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彩云

【摘 要】本文对坚持“八个相统一”的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改革进行思考,提出八方面的教学改革措施: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引导学生,实现“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中,实现“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在讨论和辩论中宣传主流意识形态,批判错误观点,实现“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组织学生进行主题大赛,带领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现场教学,实现“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开展集体备课,制定统一教学标准、制作统一授课PPT和教案,并根据学生的专业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实现“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坚持教师主导地位,同时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实现“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层层设问,组织学生搜集资料,通过教师不断启发,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实现“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挖掘学生专业课程和通识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实现“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

【关键词】高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  “八个相统一”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6C-0095-03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并坚持“八个相统一”即“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教学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职学生进入大学第一学期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根据高职教育培养德、能兼备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目标的要求,重点对高职生进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治观的教育。坚持“八个相统一”的教学要求,在进行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课教学时,应从以下八个方面进行改革,以增强该门课程教学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一、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引导学生,实现“基础课”教学“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

“基础课”是一门融思想性、政治性、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职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有助于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新时代的忠诚爱国者和改革创新的生力军,也有助于高职生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的法制思维。这些既体现了“基础课”的政治性也体现了“基础课”的学理性。

在“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为了做到“以理服人”,就要引导学生分析隐藏在现象背后的理论知识,只有在授课过程中让学生理解理论,学生才能接受理论,进而才能自觉外化为自己的行动,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尝试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例如,在“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章节的教学中,学生问为什幺“‘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是科学高尚的人生追求?”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教师引导学生从“谁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问题出发,让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得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结论,从而得出作为新时代的高职生在成长和发展中应确立什幺样的人生目标。又如,在“道德的起源”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分析为什幺天意神启论、先天人性论、情感欲望论、动物本能论都是错误的时,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起源,劳动与人的产生、人与社会关系、人的自我意识与道德起源的关系,以及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道德的辩证关系等方面的知识,让学生深刻把握生活实际中的道德现象。这就实现了“基础课”教学的“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

二、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中,实现“基础课”教学“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在“基础课”每一章的教学中,都要理清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在教学中,以知识点作为载体,以价值为目的,在知识传授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例如,在第三章“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这一知识点的教学中,通过古人对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二者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解,进行举例分析。例如,“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引导学生理解中国古人的“义利”观,知道古人主张见利思义、以义制利、先义后利,重视道德理性和精神品格是古人的主流观点。通过分析古人的观点,帮助学生理解古人的思想,引导学生处理好自己生活学习中的“义与利”之间的关系,例如做人诚信、诚信考试,促使学生真正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实现“基础课”教学“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

三、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和辩论,在讨论和辩论中宣传主流意识形态,批判错误观点,实现“基础课”教学“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

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思潮多元化、多样化,现实生活中也还存在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错误观念和看法,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高职学生对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看法,不利于高职生树立科学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在“基础课”“创造有意义的人生”这一章节的教学中,针对生活中的拜金主义进行分析和批判。组织学生对社会上的“宁愿坐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现象进行讨论,让学生列举在我们生活中金钱可以买到的东西和买不到的东西。此外,对社会上“老人跌倒了,扶还是不扶?”的现象进行辩论,真理越辩越明,学生进一步理解了我们社会不仅要有物质文明还需要精神文明,同时在辩论中深化对助人为乐这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理解。教师在总结讨论和辩论时,要敢于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以问题为导向,讲清道理,让学生明晰事理并懂得真善美,进而使学生自觉地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现“基础课”教学的“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

四、组织学生进行主题大赛,带领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现场教学,实现“基础课”教学“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