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论述初中语文以读促写的策略:读佳作,模句式,促进学生句式表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赏名作,仿片段,依据文本类型的不同进行专项模仿训练;品生活,写全篇,以主题形式的写作提高写作能力;悟生命,创佳作,写出血肉饱满的好文章。

【关键词】初中语文 以读促写 句式 片段 全篇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8A-0052-02

随着新课改及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正在发生质的变化。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教育教学形势,单纯的知识教学既不能彰显语文的学科魅力,又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且极易陷入教条式教学,导致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低下。阅读与写作作为初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阅读作为写作的前置条件,是学生写作前的能量积蓄,深入的高效阅读对学生的写作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教师通过以读促写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读佳作,模句式

初中生已经完成了基本的语言知识积累,可以独立地进行阅读,但是深层次阅读的开展依然需要语文教师的指导和点拨,即通过句式模仿实现由阅读到写作的初级转换。句子是构成一篇文章的基本完整单位,对名篇佳作句式的模仿符合初中阶段学生的写作诉求,也是对学生已经掌握基础知识的延续和升华,规避了贪大求全的写作教学陷阱。鉴于初中生的认知程度和知识储备还不够,阅读文本的选择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帮助,综合当前初中作文的教学现状来看,阅读文本的选择以教材文本及相关主题的延伸为主。不同类型、深度、广度的文本选择,可以在无形中促进学生句式表达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春》(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是朱自清先生写的一篇借景抒情的散文,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之情。教师要依循“盼春—绘春—颂春”的层次指导学生对文本进行阅读和理解。作者在写作中大量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既突出了所写景物的特点,又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通过动静结合的方式使所描写的景物既生动活泼又有层次感。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学生对本课内容的掌握情况,通过模仿句式的方式指导学生掌握本课运用的修辞手法,如对文中“小草”“花朵”“春雨”等句式进行仿写。

二、赏名作,仿片段

如果说句子是文章的基本组成单位,那幺片段则是构成文章的次级单位,其中含有更为丰富的观点、情感,表达更加清晰、更有层次感。片段仿写是写作的初级阶段,也是相对较难的部分,对初中生来说,其灵感多是源于自身的经验和知识积累,但这种模仿不是刻意的东拼西凑,而是发自内心的有感而发。给予学生情感共鸣的最好素材莫过于名家名篇。在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教师依照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等对文本进行区分,指导学生在熟悉阅读的基础上,依据文本的不同类型进行专项模仿训练,掌握不同类型文本的写作要领。

在《秋天的怀念》(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一课中,笔者以“看花”为线索设置问题:文章三次写到看花,其背景和结果有什幺不同?从文中找出描写母亲动作、语言、神情、心理的语句,请结合上下文作具体分析,这些描写在其中起到了什幺作用?“我”的暴怒无常有哪些具体表现?“我”在思想情感上变化的契机是什幺?通过这一系列问题,帮助学生更加深刻地把握文本的行文脉络。为了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笔者截取“看花”的片段,引导学生联系自己与母亲的生活片段进行仿写,在叙事的同时完成情感表达。如“我”外出游玩时,母亲为“我”准备所需的食物和衣物,“我”感受到了母亲细致入微的爱;“我”在学校与同学发生矛盾时,母亲教诲“我”与人友善,在“我”成长中起到了示范作用……学生通过描写生活中的某些场景,完成叙事与抒情的双重目的。

三、品生活,写全篇

生活是最好的老师,人从呱呱落地开始便有了情感,而情感即是我们对生活中人、事、物的态度表达,喜悦、幸福、失落、伤心、痛苦等情绪,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周围。初中阶段正是学生构建良好价值观念的关键时期,如何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悲欢离合成为学生成长中的重要议题。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决定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对学生的成长视而不见。教师应结合语文学科的特性,通过写作这一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表达欲,使学生通过对生活的品读,借助文字的力量进行反思,以主题形式的写作实现对自身情绪的管控和疏导,提高自身的写作能力。

例如,猫、狗是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它们以朋友的身份陪伴在人们身边,给人们或喜悦或悲伤的情感体验。郑振铎先生的《猫》(部编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中,展现了一段生动感人的养猫故事,吸引着人们体验一种发人深省的养猫的快乐与伤悲。作者三次养猫的具体情形各不相同,但都经历了“养猫—失猫”的过程。笔者结合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对其中情感的把握,指导学生以“生活中的小动物”为主题进行写作,提高学生架构文本、表达情感的能力。

四、悟生命,创佳作

生命是美好的,但生命也只有一次。珍惜生命,善待自己和他人是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一课。十几岁的初中生正处在生命中最美好的阶段,他们活泼、热情、开朗,但也时有困惑,同时一部分学生由于受到家庭、人际、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影响,陷入难以自拔的泥潭。教师带领学生通过对生命的感悟,发现生命的美好,以感恩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不如意,是对写作的进一步升级。包含个人深刻的情感体验,对生命本质的探究,对自身生命的深入解读,有利于学生创作出发人深省而又饱含深意的佳作。

例如,从阅读历史人物的故事中汲取灵感和力量,如司马迁、孙武等;从普通人的故事中感受坚韧意志对人成长的重要性;从长辈的故事中认识生活的真谛。借助他人的生活经历,扩展自身的格局和视野,感悟生命的美好,创作出血肉饱满的好文章。

初中语文课堂上以读促写教学的开展,需要教师在深刻把握新课改内在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初中语文的学科特点及阅读与写作的具体要求,从教材文本的阅读,到经典名着的拓展,引导学生以模仿句式、片段的方式掌握基本的写作技巧。在此基础上,使阅读贯穿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以阅读的姿态解读生活,品味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开展主题式的全篇创作,升华学生的写作技巧。从初中阶段学生成长的角度引领学生对生命进行感悟,综合文本中传达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将其融入自身文本的创作中,实现以读促写方法在初中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作者简介:黄杰中(1982— ),男,广西桂平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