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针对“创学结合”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面临的矛盾,提出应当立足“创学结合”,优化教学资源配置,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载体,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评价机制,通过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群、开发多元思想政治理论课平台和建立多元的课程学习评价机制等措施推动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

【关键词】创学结合 大学生 思想政治理论课程 建设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3C-0060-03

“创学结合”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创造条件帮助学生获得创业经验。“创学结合”的运行促使传统的教育模式发生变革,一些理论课程被压缩、替代,一些相关的实践教学得以开展,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在不同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也难免受到冲击和影响。就促进大学生成才成长而言,“创学结合”的运行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并行不悖。在不断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之时,应当关注“创学结合”,关注“创学结合”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立足“创学结合”的理念、特点、运行机制等方面,构建科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结构,引导学生把握创业、学业的“魂”,在创业就业中实现人生价值。

一、“创学结合”的理念与运行

(一)“创学结合”的理念。美国教育家杜威认为,“我们对事物有所作为”,事物对我们“有所影响”,这是一种“特殊的结合”,“经验”就是这两个方面的“联结”,经验是“尝试”,也是“承受结果”,经验吸收和融汇“思维所发现的一切”,而教育则是“经验的解放和扩充”。“创学结合”强调创业经验的习得,突出在创业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核心价值理念是“学生在创造财富价值的同时实现其自身价值”。这表明了创业实践所习得的经验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可以说,基于创业经验的持续习得,是“创学结合”的灵魂,以此为中心,学生通过创业创造财富实现自身价值才成为可能。

(二)“创学结合”的运行。“创学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为基本出发点,强调“理论学习”与“实际创业”相结合,突出“课堂教学”与“创业实践”的统一。通常情况下,“创学结合”依托于高校课堂、创业园、实体店铺、电子商务(虚拟)店铺等运转起来。其中,课堂是“创学结合”的理论板块,借助教师、学生、教学资源、教学思想、教学策略、信息技术等等的交互作用成为“创学结合”的基础,帮助学生进行专业理论学习、创业理论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和其他人文理论学习。创业园、实体店铺和虚拟店铺等通过呈现真实的生产、流通、消费情景,促进交易,为学生进行创业实践提供便利,是“创学结合”的核心板块。无论是理论板块还是实践板块,最终都需要来自政府机构、高校、学生等方面的需求作为动力,为其所推动,受其所影响。

二、“创学结合”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面临的矛盾

(一)丰富的教学资源与单一课程之间的矛盾。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信息的传播,使更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以不同的形式呈现于不同的载体,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以影视、短视频、音频、文字等形式呈现,或存在于互联网,或直接接入智能手机,或植入其他电子数码产品,为不同的教育者、学习者使用。同时,更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资源不再局限于纯粹的政治意识形态教育,而是与职业行业、与学生的人生之路、与学生的精神追求紧紧联系在一起。新闻时事、经典阐释、政策解读等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深度呈现,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与此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则不多,而在学时分配、学分分配和学制等因素的影响下一时难以增加,更有甚者学时被压缩,使得很多教学资源无法在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呈现,难以适应“创学结合”环境下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需求。

(二)多元学习需求与单一课堂模式的矛盾。随着年龄、知识、技能的增加,大学生身上对于“自我发挥和完成的欲望”,使自己的潜力“得以实现的倾向”更加突出,但他们无法避开来自不同渠道的各种信息的影响与干扰,他们在“创学结合”中困惑、迷失、苦恼、无助,甚至失望,与此相随的是,大学生在思想政治、道德法律、择业就业创业等方面的学习需求的多元化比以往更加明显。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堂在很多时候依然停留在传统课堂的模式,或者仅是对传统课堂模式进行简单的改革,无论是就提供的信息量,还是内容的深度,都无法满足如此多元的学习需求。实际上,在“创学结合”过程中,由于开展创业实践的需要,大学生往往难以集中于教室进行传统课堂学习,以致影响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

