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新杰

1 堤堰类水利工程遗产的界定和主要文化元素

1.1 水利工程遗产的界定

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明的宝贵财富,学界一般认为文化遗产分为有形文化遗产和无形文化遗产,根据《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前者包括历史文物、历史建筑、人类文化遗址;后者是指“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艺术及其它艺术,除此之外,还包括传统形式的联络和信息。[1]”

水利工程遗产是文化遗产在水利领域的具体呈现,既有诸如都江堰、郑国渠等有形文化遗产,又有长江峡江号子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传统意义上的防洪、除涝、灌溉、围垦、漕运等工程以及现代意义上的发电、供水、水土保持等工程均属此类,其中各类堤堰就是防洪工程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

1.2 堤堰类文化遗产的特定文化类型

堤堰类水利工程是人类文明长河中的重要元素。这里的堤堰主要包括“堤”、“堰”、“坝”、“圩”等,其中“堤”是指在河流中拦腰堆筑的土坝,用于截流蓄水,《礼记·月令》记载“修利堤防,道达沟渎,开通道路,毋有障塞。”;“堰”是较低的挡水构筑物,可以调节水的流速和水位,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都江堰就属于此类;“坝”是拦水的建筑物,浙江杭州良渚发现世界最早水坝,距今已经有4700至5100年[2]。

堤堰类文化遗产是一种体现人与水共存共生关系的遗产类型,在世界范围内,荷兰小孩堤防风车和贝姆斯特圩田、我国都江堰水利工程均已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随着大运河申遗成功,洪泽湖大堤也成为了世界文化遗产。在我国,黄河大堤和长江大堤均有悠久的历史和绵长的规模,千年来影响和改变着两岸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同样是堤堰类文化遗产的杰出代表。

1.3 堤堰类水利遗产的文化元素

人类文明的发展离不开水,对于历史上农耕为主的国家和城邦,大江大河交汇处及其河流沿线往往是文明高度发达的区域。黄河是中华民族母亲河,我国八大古都中洛阳、开封、郑州直接位于黄河沿岸,安阳位于黄河北流故道,西安位于黄河重要支流渭河之滨。由于含沙量巨大,黄河自古就有“善淤”、“善决”、“善徙”的特征,黄河大堤是抵御洪水、保护城镇、造福于民的重大工程。

以黄河大堤为例,我们能看到堤堰类水利遗产具有以下文化元素:

1.水利工程规模浩大。

2.文化遗存历时较长。

3.历史与自然文化共生。

2 堤堰类水利工程遗产文化旅游的价值考量

2.1 文化旅游资源多种类型合一

世界旅游组织将旅游资源分为: 潜在供给型资源、现实供给型资源、技术型资源三大类[3]。而堤堰类水利工程遗产往往同时能够实现上述三类,具有多种类型合一的效果。以黄河河南段大堤为例,地方本身是一种重要的水利设施,但是由于具有特定的位置和意义,具有潜在的旅游资源发觉价值。郑州、开封、新乡的黄河大堤均有黄河游览区或者湿地公园,焦作嘉应观是与黄河治水密切相关的文物古迹,是属于现实供给型资源的;而水利工程是历史上人类掌握的众多科技手段之一,符合技术性资源的特征。

2.2 高度融合了自然与人文的因素

3 黄河大堤河南段进发展文化旅游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1 文化遗存丰富,但体系梳理不完善

作为水利工程本体,黄河大堤河南段从孟津到台前沿线,有着较大的体量;此段黄河大堤是从明朝建造老堤的基础上历经百年不断修缮而形成的,展现了我国古代水利工程的高超技艺水平;黄河大堤沿线存有较多的黄河故道历史遗存,包括古城遗迹、决口遗迹、河道遗迹、治河遗迹、渡口遗址等等;黄河作为文化长河,与之相应的诗词歌赋和名人传说在史料和古籍中留存极多;人们在与黄河洪水的斗争中形成的民间信仰以及其衍生的非物质文化技艺同样丰富多彩。然而,黄河大堤的文化研究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地方政府和学界的重视,文化遗存的体系梳理极不完善,这样就制约了文化旅游资源的健康良性发展。

3.2 文旅需求较大,但旅游产业水平低

随着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水平,城乡居民的文化旅游市场规模越来越大。河南沿黄城市群是中原城市群的核心,人口众多、经济相对发达、历史文化丰富,对于自然与人文旅游的近途旅游需求空间较大。黄河大堤具有自然与人文双重景观特质,但与黄山、泰山、峨眉山与乐山大佛、武夷山等自然与人文双遗产相比,无论知名度还是产业水平都差距极大,与都江堰等同类型文化旅游资源相比也呈现了产业水平低、品牌效应差、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

3.3 多地各自发展,但缺乏联动整体性

4 推动堤堰类水利工程遗产文化旅游的策略建议

4.1 围绕水文化主题明确品牌定位

品牌定位是一个基本战略,品牌核心价值是战略中的核心策略。堤堰类水利工程缘起于水,发展于人,造福于民,应当围绕水文化进行品牌定位。景区设计、资源发掘、品牌建设、文化传播都应该以水利工程为主要着眼点,以水文化为主要传播内容。在黄河大堤发展文化旅游,要去突出黄河水文特征,展现地上“悬河”奇观、讲述人与洪水的抗争历史、凸显黄河水利的科学特色。

4.2 梳理自然与人文资源形成文旅品牌

自然与人文高度融合的资源在文化旅游产业中是稀缺资源。就黄河大堤文化遗产来说,应该利用好现有的线型文化带优势,充分发掘沿线历史文化和科学技术资源,设计与众不同又适合水文化实际的文化小品,多系统多区域合作共创文化遗产品牌,甚至争取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真正的将中华民族母亲河的文化价值体现出来。

4.3 创新融合理念提升文旅品牌价值

在新时代,面对受众的文旅需求应该不断创新文旅融合理念。利用黄河与大堤的资源,创新旅游业态,用实景演出、主题乐园甚至长堤马拉松等模式增加人们对黄河、对水利的了解和融入;创新运营模式,将共享理念、私人订制引入景区发展中;创新智慧化水平,通过信息技术调控景区人车承载量,保证黄河大堤水利功能和旅游功能的协调;创新传播模式,利用新媒体塑造网红“打卡地”,契合了旅游者分享需求,在吸引更多观众关注的同时,能为新媒体提供更丰富的传播内容。

项目: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校内科研基金资助计划项目《黄河大堤的河南历史文化资源研究》。项目编号:2016QNKY016

参考文献:

[1] 吴馨萍,无形文化遗产概念初探[J],中国博物馆,2004(3):66-70.

[2] 马黎,良渚人筑了世界上最早的防洪坝[N],钱江晚报,2016年3月15日.

[3] 许春晓、胡婷、周罗琼,文化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湘江带案例研究[J].旅游研究,2014,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