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印度佛教造像中出现的“∞”形发髻主要见于犍陀罗地区的梵天、弥勒菩萨、婆罗门,如白沙瓦博物馆藏犍陀罗出土佛五尊像中的梵天、卡拉奇博物馆藏弥勒菩萨立像等。本文通过实例发现中国至少在十六国时期已经出现菩萨头部高束古印度“∞”形双髻的现象,并尝试探讨古印度佛教造像的“∞”形发髻在中国的传播及影响。

关键词:犍陀罗;弥勒菩萨;“∞”形发髻

一、犍陀罗弥勒菩萨的“∞”形发髻

最初的佛教美术中,梵天并不梳双髻,在形象上与图像中的一般诸神无异,为头缠敷巾、佩戴项饰的王公贵族模样。到了贵霜朝犍陀罗美术中,梵天和帝释天在图像上明确表现为一对神的形象,梵天的特征是将头发在头顶绾成圆形的髻,或者将卷发束起,或者让散开的头发披在肩上,不戴冠,除了双手合掌之外,多以一手提水瓶。不佩戴装饰物,有唇髭,甚至还有络腮胡。

婆罗门行者头发结成束发式,不佩戴装饰物,有髭须,手持水瓶,且右手常抬起作掌心向内的印相。这些特征在梵天身上也能看到,如萨尔纳特“从忉利天降下”佛传浮雕中梵天形象。就手持物而言,是将婆罗门行者及仙人所持的水瓶变成梵天的持物。梵天的相貌可能以代表梵的婆罗门的形象为原型。可看出梵天与婆罗门行者在图像上有着密切关系。

而梵天与弥勒菩萨的关系,宫治昭认为:梵天和帝释天的尊像在图像上的两个系列,对古代印度佛教美术中最受尊崇、出现造像众多的弥勒菩萨和观音菩萨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的图像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其演变可概略为:梵天→弥勒菩萨,帝释天→观音菩萨。(1)犍陀罗弥勒菩萨像同其他菩萨一样,佩戴耳珰、项圈、胸饰、臂钏、腕钏等装饰品,作为菩萨,其姿态、发型、持物、印相与梵天以及婆罗门行者的图像一致。弥勒菩萨的图像与梵天及婆罗门行者相互对应的关系是毫无疑问的。

弥勒菩萨的头发梳扎方式有两种:1.束发式,将头发分成两股弯曲,结于头顶,两端为环形,呈对称状“∞”形,或者一端作环状,另一端披垂。如日本私人收藏弥勒菩萨。2.髻式,头发绾成大而饱满或较小的椭圆形发髻,剩余头发盖耳或披垂,如拉合尔博物馆藏犍陀罗弥勒菩萨立像。

本文主要论及弥勒菩萨的第一种“∞”形髻,有更多自由处理的空间,呈现出如蝴蝶结整齐的“∞”状,头发以带箍住,余下长发披肩。根据目前所见实物,犍陀罗弥勒菩萨“∞”状顶髻的细部特征略有区别:

1.发髻较小,结成蝴蝶结对称状,发髻中间束带,两端拉伸向上立起,应是与束发绳带或束发的力度有关,如巴焦耳地区弥勒菩萨立像、布特卡拉地区弥勒菩萨坐像(图1)。

2.发髻结成对称蝴蝶结状在头顶中间,左右对称,发束中间用连珠纹璎珞装饰。如日本私人藏弥勒菩萨头像(图2)、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犍陀罗弥勒菩萨立像。

3.发髻较大,平铺于头顶中间,同样以连珠纹璎珞束发,相对前两种“∞”形弱化,立体感稍弱。如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博物馆藏弥勒菩萨坐像(图3)。

除犍陀罗外,贵霜时期与犍陀罗一起繁荣起来的秣菟罗美术在弥勒菩萨的图像形式上既具自身特色又有与前者的相似因素。在手部的姿态和衣着表现上二者基本一致。在发型上,宫治昭将秣菟罗弥勒菩萨归纳为:1.无肉髻螺发或剃发型、2.发髻冠型、3.宝冠型,其中发髻冠型的弥勒菩萨更加鲜明地表现出具有求道性格的行者特性。如勒克瑙博物馆藏于过去七佛并列的弥勒菩萨坐像,此浮雕被认定为贵霜朝后期(3世纪前后)的作品。其卷发束成两段,与肉髻状的发髻不同。这是笈多朝以来湿婆与菩萨的发型,即大获发展的发髻冠的初始形式。而弥勒菩萨的束发发型是贵霜以降湿婆的发髻冠的雏形。按照宫治昭的说法,秣菟罗的发髻冠在笈多朝盛极一时,尤为湿婆和菩萨所用,而发髻冠的原型可能是犍陀罗弥勒菩萨的“∞”形发髻。如洛杉矶美术馆藏笈多初期湿婆像、萨尔纳特博物馆藏菩萨立像,将头发束起在头顶结成大髻或束发成卷形成平直宽大的发髻冠,还有发缕的表现。洛杉矶美术馆藏6世纪迦湿弥罗铜制弥勒菩萨立像,头发束成类似形状,左肩披鹿皮,左手掌上托水瓶。从右手掌心向上的印相和头发处理方式既可看出犍陀罗形式的遗风,又可看出与笈多朝萨尔纳特图像的关系。可见这种束发发型延续时间之长及变化。