(三)教学主体多元化与单一学习评价机制的矛盾。“创学结合”打破了高校传统的专业教学模式,把来自企业行业、社会组织、培训机构等方面的相关人员“请进来”,形成了与传统教学状态下迥异的师资队伍结构。与如此的改革相适应,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队伍也发生了变化,除了高校内部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一些学生政治辅导员、行政管理人员也逐渐进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一些来自政府机构的党员领导干部、来自其他高校的专家学者作为兼职教师也进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使得教学主体多元化十分明显。但学生学习的评价机制则相对单一,主要还是通过常规的课程考核对学生学习进行评价,影响了对因开展“创学结合”而无法全程参与课程学习的学生进行考核。

三、“创学结合”视阈下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的路径分析

(一)基于“创学结合”需求,优化教学资源配置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群。课程群是根据施教对象的“认知规律”和“能力培养规律”科学合理地将同一学科或不同学科的“相关而又具有互补性”的课程,按照一定课程框架整合而成的新课程系统,关联性和互补性是其最基本的特征。在教学资源日益丰富的情况下,在“创学结合”过程中,应当充分考量学生的学习需求,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加快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群。

首先,基于“创学结合”的理论政策学习需求,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程群。根据“05方案”,目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程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形势与政策”课等四门课。这些课程围绕培养大学的思想政治素质、法律素质、道德素质等方面形成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程群。应当通过调整教学资源配置优化以上必修课程群,如可以在收集课程素材、建设课程分类资源库的基础上,通过优化教学设计、课件设计、教案设计等逐步实现对必修课程群的优化。同时,各地方还根据实际需要,开设与本地方历史文化、经济社会建设等方面密切相关的必修课程,如省情、生态文明建设、创业就业等课程,与“05方案”明确规定的课程形成补充。

其次,基于“创学结合”的人文素质养成需求,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程群。根据“05方案”,“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是大学生选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一。显然这并不能适应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应当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专兼职教师的学科背景大力开发思想政治理论课选修课程,使之与“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课共同构成鲜明的课程群。具体地说,可以围绕当前经济热点问题、社会发展热点问题开设以“当前经济社会热点”为主题的选修课,可以围绕当前的理论热点、政策热点开设以“当前理论政策热点”为主题的选修课,可以关注中国近现代史、古代史和思想史、哲学史等方面,开设相关选修课,可以适应大学生提高法律素质的需要开设法律、法制史、司法改革等方面的选修课,使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群形成呼应,帮助学生加深对必修课程群相关知识理论和政策的理解。同时,为了适应“创学结合”的需要,应当积极开发与创新、创业、就业相关的选修课,使学生在“创学结合”中有所学,学有所得。

最后,基于“创学结合”的实践学习需求,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课程群。实践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化改革的重大成果,也是引导学生由理论走向实践、由理性思考走向感性体验、由被动接受走向价值认同的关键环节。应当全面梳理地方人文资源,关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加快建设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实践课程群。比如,建设爱国主义实践教学基地、道德实践基地、法律实践基地和义工合作单位等,为进行系列实践教学、形成实践课程群建立条件。

(二)基于“创学结合”特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设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载体。立足“创学结合”的基本特点,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载体建设,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需要。

首先,适应“创学结合”的理论学习特点,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传统课堂。“创学结合”强调学生的创业实践,但也离不开理论学习。在大多数高校,传统课堂依然是学生理论学习的主要途径。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传统课堂而言,应当增设多媒体设备,规范多媒体设备的使用,提高多媒体设备的使用率,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图书资料、报考资料、网络资讯、图片、视频等,使之与课程教材有机结合起来,既彰显课程价值观,又生动吸引学生,使传统课堂成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美好家园的主渠道。

其次,适应“创学结合”的个性化学习特点,整合课程内容打造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精品微课。“创学结合”过程中,大学生对创业、就业、人生等问题形成了新的、差异化的认识,其学习方式也因此而更显个性化。因而,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特点,努力打造精品微课,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化需求进行学习,逐步提高思想、道德、法治等方面的认知,加深对相关理论知识的理解。比如,可以开发以“科学应对人生环境”为主题的系列微课,引导大学生应对逆境、顺境,形成良好的心理世界;可以开发以“遵守社会公德”为主题的微课,引导大学生在创业就业过程中提高公德意识;可以开发以“法律应用”为主题的微课,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创业中的法律问题,尤其是税法问题,提高他们的法律意识。

