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基于讲故事是小学低段的重要教学内容,提出借助课文插图、文本示意图、思维导图等帮助学生搭建“图”支架的教学建议,以使学生在形象直观的图示引领下,提升讲故事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讲故事 “图”支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1A-0104-02

低段课文主要以童话寓言故事为主,趣味性强,深受学生喜爱。“讲故事”作为低段教学的重要教学内容,在许多课文中都有体现。然而,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讲故事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思路不够清晰,讲述不够完整等现象。依据低段学生的特点和低段语文教材的特点,笔者认为,为学生搭建必要的“图”支架有助于提高学生讲故事的能力。

一、借助文本插图讲故事

低段语文教材中配备有许多色彩绚丽、生动美观、富有童趣的图片,这些图片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是学生讲故事的重要支架。基于此,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来提升学生讲故事的能力是一条不错的途径。

(一)借助插图,激发表达欲望

低段学生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在没有任何支架的前提下就直接让学生讲故事,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课文中的图片,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讲故事情境,以激发学生的表达愿望,帮助学生更好地讲述故事。

如教学《开满鲜花的小路》一课时,笔者通过大屏幕为学生展示课文中的插图,然后声情并茂地描述:美丽的田野上有几只小动物和它们的房子,田间的小路上鲜花盛开,小动物们凑在一起,高兴地谈论着。看到这些图片,你想说些什幺呢?学生抢着回答:“哇,这条小路好美啊!”“看,鼹鼠住在这里!”顺着学生的回答,笔者趁机说道:“鼹鼠住在这里,那幺,在这里会发生哪些故事呢?你能给大家讲一讲吗?”这样教学,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讲故事的兴趣,他们结合课文插图,绘声绘色地讲了起来……

(二)借助插图,实现图文结合

在讲故事过程中,低段学生最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讲得不够完整,这是因为学生单凭自己的背诵与记忆来讲故事。在这种教学情形下,教师如能借助插图,以图导学,帮助学生实现图片与文字的完美联结,那幺,学生讲起故事来必然会更加轻松。

如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邓小平爷爷植树》一文中有一幅邓小平爷爷亲自为小树浇水的画面,在教学中,笔者让学生从这个插图入手,先说说自己的植树经历;然后,让学生借助课文插图,回想邓小平爷爷植树的全过程;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结合课文插图把邓小爷爷植树的经过讲下来,重点把邓小平爷爷植树时的样子讲清楚;最后,让学生脱离图片和教材,把故事讲一讲。这样教学,由扶到放,不仅遵循学生语言发展规律,而且把课文插图与文本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教学效果显着。

(三)借助插图,启发大胆想象

讲故事不是完全复述课文内容,而是需要学生在讲清楚、完整地讲故事的基础上适当展开想象,以使自己的故事讲得更加丰富有趣。借助图片讲故事,鼓励学生结合图片大胆想象,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使学生把故事内容讲得更加有趣。

如在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大象的耳朵》一课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能够把“大象的耳朵为什幺会有耷拉起来和立起来的现象”讲清楚,可以让学生先多读几遍兔子与大象的对话,并注意读好兔子的语气,感受兔子内心的真实想法。接着,让学生读好小羊与大象的对话。最后,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文中的插图,并想象其他小动物是怎样议论大象的耳朵的。为了让学生说得更生动,可以让学生仔细观察小鹿、小马、小老鼠等小动物的表情是怎样的,它们是怎样想的,又是怎样说的。这样教学,不仅可以使故事更加完整,而且可以使整个故事更加生动、形象、有趣。

二、借助示意图讲故事

在学生讲故事时,除了鼓励学生善用教材中的插图,课后习题中的示意图也是学生讲故事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学习支架。这些示意图中的人物关系、故事脉络清晰,学生借助示意图,可以把故事讲得有条有理。

(一)借助示意图梳理故事情节

小学语文课后习题中的示意图可以把故事的发展过程以文字和图示的形式综合体现出来,有助于学生厘清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把故事讲得更有条理。