二、犍陀罗弥勒菩萨“∞”形发髻在中国的传播

文献较早记载中国出现弥勒造像是在东晋十六国苻秦时期。后赵末年,法师道安为避祸乱投襄阳,苻坚素闻其名欲结纳之,便“遣使送外国金箔倚像,高七尺。又金坐像、结珠弥勒像、金缕绣像、织成像,各一张……使夫升阶履闼莫不肃焉尽敬矣。有一外国铜像,形制古异,时众不甚恭重。”上述引献说明中国早期佛教信徒已经借助佛教造像来营造肃穆庄重的法会氛围,而这些造像当为西方引进的外国制品,弥勒造像也是其中之一。记载中“结珠弥勒像”无处可寻,是否为前文所描述的头绾“∞”形发髻并装饰有结珠璎珞的犍陀罗弥勒菩萨也不可知。下面将举例表明犍陀罗弥勒菩萨“∞”形发髻传入中国的可能。

现存的十六国弥勒菩萨金铜立像与犍陀罗弥勒造像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如日本藤井有邻馆珍藏的一尊弥勒菩萨立像(图4),据传出土于陕西三原,系现存我国年代最早的圆雕金铜造像之一。此种菩萨形圆雕金铜弥勒立像亦见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的一件传世品(图5),皆属公元四世纪前后的十六国作品(下文简称日藏和中藏),真切地反映了犍陀罗菩萨像传播汉地的情形。

这两件实物保留着浓厚犍陀罗遗风,整体造型及服饰、装饰品大体无异于犍陀罗菩萨像,然而面部已不再是深目高鼻,基本呈现中土面目。就发髻来说,日藏弥勒菩萨发髻以菱形格纹发带扎束,顶髻中间微微凹陷,两侧发丝较细密,表示发髻一分为二,整体呈扇面状,余发发尾几乎呈一字形覆于两肩。中藏弥勒菩萨立像顶髻两侧有竖条纹理表示发丝,中间部分为磨光无纹饰,余发成组呈羽状披肩。

栗田功从菩萨项饰的表现方式简述了二者的前后关系,表明前者与犍陀罗菩萨基本一致,后者则结合了本土化样式。同时他认为“这两件菩萨像就相近束发式样来看,明显具有先后发展关系,同时又呈现某些差异性。”日藏菩萨的发髻仍然保留了“∞”形,但更接近发髻冠,而中藏菩萨的发髻已不见“∞”形外貌,总体形似三髻。

甘肃省博物馆藏出土于酒泉石佛湾子的北凉承阳二年(426)石塔,名马德惠塔,为七佛和一弥勒菩萨的组合。此塔上的交脚菩萨是现存纪年明确的最早交脚弥勒菩萨。菩萨帔帛覆肩,自肩下垂绕两肘内部呈对称S形,帔帛顺双腿外侧下垂至底座,表现形式上近似于犍陀罗风格,然帛尾作燕形,似乎是新的发展和变化。菩萨顶髻束发形式以及帔帛呈S形绕双肘对称的特点与犍陀罗双跏趺坐像的造型表现一致,如日本私人收藏的犍陀罗双跏趺菩萨像。值得注意的是马德惠塔菩萨发束的造型也介于犍陀罗弥勒菩萨“∞”形和蝶状三髻之间。

从所举实例可证明,中国至少在十六国时期已经出现菩萨头束近似古印度“∞”形发髻的情况。犍陀罗“∞”形发髻及秣菟罗菩萨发髻冠,其发髻中的多缕发束构造,在传播过程中若演变成四髻或五髻等变化形式,也是完全可能的。(2)三髻者,如德基1、4、5、9号主尊右侧胁侍菩萨,德基2、3号左侧肋侍菩萨。四髻者,如德基5号左侧肋侍菩萨、德基10号菩萨。另外在青州、麦积山等地均能见到菩萨作三髻、四髻甚至多髻的现象,如龙华寺遗址出土的东魏菩萨立像、麦积山第163窟左壁主尊菩萨、诸城博物馆藏北齐金铜三尊像等。从发髻变化的蛛丝马迹来看,犍陀罗弥勒菩萨“∞”形发髻传入中国后发生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也造成了汉传佛教文化圈菩萨发髻的多样。

三、结语

印度佛教造像中有一种特殊的“∞”形发髻,貌似蝴蝶结的外观,一般作为弥勒菩萨的重要特征之一。中国也有出现类似的佛教造像因素,继承了浓厚的犍陀罗遗风。从细枝末节中可窥见古印度犍陀罗弥勒菩萨的“∞”形发髻在传入中国后逐渐脱离原型而偏向多髻,中国菩萨作三髻、四髻、多髻的情况或与此有关。

注释:

费泳.“建康模式”的形成及佛像样式特征[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7(01),107-119

费泳.南京德基广场出土南朝金铜佛造像的新发现[J].艺术探索,2018(01),52-71

参考文献:

[1][日]宫治昭.涅槃和弥勒的图像学[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

[2][日]栗田功.大美之佛像:犍陀罗艺术[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7.

[3]刘慧.中原北方早期弥勒造像艺术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6.

作者简介:李倩(1995.2-)女,汉族,安徽六安人,安徽广德三中美术老师,硕士学位,专业:美术学,研究方向:中国美术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