最后,适应“创学结合”的分散化学习特点,以精品课建设为依托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慕课。“创学结合”的实施使得学因创业实践的需要,学生可能分散于学校、社区、企业,或者分散于乡村、城镇,而他们的学习时间也不再是完整的学时,呈现出分散化学习的特点。因而,应当推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慕课建设,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精品课,使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比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选修课程群,如历史、文化、社会热点、交际礼仪、人生、政治等方面的课程,就可以建设成慕课,呈现于网络,供学生在线学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群,也可以采取异于教材编排的方式建成慕课,以专题教学、项目教学等方式呈现于网路。具体地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就可以分成多个专题教学,每个专题的教学时间为1-1.5小时,同时设计相应的练习题,使学生在传统课堂之外还可以进行课程学习。

(三)基于多元“创学结合”教学主体,优化评价机制灵活评价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泰勒认为,“评价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教育目标实质上是指人的行为变化……因而,评价是一个确定实际发生的行为变化的程度的过程。”“创学结合”建构了全新的师生关系、教学场景、师生对话结构,应当优化学习评价机制,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进行创新性评价。

首先,基于“创学结合”的“理论—实践”学习机制,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分替代机制。“理论—实践”的学习机制把学习分成了两部分,呈现出理论学习和创业实践的对立与统一,但在“创学结合”过程中,创业实践往往使得理论学习的空间被压缩,以致出现了学生理论学习不足,或者理论学习压缩创业实践,以致创业实践不足的状况,直接影响到“创学结合”的有效性。而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极易被压缩学时,影响到教学计划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因而,应当合理配置理论学习时间和创业实践,合理配置专业课程时间和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时间。具体地说,可以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学分替代机制,以创业实践中的与思想道德、法律等相关的实践替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学分,如以诚信经营、热情待客、守法经营等创业实践,或者创业实践中的公益活动替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学习,或者以服务对象的评价作为衡量参与创业实践的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

其次,基于“创学结合”教学主体多元化,建立多元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学习评价机制。“创学结合”的教学主体至少包括了专业课教师、创业实践导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其中既有来自本校的老师,也有来自其他院校的老师;既有来自行业企业人士,也有政府机构或其他社会组织人员。在传统教学视野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考核者,闭卷考试是唯一的考核方式。这实际上并不能对学生的课程学习进行全面科学的考核。应当充分考虑“创学结合”教学主体的多元化,采取多元的考核机制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进行考核。比如,可以采用“创业导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主导的考核,可以采用“企业行业人士+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为主导的考核,也可以采用“闭卷考试+开卷考试+面试”相结合的考核,可以采用“开卷考试+面试”相结合的考核。如果学生是进行服务业的创业实践,则可以把服务对象的评价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评价的参考。

最后,基于“创学结合”的过程性,建立多层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评价机制。“创学结合”具有明显的过程性,贯穿于大学生的在校时间,而学生往往在大学一年级或者二年级就完成了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理论学习和实践学习,难以对大学生在三年级、四年级的思想道德、法治、政治等方面进行考核。实际上,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特殊的使命,不应局限于学生的课程学习时间进行考核,而应当关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长效性,把课程学习评价贯穿于学生的在校期间。这就要求建立和完善多层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机制。第一层次为:通过多元评价主体、多元评价途径和多元考核方式完善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程何选修课程的考核机制。第二层次为:在学生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之后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遵守纪律情况、遵守社会公德情况等方面进行多元主体、多种方式的评价,如可以采取自评、寝室评价、班级评价、院系评价、班主任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如果出现违反纪律、违背道德规范等现象,可以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进行重新评价。第三层次为:对参与创业实践的学生是否诚信守法经营、是否遵守职业道德进行评价,如果学生不讲诚信,违法经营,违背职业道德,也可以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进行重新评价。

【参考文献】

[1]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53

[2]约翰·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167

[3]徐玉成,贾少华.高职创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职教通讯,2011(23)

[4]徐玉成,贾少华.高职创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十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4)

[5]A H马斯洛.动机与人格[M].许金生,程朝翔,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53

[6]刘华,冉盈.课程群内涵及其相关概念辨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4(5)

[7]拉尔夫·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施良方,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85

【基金项目】2016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课题阶段性研究成果(2016JGB460)

【作者简介】徐福林(1981— )男,广西岑溪人,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人事处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近现代哲学。

(责编 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