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梅

摘 要:随着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渗透,传统的教学模式逐步被取代,创新教学模式应运而生,在这一大背景下,问题式教学引导模式被有效运用。在课堂教学环节,教师以对学生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以此帮助学生构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体系化学习模式,让学生养成热爱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也可以为学生后续的语文知识学习做好铺垫。

关键词:小学语文;问题式;教学法;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08-009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8.047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导高效认知

小学阶段学生的思想处于形象思维较强的阶段,而单纯的文字教学引导会让学生感到枯燥,较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能够在相关的情境中,调动其学习的语文知识探究欲望,也可以确保学生能够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结合语文主题教学进行分析,教师可以在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之前,对学生提出问题,并让学生带着问题开展阅读,这会使学生的阅读更具针对性。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将问题内容以动态画面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展示,这种方式具有较强的形象性,学生单纯观看问题内容就会产生较强的学习欲望,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和效率。在学生阅读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回答阅读问题,以此考查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不同,对学生制定差异化的阅读教学指导计划,以此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能力。教师可以将提出的问题与相对应的答案进行综合,并利用信息技术将问题的答案也进行形象化的展示,这种生动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问题理解能力,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自主意识[1]。再者,教师还可以以小组为单位,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创设问题情境,并开展讨论,还应对创设的情境内容以动态画面的形式进行记录,并通过观看记录,分析问题情境存在的不足,以此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问题情境创新学习习惯,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情感,培养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责任意识。

二、设计问题内容,启发探究思考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节,导入问题教学模式能够确保学生可以深度思考学习内容,进而帮助学生透彻地理解学习的内容。教师可以对问题进行合理化设置,以此启发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使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以小组的方式对学生开展问题导入式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也可以让学生养成深度探究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教师可以将课文内容进行分解,将每一个课文段落设置为一个节点,并针对每一个段落提出一个相应的问题,让学生以分段的模式开展思考,这种问题引导模式对学生而言不仅更具针对性,而且也简化了学生的学习难度,让学生对学习目标进行逐个击破,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第一个段落的思考问题后,就对学生开展问题总结,将这一个段落的问题进行解决,可以通过阅读的模式认知到本段落课文的中心内涵,让学生能够对本知识点的问题形成认知[2]。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后续学习环节进行问题引导,学生可以结合之前的阅读经验,分析本段落的阅读内容,使学生的阅读分析理解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所有小段落的内容都学习完成后,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尝试着自行将所有段落的内容及答案进行集中,并对内容进行串联,还可以对语文课文进行概括,以此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总结能力,也可以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通过每一个段落的阅读,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让学生的语文综合学习能力得到突破性提升。

三、评价问题过程,优化教学方式

教师在对学生提出问题后,需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考查评价,以此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了解。考查的内容可以包括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四个层面,通过这种综合层面的评定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清晰、高效地认知自我,了解到自身的优势及存在的不足,进而可以做出针对性的改进。而从教师角度进行分析,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测评结果,分别在班级整体层面及学生个体层面对学生的问题学习能力进行完善,教师可以将班级学生整体的学生能力进行分析,并为学生制定完善的问题教学计划,让学生能够在整体层面进行提升。同时,教师也应认真分析每一名学生的问题导入式学习情况,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为学生制定差异性较强的个性化问题教学引导计划,以此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短板,使学生能够真正领悟到问题学习的真正内涵,让学生的问题化学习能力可以得到突破性的提升[3]。此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生生互评,让学生分析问题学习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使学生之间能够从自身角度对问题引导式教学进行深度认知,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问题学习的价值所在。在这一前提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问题化学习体系,使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通过问题引导,进行深入学习,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核心素养。

四、多元问题活动,巩固记忆效果

小学生性格活泼好动,喜欢通过创新模式认知学习内容,而传统层面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较难吸引学生的关注,因此,教师应创新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通过多元问题模式理解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采取“猜谜”的方式,让学生猜测课文中主要人物的个性特点,并以此作为问题,让学生对相关的词汇知识进行学习,这可以巩固学生的记忆效果,能够提高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认知能力。此外,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开展讨论,自主创设问题,可以将课文进行拆分,并将课文中的重要内容以肢体语言的方式进行表达,通过一个小组以肢体语言表达相关问题,另一个组别的学生猜测学生表演的内容,并用文字进行复述,这种问题引导模式具有较强的趣味性,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十分吻合,不仅易于学生接受,也可以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让学生能够轻松、高效地对所学的知识点形成记忆,以此提高学生的知识记忆能力。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将学生的肢体语言表达内容及学生猜测出的问题进行记录,以此作为学习资料,让学生在学习过后的复习环节进行观看,以此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记忆,使学生的问题分析思考能力得到突破性提升。

五、分步问题设置,提高教学效率

小学阶段的学生自主思维能力相对较差,因此,教师应做好教学计划工作,将教学内容分为课前准备、课堂学习、课后复习三个模式,在课堂准备阶段,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相对简单的问题,包括作者的简介,文章写作背景,这会让学生在进行正式学习课文之前,就可以对课文的相关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以此激发学生的课文学习情感。而在课堂学习环节,这一阶段属于正式学习环节,也是有效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重要阶段,教师应对学生提出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问题对课文进行探究性学习,更应对课文内容进行引申思考,使学生能够更加透彻地理解课文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涵。而在课后复习环节,教师仍需要对学生提出问题,包括学生在课堂学习环节没有理解的内容,这会对学生形成一种延伸性教学,让学生能够在离开课堂后,仍旧继续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这能够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使学生养成自主思考的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语文分析理解能力,也可以真正凸显出问题引导教学模式的重要教学价值。教师可以为学生构建课后学习交流平台,学生可以将没有理解的问题在平台上进行交流讨论,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同时,教师可以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对学生的思考方向进行指正,并帮助学生构建体系化的思考模式。此外,教师还应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将自身的思考过程和结果利用信息平台进行交流,使所有学生都能一目了然地了解班级所有的学生问题思考过程,这对学生而言是一种交流式学习,使学生能够在了解自身想法的情况下,也可以认知到他人的想法,以此提高学生的问题理解能力,也能使学生在体系化问题模式的引导下,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由于是分步问题模式,因此,学生可以对某一部分难以理解的问题在平台上进行询问,其他了解这部分问题内容的学生可以在平台上进行回答,以此营造轻松、宽泛的学习交流氛围,让学生的语文理解能力得到飞跃性提升。

六、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教师可以通过问题引导的模式对学生传授语文知识,这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专注力,让学生找到学习的目标,也能帮助学生分清学习的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同时,在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提高的情况下,教师也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设问,在阅读和学习课文后,根据课文内容提出相关的问题。这种逆向思维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活性,让学生的语文分析思考能力可以通过不断积累形成厚积薄发的态势,让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可以得到有效提升,也能够体现出小学语文问题教学模式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   巩吉宁.小学语文课堂问题式教学法的实施[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0):249.

[2] 吴兴,董洵.语言运用:小学语文课堂“问题教学”的基点[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6(3):133.

[3] 张莉.浅谈小学语文问题式探究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J].石油教育,2011(5):96.

[责任编辑 张宏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