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倩

摘要:“三生教育”具体指对学生的生命教育、生活教育以及生存教育。本文主要论述了“三生教育”渗透在高校思政课的有关理论研究。

关键词:高校;三生教育;学生

在思政课等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过程中渗透有关生命理念是对学生的一种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使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和社会生活。

生命教育,也就是对生命的知识思想。高校思政课渗透“三生教育”十分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到对人的评价绝不仅仅只有学习成绩这一个标准,每一个人都是平等的,只有社会分工的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生命教育的目的就是让人们去体验生命。思政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渗透相关主题,举办以“生命教育”为主题的活动,在活动中穿插播放一些与主题问题相关的视频、图片或者讲述一些真实案例,从内而外地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来之不易。

大学生活相对自由轻松,许多学生到了大学之后就放松了对学习、对生活的关注,懒惰怠学的行为渐成风气。“三生能力”其中的重要一点就是生存能力,社会需要的是能够吃苦耐劳、有艰苦精神的人才。学生最后终将步入社会,离开学校以及家长的保护,大学阶段是学生为以后步入社会打基础的重要阶段。我国目前推行素质教育,注重核心素质的培养,正确的教育思想显得尤为重要。生命教育的理念是以人为本,尊重并爱惜生命,能够积极主动、自立自主的生活,最终成为一个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都有益的身心健康的人。

社会生活及以后职场生活的残酷并不是学生时代考试不及格挂科的打击能够比拟的,学生还没有感受到生活的压力,因此抗打击能力普遍偏差。生活教育就是为了让学生学会如何生活,不轻易放弃。未来的生活未知困难有很多,并不像想象中那样顺利,因此,教师要教导学生做生活的强者。

“三生教育”是对学生德育品行的一种板正教导。以往教育模式培养出的人才已经不适合如今的社会,“高分低能”的现象过于普遍,一些人虽然学历高、理论知识丰富,但是缺乏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和与人相处的基本交往能力。德育教育培养的目的就是要改变这种现状,加强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培养和基本生存能力的培养。生命、生存、生活的“三生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学生的综合素养提高。

参考文献:

[1]凤志.价值、价值观念、价值观概念辨析[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2]路晓军.当代大学生生命意识的缺陷及其原因分析[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3]冯建军.论道德与道德教育范型的嬗变[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年02期

(作者单位: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