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秀炜

【关键词】情境教学 课堂教学

高效 发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5A-

0031-02

在新一轮的小学数学课堂改革中,创设和运用数学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理解数学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笔者就低年级数学教学中以情境教学促进课堂高效发展进行探讨,并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在数学情境中激发求知欲

在低年级数学教材中,例题大都以现实的生活情境为依托,把学生的认知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截取某一场景,鲜明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在情感体验中激发求知欲,并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在初涉加减法教学时,我们根据教材采用了儿童最常见的“人来了”“人走了”这样的问题情境,把加减法计算教学建立在直观形象、儿童熟悉的生活情境之中。在连加连减教学中,通过观察教材中生动形象的连续飞来的小鸟情境图、连续游走的小鸭情境图,把数学还源于儿童熟知的生活场景,把现实情境情节与加、减数量关系联系起来,把数学理解建立在形象思维基础之上,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和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在观察插图中促进知识的形成

情节发展和数学知识是构成数学教学情境的重要要素。低年级的数学例题和习题通常是以一幅幅直观生动的画面出示的,这在调动学生感官积极性方面起到了很大作用,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内化和直观思维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效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在插图的情节发展和知识形成的结合点上理解图意。通过分析、判断和推理,促进数学知识的形成。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9加几》一课中的“想想做做”第1题时(见下图),从图画中如果仅限于得出算式9+6,那就没有发挥出图画的全部功效。在学生观察图画得出算式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两个重点:一是小猴为什幺从一堆6个方块中搬1个到9个方块这堆上?二是把小猴搬运方块图与“9+6”的算式分解图结合起来思考:9+6的计算方法是什幺?在教师这样的引导下,学生不仅真正看懂了图画内容,更重要的是潜移默化地学会了观察的方法,能以图画情节为依托,理解了“9加几”的算理算法。这样的图画教学,生动又有趣味,简单又意明,使得低年级的计算教学化枯燥为趣味、化机械为灵动,有效地促进了知识的形成。

三、在合理利用情境中突破教学重点

有时候,教师刻意地去追求生动活泼的情境设置或是具有创意的问题情境,这未必就是最好的,有时还会适得其反。其实很多时候,身边的一些简单而直观的资源更加有效,我们应该充分挖掘资源,并加以合理利用,找到适合学生的教学手段才是最有效的教学。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得数是6、7的加法》一课时,教材创设了植树活动这一情境,让学生看着情境图解决“一共来了多少人植树”这一问题。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画面,领会不同加法算式,即:5+1=6、1+5=6,让学生初步感受“交换加数的位置,结果不变”的加法交换律。

笔者想,教材这样设计,有以下3个方面的意图:第一,植树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第二,图中有从两个方向来的学生,易于学生理解并列出两个算式。但是,笔者课前调查发现,学生一般都是这样理解题意的:先来了5个小朋友,又来了1个小朋友,一共来了多少人植树?列式时,也就很自然地把左边的人数加上右边的人数求出总数。确实,依据学生前一段时间的学习经验,他们已习惯于这种思考方式。因此,如何利用教材设计的情境,教师可能需要一定的引导才能得出“一图两式”,而非学生主动地得出另一式。

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笔者是通过讲故事来展开教学的,草地的这边来了5个小矮人,伸右手5只手指来表示,另一边又来了2个小矮人,伸左手2只手指来表示,一共来了几个小矮人?学生们很快列出了算式5+2=7。接着提问:还可以怎样列算式呢?当然,会有学生蠢蠢欲动,也有学生不知所云,此时,教师把两手交叉,5只手指和2只手指交换了位置。学生们一下子就领悟了,接下来的教学也就水到渠成了。

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之所以易于领悟,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在突破“一图两式”这一重点时,笔者利用了学生可以直观观察的手指来替代小矮人,通过交叉双手,很轻松自然又直观形象地让学生自主列出了两个不同的算式。第二,手指演示,能让学生更直观地体会到交换双手的位置,也就是加数交换位置,但总数是不变的。第三,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的教学,说明了充分挖掘、合理利用身边的一些简单而直观的资源,是最有效的教学方法。

四、在动静结合中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低年级的数学教材大多呈现的是静态的图文结合形式的实际问题,学生在数学知识的理解时需要借助“想象”来还原事件的过程,但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智力发展水平的局限,这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我们在教学中如果适时利用多媒体课件把动画和图画结合起来,就能让算理更明了,可以提高学生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例如,在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加减混合》一课时,教材中有一道习题,要求学生根据荷叶上青蛙跳水的静态图(如下图)列出加减混合算式。学生在题目提供的静态图上很难一下子分清图中要描述的是什幺样的增减变化。但是运用了动态的课件演示后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轻松地看出在一片荷叶上的4只青蛙中有2只跳水了,另一片荷叶上的3只青蛙仍在上面。学生通过还原事件就可以从青蛙增减变化中理解图上的数量关系,也就是要从原来没有跳水前的一片荷叶上的青蛙只数里去掉跳水的青蛙只数,再加上另一片荷叶上的青蛙只数,就是现在荷叶上青蛙的只数了。这样的教学不但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还运用了学生的活动经验,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课堂上的观察图意理解图意的方法如果仅停留在运用多媒体技术或者依赖多媒体技术上,学生的观察经验得不到迁移,学生由观察到理解的能力也就得不到提升。因此,动态的动画演示要回归到静态的呈现方式。学生有了观察动态动画的经验后,很容易运用他们已有的观察经验进行迁移,注意在一张静态图上通过寻找出增加或者减少的变化关系来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