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苏州市吴江区盛泽实验幼儿园)

在幼儿园课堂教育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幼儿主体作用,提高教育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早期的科学素养教育会深深地影响孩子的未来发展,但是当前幼儿园大班科学课程的实施中存在大量问题。本文将对这类问题进行诊断,并且提出转变的策略。

一、现象描述

当前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活动中经常存在一些现象,例如:教学目标偏于幼儿对科学知识的掌握而忽略对其探究科学的兴趣培养;教学内容的选择没能顾及幼儿的实际情况,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现偏离;等等。近些年随着幼儿园科学教育的发展,科学教学活动设计得到逐步优化,但还是有许多教师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关于科学课程的政策文本缺乏系统学习,使这些问题成为制约大班科学课程实施的重要瓶颈。导致教师难以把握幼儿园大班科学课程实施的真谛,也严重地制约了幼儿园大班科学课程实施进程。

二、问题诊断

(一)大班科学活动目标设计不准确

1.设计目标的依据不够科学

幼儿教师的自主控制力相对较强,不能够以幼儿为主体,不能以幼儿全面发展、培养幼儿科学素养为总目标进行设计。幼儿教师在设定活动目标时,依据来源较广泛,但主观性较强,不能以客观现象和以幼儿为主体的目标进行合理设定,仍存有不科学的现象。

2.对目标维度把握不够

大部分教师为达到家长的期望和幼儿园建立的发展重点,将目标定位在科学知识板块,而轻视情感态度目标。

(二)大班科学活动内容选择主观性太强

1.内容来源不合理

教师对于科学活动内容选择具有倾向性,乐于筛选简单的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设计,回避较难开展的探究活动,造成幼儿对科学知识或科学方法态度的局限性,不利于幼儿以后的发展。

2.内容选择缺乏生活化和生成性

幼儿教师在选择活动内容时较少考虑幼儿的生活化和生成性内容。在活动中对于孩子的意料之外的提问——尽管可能这个问题也具有很强的探究性,但是教师的做法经常是让幼儿闭上嘴巴或者忽视幼儿的反应,而继续按照自己的教学环节开展下去。

(三)大班科学活动实施方法全面性不够

1.使用实验和推理方法较少

在科学探究活动中,具体的实施方法有记录、实验、推理、观察、操作、交流、展示等。教师在他们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对推理和实验的科学方法使用较少,而且,主要以推理和实验展开的科学探究活动所占比例则会更低。

2.忽视孩子主动探索的乐趣

较多教师在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时,会将活动的各个环节牢牢把控,要求必须按照自己的教学流程进行活动,遇到突发情况时,会被教师忽视或一句带过。

(四)大班科学活动对幼儿评价较单一

1.评价意向权衡不一,有偏向现象

幼儿教师在选择对幼儿进行评价时,会考虑各方面因素,但关注度都不是特别高。幼儿教师需多角度关注幼儿的发展,合理科学地评价对幼儿的各方面发展都有很大帮助。

2.评价态度方式单一,需要多元化

教师对幼儿表现的评价语言主要为“你真聪明”“太棒啦”等简洁、泛化的正面鼓励性评价,针对幼儿的具体表现做出的具体评价如“你的想法真让老师大吃一惊”“你这样的方法让磁体吸铁钉吸得更多,真有想法”等却较少。这类评价在肯定幼儿想法或操作的同时,也使得幼儿充满自信心,对接下来的活动也更有热情参与其中。

三、大班科学教学活动改进策略

(一)提高活动目标表述的灵活性

在科学集体教学活动过程中,孩子尽管年龄相近,但每个幼儿仍然有个体差异,有些幼儿认知发展水平较低,理解能力有限,不同幼儿吸收新知识和经验的速度也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活动目标时的表述要具有一定的弹性空间,根据教育活动实际实施过程中的情况和幼儿的表现,适度调整教育活动的进度和难易程度,尽量让每个幼儿在教育活动中都能得到发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活动重难点的设计应体现对情感态度和方法能力的重视

从幼儿发展的角度来看,科学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让幼儿形成良好的科学学习品质,养成积极的科学情感和态度,但是科学情感以及态度是在潜移默化的教学活动中形成的。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方案时,不仅要在活动目标上重视对幼儿科学情感和态度的培养,在活动重难点的设计上,更应该融入对幼儿科学情感和态度的培养,巧妙地设计教学行为,把握教学契机,促成科学情感和态度目标的实现。

(三)活动内容应重视幼儿对身边事物特点及变化规律的探究

其实幼儿在身边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自然事物,包括自然物体及现象等。物质世界在其变化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各种外部形态和联系,都是可以让幼儿进行探索的科学内容,例如幼儿常见的自然现象,更能吸引其好奇和探究欲望。这些现象,有的循环反复地出现,有的则神奇莫测、变幻无穷。它们发生在幼儿的身边,激发幼儿探索和观察的欲望。

(四)在教师的提问设计中适当增加开放式问题的比例

开放式问题的运用可以激发和锻炼幼儿的思考能力,能促使幼儿借助他们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组织语言,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同时,开放式问题能培养幼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把思维的主动权还给幼儿,启发幼儿的思维,让幼儿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

(五)采用多样化的活动结束方式

教学活动的结束不应该只是单一对知识的总结和对学习的点评,更应该注重结束的方式。我们要给幼儿良好的体验,肯定幼儿的进步,树立幼儿的自信心,鼓励幼儿成长,让幼儿体会到在学习中收获的满足和乐趣,这才有助于幼儿的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