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班级授课制下,培智学生在智力、心理、行为等方面的明显差异,给课堂教学纪律带来了很大困扰,如何高效率地解决特殊儿童课堂上出现的行为问题,是任课教师面临的棘手问题。通过“代币”这样一个媒介将传统的口头鼓励物质化、具体化,让培智儿童更直观地感受到奖励刺激,强化学生良好行为,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增强课堂管理效果,促使培智学生由他律转向自律,取得更好的康复效果。

关键词:培智学生;代币;课堂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9)24-0078-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24.071

代币制是用象征钱币、奖品等标记物为奖励手段来强化良好行为的一种行为治疗方法。在普通学校实施代币制的奖励手段,可能一句饱含肯定的话语,一次发自肺腑的赞扬,都能激发学生高昂的兴致;对于培智学生,特别是一些刚刚脱离家长陪伴的学生来说,抽象的、精神鼓励的标记物都比不上能对感官直接刺激到的奖励来的有效。比如,花花绿绿的糖果,香甜可口的小饼干,味美多汁的水果,都能调动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竞争意识。而通过学生努力换来的铅笔、橡皮一类的实用文具,更是受培智学生的欢迎。

一、代币的相关要求

1.确立代币的实施对象。根据低年级学生在班级管理时易于出现的问题,对全班学生实施“代币制”,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塑造良好行为。实施的前一周,我们记录观察了学生的情况,为全班学生在四个方面设置了代币,分别是:课前准备、课堂表现、作业、其他。其他包括读书写字的姿势、主动收拾书本等。

2.确认代币。如五角星、小红旗、印花、金属或塑料筹码等一些马上可以利用的实物或象征性的东西,可以随时方便地发放且不易被复制,不具有其他实用功能,只能在行为矫正交换系统中使用。经全班学生讨论,我们确定代币为笑脸和小红旗。

3.选择强化物。所谓强化物就是以代币换取的物品或服务,如食物、特殊权利等。实物的选择要迎合学生的喜好,忌随意。在初期的时候,可以选择易消耗的零食、水果等,可以让学生及时消化。不宜选择保存时间长的实物,防止学生在未形成良好习惯之前,互相争抢,制造新的矛盾。

二、代币制在课堂管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应对策略

1.目标行为的确定。培智班学生管好自己都难,有效配合教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更是难上加难。我的做法是确定阶段重点,分解目标行为。比如,刚入学时,教师可以确定最基本的几项目标行为进行评价,这样学生也记得住。一段时间后,学生基本形成习惯,再增加补充几条,并且打印出来,张贴在墙上,课前准备时可以朗读目标行为要求。阶段目标一直这样保持六至八条,简练好记,易于操作。

2.要注意提高学困生的参与兴趣。在培智学生中,往往还存在一些接受能力差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往往弄不清物品价值,因此也就不能主动参与到代币活动中来。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用逆向强化物促进代币活动的方法,即让学困生不付出代币就可直接获得实物奖励,在这样的活动中,学困生尝到了实物奖励的甜头,这些活动就会变成他喜欢的强化物。这时,可进一步引导他们以良好的行为换取代币并以代币换取强化物。对于已经建立了这些行为的学困生则可渐渐延长代币交换强化物的时间。

3.代币不应该倒扣。在代币制初期实施阶段,我们制订了相应的惩罚措施,即不能达到行为目标或者违反行为目标就扣除相应数量的代币。从实施效果来看,学生非常抗拒扣除代币这一措施,一些一贯表现良好的学生也表现出消极漠视的情绪。

鉴于此,我们及时调整策略,而在我们的课堂管理中,只要学生达到行为目标,就奖励代币,重视鼓励,提倡赏识教育。而不倒扣代币,根据条件反射原理,当某种行为不被重视时,行为就会消退,如学生常吐脏话,若得不到教师和家长的注意和批评,消极行为就可能会消退。

4.实施过程要严格落实,从一而终,忌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代币制的实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可以循环的过程,是一个养成行为习惯的过程,所以要取得效果必须要有时间的保证。在实施代币制管理之初,就要跟学生讲清楚规则,并且鼓励大家互相监督。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记录的时效性,其目的就是在长期践行的过程中取得学生的信任,激发大家对获取奖励的渴望,体会成功的喜悦。

5.强化物的兑换要及时。当学生获得的代币达到约定兑换的数量时,就应兑换强化物,使学生感受到奖励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在相似情境下重复出现这种行为。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代币正是这样一种鼓励的外化物,它将传统的口头鼓励物质化、具体化,让培智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激励。尤其是“代币制”具有游戏性质,其对培智学生的刺激区别于传统的规章制度,由他律转向自律,培智学生必然会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下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取得更好的教育教学成果。

参考文献:

[1]陈利鲜,潘清泉.运用代币制矫正儿童不良行为的尝试[J].柳州师专学报,2000(1).

[2]谢全俭,耿培青.让儿童在积累与消费“奖励”中成长——浅谈代币奖励法的运用[J].人民教育,2003(21).

[3]杜卫华,周晖.代币制增进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学童注意力的个案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8(5).

[责任编辑 薛晓静]

作者简介: 严倩梅(1982.6— ),女,汉族,甘肃武威人,小学高级,研究方向:特殊教育学校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