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梨坪舞狮继承和发展了西凉舞狮和古代氐羌民族中的原始乐舞,同时吸收并借鉴了四川高台狮的技法,从而形成了梨坪舞狮独特的风格。

关键词:梨坪狮舞;源流;探究

大唐开元年间,战乱不断,朝廷为了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统治,实行了大规模的屯田戍边政策,许多归顺的少数民族部落被派往边疆地区。战乱和统治者的频繁更替,使陇南大地出现了氐羌民族多次的外迁又回归的现象,也就是这个时候,西凉舞狮传到了偏远的陇南山区。

文县位于甘肃省陇南市最南端,历史悠久,秦以前俱属氐羌,汉置阴平道,三国时魏置阴平郡,南北朝时建阴平国,北周明帝封“文”置州,明洪武四年降州设县,始称文县。

梨坪乡位于文县北面,因镇内三坝一坪盛产梨子,果实大而甜、汁多无渣,梨坪乡因此得名。

一、梨坪舞狮的形成

在龙巴河的源头是藏族聚居区——九原寨和松坪、葡萄架、石介湾、墩上等村,这里居住着600余名藏族同胞。据考证,九原寨的居民当是梨坪境内最早的居民,但作者认为他们的祖先却并非藏族,应是因躲避战乱逃往九原深山居住的氐羌部落和戍边而来九原的氐羌军户,当地端公跳神时唱:“先有十家军户,后有羊汤老庙。”

由于文县的特殊地理位置——文县是甘肃乃至西北入川的要道,自然也是西北氐羌南下的必经之路,文县境内到处留有他们的足迹,当然他们也把西凉乐舞——“西凉舞狮”,留在了这片热土上。

明末,张献中屠川,四川有大量灾民逃亡到文县避难。当时的梨坪沿龙巴河溯流而上,一直到九原,都被原始森林所覆盖,地远山偏,交通不便,是避难的好去处。通过山间小路,先祖们爬山涉水,远离故土,带着家乡的狮舞技艺来到了深山中的九原寨。也就是在美丽而神奇的九原寨里,氐羌民族中流传的乐舞——傩戏——“装老汉”和西凉舞狮与巴山蜀水的狮舞三者亲密地结合在了一起。从此,一个独具特色的乐舞艺术形式——“梨坪舞狮”也就诞生了。古老的原始乐舞和汉唐盛世之遗风深深地在大山深处扎下了根。

二、梨坪狮子的特色

梨坪舞狮保留了汉唐以来西凉舞狮的部分原状,借鉴了四川舞狮的技法,并结合了九原寨流传的古老乐舞“装老汉”,从而形成了梨坪舞狮别具一格的特色。

1.梨坪狮子的制作

梨坪狮子的制作结合了西凉狮子和四川狮子的制作方法。从现在武威民间流行的狮子制作方法和史料记载可知,汉唐时期民间不同于朝廷用昂贵的绸缎做狮被,以蚕丝制作狮毛狮尾,而是“以麻为毛,刻木为头”的“麻狮”,即以凉州(武威)盛产的胡麻、大麻等农作物作为制作狮子的重要材料。制作狮子时,用黄胶泥雕塑成表情各异的狮头模型,或以木头制成狮头框架,层层糊以胡麻纸或麻布,表面贴上金箔锡纸等加以粉饰,再以较厚的麻布等作底,用大麻皮或胡麻皮沤染梳理,缀裁成疏密有致的鬃毛皮色,狮被即制成。狮子有大小两头,大狮或称太狮,小狮或称少狮。梨坪(尤其是细燕村)的狮子用竹篾编制狮子头,再糊上白纸或白布,用颜料绘制装饰,而不采用木料制作狮头框架或以泥塑头的方法,一者竹子取材方便,二者竹篾编制的狮头轻巧便于舞动。狮须、鬃、毛以及尾巴制作与凉州狮子相同,都使用麻制作,狮被用花布做成,与四川狮子相同。梨坪狮子也有两头,为一雌一雄,而不是大小狮。

2.牛尾巴的使用

在梨坪的舞狮中,对狮子郎的叫法是沿用了四川方言的称呼法,叫做——“惹狮子的”,但狮子郎却不是四川舞狮中手拿蒲扇的大头和尚形象。他们逗引狮子时披红或挂黑,头上裹黑色或红色的头巾,服饰是汉唐时西域狮郎“胡儿”的装扮。唐段安节《乐府杂录》“戴红抹额,衣画衣,执红拂子,谓之狮子郎”。唐杜佑《通典》曰:“太平乐亦谓之五方狮子舞,二人持绳禀拂为戏弄之状”。上述史料记载可知,当是舞狮时狮子郎手中是拿一个“红拂”的,巧合的是梨坪乡玉坪村的舞狮中,狮子郎手中正是拿着一个“红拂子”,当地人叫它为“红刷刷儿”,与汉唐时狮子郎所用道具相同,距玉坪不远的细燕以下的村落却都使用牛尾巴。

前面已经说到,梨坪九原藏族的先祖是氐羌后裔,在当地流传着古老的乐舞形式——傩戏,九原叫“装老汉”,其形式与文县铁楼乡和堡子坝乡的傩戏“池哥昼”有着相同的地方,只是规模小得多。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道具就是——牛尾巴。西凉狮舞中使用红拂,但在梨坪却使用牛尾巴,二者之间并非没有渊源,也可以说,梨坪舞狮就是古代西凉舞狮与四川舞狮和梨坪傩戏“装老汉”相结合的产物。

参考文献:

[1]杨建新.主编《中国西北少数民族通史》之.尹伟先着《隋唐五代卷》.民族出版社

[2]高梧 主编.《民间文化研究》之 赵长松:《四川狮灯的赞彩与赞彩词》.四川出版集团巴蜀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

[3]金星华 主编.《民族文化理论与实践》下卷之 姚树贵:《旨从舞龙舞狮看我国民族的文化传承特色与文化和谐共有》.民族出版社.2005年1月第1版

[4]黄柏元 着.《西凉乐舞》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5]赵以武 着.《五凉文化》甘肃文化出版社.2002年8月第1版

[6]《陇南史话》.甘肃文化出版社.2008年8月第1版

作者简介:孙熇(1982.8-)男,民族:汉,籍贯:甘肃文县,学历:本科,职称:中小学一级,研究方向:民族民间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