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辉

近些年来,中学作文教学过度追求创新,产生了教学无序、写作混乱等问题。学生不会按照不同的体裁组织内容和语言,没有掌握多样的文章构思模式,不能灵活运用多种表达方式,最终无法自由地运用作文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思考。为此,笔者在自己的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了模仿式作文教学实验研究。

新课程标准在有关写作的教学建议中提出:“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提出模仿,是否有违创新呢?

非也,我提出的模仿,只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进入写作之门的台阶,模仿只是一种学习的方法,创新才是更大的目标。中国传统的书法,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临碑临帖是初学者的必经之路。京剧的科班,也是从模仿师傅的一招一式开始的。作文也是如此,魏书生说:“好文章大多是向前辈名篇学习之后,再加上自己的创作写出来的。”古今中外文学史上,模仿的例子数不胜数,汉代扬雄以善于模仿出名,他的着作《太玄经》模仿《易经》,《法言》模仿《论语》,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模仿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心理学研究证明:初中生的思维发展,正处于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学生思维中的形象或表象通过积累将逐步让位于概念,并由经验型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向理论型的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转化。这 一转化离不开具体的形象,即离不开模仿。初中学生由于不明白作文的规范性,缺乏生活经验,常常感到写作文很吃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以范文引路,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模仿要与阅读相结合

既然是模仿,首先就要提供范本,所以,我们首先要引导学生阅读甚至是背诵一定数量的范文,这些文章,既能增强语言等方面的积累,对于写作也是必要的准备,学生从范文的人物形象会想到现实生活中的熟人;从范文的事与理会想到生活中的情和趣;从范文的精妙构思,会设计自己文章的框架……学生从多方面受到启发,便会情不自禁地拿起笔将自己的感受倾之于笔。文学大师巴金十二三岁就能背诵几部书,《古文观止》能倒背如流,巴金曾深有感触地说,读多了,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能慢慢体会到它的好处,也就能慢慢地摸到文章的调子。范文能形象直观地告诉学生某一篇文章该写什幺,怎幺写,可以避免走许多弯路。范文的选择,教师要独具慧眼。要选择特别出彩而又符合初中生阅读心理的文章。它可以是教材内的名家名篇,也可以是班级学生的优秀习作,还可以是课外的名家名作。教材中的课文,大都是典范的文章,是最好的模仿对象,如《春》、《济南的冬天》、《背影》等文章我都会要求学生或全篇或部分背诵。另外,开学初,我也会要求学生准备一本作文书,每周自己在上面选一篇文章阅读甚至是背诵,并做好读书笔:概括文章主要内容,说说文章有哪些特点,你打算学习它的哪一方面进行写作。下周便模仿此文进行练笔。当然,阅读时要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赏析文章的精妙之处,如生动优美的语言,别具一格的结构,新颖独特的立意等,要让学生从阅读中学习写文章的“规矩”,借鉴古今优秀文章的写作艺术。

二、模仿目标要明确集中

一篇范文,模仿学习的方面很多,可以是深刻的立意,典型的题材,或者是精巧的布局等,但是,具体到某一次训练,我们要让学生确定一个明确集中的学习目标,不要面面俱到,目标集中,才能有的放矢。如朱自清的《背影》一文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朴实的语言,严谨的布局,细致的描写等。但我们要学生以它为范文进行仿写的时候,只要选择一个方面就可以了。这篇文章对父亲过铁道买橘子一段描写最为细致感人,写了父亲的穿着打扮,体态动作,特别是着重描绘过铁道的情景,怎样走去,怎样探身,怎样爬上月台,移脚倾身,都细细描绘。我们读后有身临其境之感,特别适合学生借鉴模仿,于是我让学生仿写一个自己心目中难忘的背影,也要有详细的穿着描写和动作描写等,有的学生写了父亲外出打工依依不舍离家的背影,有的写奶奶白发飘动的苍老背影,有的写晨雾下清洁工打扫街道的辛劳背影……内容五彩纷呈,很多学生都有细致的衣着描写,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等,读来真实感人,不像以前干巴巴几句,空洞无物,给人无病呻吟之感。再说朱自清的另一篇文章《春》,我们可以借鉴的地方也很多,它的语言活泼生动,布局非常严谨,以五幅图画的形式展现春天的多姿多彩……安排仿写的时候,考虑到学生平时写景的文章思路混乱,没有条理,于是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借鉴《春》的布局谋篇,以画面形式一段段展示夏或秋或冬的景象。作文交上来后,思路清晰多了,以描写夏天的文章为例,枝繁叶茂的树木,聒噪不断的蝉鸣,变幻莫测的天气……一幅幅夏的画面有条有理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三、模仿要与创新相结合

模仿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但创新才是写作训练的目的。一味的模仿往往是依样画葫芦,很难避免生搬硬套的局限。所以,要在仿写训练的基础上,适时训练学生的创新能力。着名画家齐白石有句名言:“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意思是说,学我者能学学其神,在模仿的基础上有新的创造,将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似我者只是一味地模仿,将永远学不会独立写作。这里说的创新,指的是学生能够突破固定模式的束缚,根据自己写作内容的需要,灵活运用写作方法。其实,创新并非可望不可及,只要在作文的某一方面融进自己的独特感受,新颖的见解,那便是创新,这既可以表现在文章的篇章结构、语言风格上,也可以表现在主题立意和思想内容等方面,任何一方面的求新求异都是创新。学生的写作,最可贵的是丰富多彩的生活的真实体现,写作的直接源泉在于生活,所以要多花工夫指导学生模拟生活,结合自己的生活,知识,思想的实际来选择材料,并把他们有机地组合起来,创造性地表现出来。只有让学生认识到创新就在身边,才能逐渐产生创新的意识,进而真正具备创新的能力。

任何学习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作文教学中,既要努力探索模仿式作文教学的特点,更要从写作的普遍规律和学生的实际出发,有目的、有计划、指导学生进行写作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