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春蕾幼儿园 单雪梅

我国着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幼稚教育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感觉最难面对的不是与幼儿的沟通,而是与家长的沟通。当我们面对有着不同生活背景的各种各样的家长时,怎样才能有效地与不同类型的家长做好沟通,真正做好家园共育这篇大文章呢?下面是笔者工作中收获的点滴粗浅经验。日常工作中,因我们缺乏工作技巧,或工作的点滴疏忽,或缺乏沟通,经常会与幼儿家长出现一些这样那样的不愉快,使简单问题变得棘手起来。

说话缺少技巧引发矛盾。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主要话题,通常会是一些孩子在园的表现,如果是反映好的方面,家长自然会非常高兴,如果反映的是孩子的缺点,再加上缺乏技巧,搞不好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遇到急脾气的家长,说不定还会让孩子受皮肉之苦,家长打过孩子后,又心疼孩子,自然不会高兴,随之也对教师产生不好的看法。

诸多琐碎的小事引发矛盾。比如坐座位,一个班里的孩子,总有的坐在教师面前,有的坐在边上,时间久了不进行调换,坐在边上的孩子家长就不高兴了,认为老师对自己的孩子缺乏关注和关心,心生猜忌。再如,平时园里的一些活动,老师都会拍一些孩子在活动中的照片通过微信圈发给家长,因为有的孩子拍进去了,有的孩子没拍进去,甚至因照片中孩子的位置问题,有的家长就会给老师提意见,“怎幺没有看到我的孩子参与活动?”“为什幺我的孩子总在不起眼的位置?”等诸多问题,这时需要我们耐心地一一解释,稍有不慎,矛盾随之而至。在化解与家长的矛盾时,我们当老师的要理解家长,分析家长的心理。家长看问题总是从个体角度把自己的孩子摆在重要位置看,而教师主要是从集体角度看,所以教师要与家长沟通,帮助家长调整看待幼儿教育的视角。比如告诉家长孩子这次没被拍到,没有在突出位置,可能下次就会拍到,并在突出位置了。同时要以理解并接纳家长的心态,以宽容的态度配合家长的需求,在无损原则的情况下先满足家长的个性化要求,把矛盾缓和下来再做解决。

家长把自己的孩子送到幼儿园,开始并不是百分之百放心的。只有当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在幼儿园安全、快乐、健康时,她们才可能对老师逐渐产生信任,而一旦孩子在幼儿园出现一些情况时,家长可能不再信任老师。在我带的班里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因为孩子尿了裤子没有及时发现,孩子回家后告诉了妈妈,妈妈就生气了,非常恼火,还找到了园领导那里,当我给她说明情况时,她怎幺也听不进去,还恶语相加,态度很不友好。原本很小的一件事情,却弄得家长和老师关系很紧张,多亏我没有放弃跟家长的沟通,事情最后解决了。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要想赢得家长的信任,那就要爱孩子。

班上有一个男孩儿叫小涛,长得白白胖胖,做事风风火火,动作敏捷。一天,他从自己的座位跑向另一个小朋友的座位时,被椅子腿绊倒了,把胳膊肘磕破了,老师赶紧带他到医务室包扎,并马上给小涛的父母打电话,表示对此事非常抱歉。家长不但没有埋怨,反而安慰老师说:“没关系,老师对孩子照顾得挺仔细的。我家孩子动作快,很容易磕碰,受点伤他自己下回就知道注意了。”老师非常感谢家长的宽宏大量。回家之后,家长看着孩子胳膊上“挂彩”了,把心疼藏在心里。问他是怎幺摔的、疼不疼,孩子就表演了一遍是怎幺摔的、怎幺哭的、医生怎幺包的,很乐观地接受了这次挫伤。在家长的教育引导下,小涛逢人询问就说:“是我自己不小心摔的,以后做事不能那幺着急。”由此可见,幼儿园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的合作,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家长的合作意识不同,教师需要因人而异,分别对待。

要与家长做好有效沟通,做好家园共育,我觉得应做好八个字:理解、信任、合作、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