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杏丽

一、 教学理念生活化

陶行知认为,生活是一本活的教科书。学生有自己天然的学习方式和接受知识的最佳状态,因此我们应走进学生的生活和心灵世界,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充分利用他们的生活经验,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掌握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知识。

二、 教学目标生活化

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告诉我们,必须走进学生的生活圈子,了解学生的生活状态和他们对生活的需求,使他们热爱生活,全面发展,在未来的社会生活中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而数学的教学目标是将学生的现实生活与可能生活需要进行整合,使学生通过数学课程的学习逐步成为具有独立人格和批判意识的人,并在特定的数学活动中,获得初步的生活经验。我在教学应用题时,把体育室添置用品的问题拿到课堂上让学生解决,“体育老师用840元去购买足球和篮球,足球每个40元,篮球每个30元,体育老师共买了15个足球”。然后让学生根据这个题目自己提出问题,并解答问题。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更使每个学生都能有自己的想法,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 教学内容生活化

数学教学必须注重从学生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让学生感到所学的内容是熟悉常见的,且是有机会参与、富有挑战性的,使他们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和思维现状,对数学教学内容进行优化组合和灵活处理,灵敏捕捉能够为教学内容服务的生活素材,让学生通过对这些素材的感知和整理,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发展数学学习能力。如在教学“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时,我知道许多学生早已会比较万以内的数的大小了,只是在比较位数相同的数的大小时存在困难。因此在上课的前一天,我让学生收集在日常生活中见过的万以内的数。课堂上,我先让每个学生把他们找到的数在小组内交流,然后每人选择两个最喜欢的数写在卡片上,并尝试比较数的大小。接着请学生将部分式子贴到黑板上进行分类,学生很快得出了多种分类的方法,我引导他们将这些式子分成两类:位数不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位数不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学生都已经会比较,而位数相同的两个数比较大小,我让学生通过互相交流找到比较大小的方法。掌握了比较大小的方法之后,在练习中我又设计了买电器到哪一家更划算的题目。这样的设计,将教材中枯燥、缺少生活气息的题目改编成具有生活气息的题目,既使学生感受到万以内的数在生活中的普遍应用,认识到学习这部分知识的重要性,也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应用数学的能力。

四、 教学导入生活化

陶行知认为,我们所过的生活及生活所必须的一切东西,便是我们生活教育的内容。教师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把数学教学与生活中的问题相结合,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能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如教学“分数的意义”引入新课时,我先请一名学生把一根漂亮的头绳分给两个学生,并让学生边分边说,引出本课的关键——“平均分”。

这种利用人分物品的生活现象引出“平均分”的教学方式,不但增加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而且使他们对数学产生了一种亲切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从而体会到学好数学对生活有很大帮助,无形中产生了学习数学的动力,同时也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新知识的兴趣。

五、教学方式生活化

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生活的特征,从生活中寻找生活的真谛。学生要以积极的状态投入数学学习,离不开对数学的美好感受,而这种感受是在真实生活和具体实践情境中产生的。因此课堂应成为学生体验、感悟、参与的舞台,并由此向课外延伸,触发学生生活的灵感和智慧。在教学方式上应给予学生相应的体验和感悟的空间,引导学生有所思、有所感、有所悟。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和表面积”练习课时,我把教学活动的地点安排在跳远沙坑旁,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学生边议论,边动手,量的量、记的记、算的算,分工合作,几分钟后,他们提出了许多问题:建成这个沙坑需挖去多少立方米的土?这个沙坑的占地面积是多少?这个沙坑里的沙的体积是多少?学生经过讨论,一一解决了问题。这样的教学实践活动不仅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了生动的感知、深刻的体验和牢固的掌握,更让学生在参与中增强了数学应用意识,锻炼了生活实践能力。

(责编郝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