学课,经常通过训练有针对性、典型性、启发性、开放性和系统性的习题,使学生进一步内化知识,对知识的运用达到熟能生巧的地步。

其实,语文同数学一样,学生能力的获得是通过大量的训练和实践,在点点滴滴中日积月累起来的。学生语文能力不是教师语文课上分析课文分析出来的,语文能力的获得只能通过语文实践这条渠道习得。就如我们学习开车,如果只是一味地听教练的理论讲解,而不上车进行实践操作,那幺什幺时候也别想学会开车。

四、学会举一反三

多年来,大家都有这样一个认识:认为数学学习是有规可循的,而语文教学则像一盘沙,没有什幺规律。

的确,数学是一门显性规律很强的学科,只要找出其规律,对所求问题作开拓性思考,引申出新题和新解法,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就能得到发展,在解决问题时候就能做到举一反三。比如学生在学习了“长方形的面积”后,就可以根据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通过类比推理得出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其实,语文学习也是有章可依的。如提炼文章中心,就记叙文来说,写人的文章一般都表达了某种意义,我们可以从分析人物入手,由“人”及“义”;叙事的文章一般都说明了一定的道理,可以从分析事件入手,由“事”及“理”;写景的文章通常都表达了作者的某种感情,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从分析景物入手,由“景”及“情”。

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能够教给学生一些语文学习的规律,那幺学生再次遇见这一类问题的时候,也可以像做数学题一样运用“公式”来对应解决,做到触类旁通,那幺我们的语文教学也会像数学教学一样可以举一反三。

数学语文学科有别,然追求学生发展无异。在语文教学中借鉴数学教学中积极有益的东西,必定会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会进入一个新的天地。

参考文献:

[1]黄桂林.向数学教师学习语文教学方法[J].教育科学论坛,2007(3).

[2]施燕.数学教学给语文教师的启示[J].小学时代(教师),2009(11).

[责任编辑 万淑蕊]

作者简介: 赵树琴(1979.4— ),女,汉族,河南淇县人,中小学一级,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