如二年级语文下册《小毛虫》一课的课后练习中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小毛虫经历了哪些变化?画出相关语句,借助提示讲一讲这个故事。(如下图)

“小毛虫经历了哪些变化”这个问题其实就是要求学生能够按照时间顺序把小毛虫的变化规律讲一讲。“每个人都有自己该做的事情”“万事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这两句话是经典名言,也是《小毛虫》这一课告诉人们的道理。学生在讲故事的时候很容易把这两句话的先后顺序弄错,而教师适时地展现示意图,可以帮助学生厘清时间顺序,帮助学生搭建好讲故事的支架。

(二)借助示意图构建故事条理

在低段语文教材中,有一些故事涉及的人物过多,故事结构较为复杂。学生在讲故事的过程中,由于受认知水平所限,不会自主地在头脑中构建学习框架,而示意图则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缺憾。它不仅可以把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清晰地呈现出来,而且还可以把故事中人物之间的关系、规律等更好地展现出来。借助示意图来讲故事,学生必然会讲得有条有理,精彩万分。

如二年级下册《蜘蛛开店》的课后习题中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按照示意图讲一讲这个故事”。(如下图)

为了帮助学生顺利完成讲故事的任务,教师可以先把故事分为三个小故事,让学生自己试着讲,再在小组里边讲。然后,出示示意图,鼓励学生以合作学习的形式把故事讲一讲(在学生讲故事的时候,重点要求他们能够抓住示意图中的关键信息,把故事有条理地讲下来)。最后,让学生脱离示意图,独立讲故事。这样教学,由扶到放,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讲故事的能力。

三、借助思维导图讲故事

在学生讲故事时,除了让学生利用教材中的插图与示意图,还可以让学生利用思维导图作为讲故事的重要支架。通过创建思维导图,学生的思路会更清晰,进而把故事讲得更有感情。

(一)借助思维导图,聚焦故事重点

低段学生讲故事的时候,很容易步入两个误区:一是讲得非常简略,一带而过;二是讲得非常冗长,面面俱到,重复啰嗦,抓不住重点。针对这种现状,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抓住故事的重点,以使学生的故事讲得更精彩。

如在教学二年级下册《青蛙卖泥塘》时,在学生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师生之间可以共同绘制思维导图。(如下图)

通过思维导图,学生知道了青蛙在卖泥塘的时候来了哪些顾客,它们分别说了些什幺,青蛙又做了些什幺,结果怎样等。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文,思考课文重点描写了哪几件事(青蛙和老牛、野鸭的故事)。最后,让学生结合思维导图把重点部分讲清楚。如此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学生讲故事的能力得到了提升。

(二)借助思维导图,优化词句表达

在低段语文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的故事讲得更加精彩,除了让学生敢想、敢讲,讲清楚、讲具体,还要让学生把故事讲得生动、精彩。然而,很多学生却很难达到这个标准。怎样才能让故事讲得更加精彩呢?教师可以让学生就思维导图适当补充,以优化学生的词句表达。

如教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狐假虎威》一课时,在学生读完课文以后,教师可以采取留白的方法,让学生思考当老虎和狐狸走进森林的时候,它们的表现有什幺不一样,再从文中找出精准描写狐狸和老虎的神态、动作的词语,把空白处补充完整,进而绘制思维导图。(如下图)

最后,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把故事讲一讲。这样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梳理清楚故事结构,而且还可以使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把细节部分讲述得更加精彩。

在低段语文教学中,在学生讲故事的时候,教师如能以“图”为媒介,善用教材中的“图”资源,为学生搭建“图”支架,那幺,必将会极大地降低学生讲故事的难度,让学生讲出来的故事更具有条理性,既具体又精彩。

作者简介:罗聪(1967— ),女,广西陆川人,大学本科学历,高级教师,现任陆川中学附属小学校长,全国优秀教师、广西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研究方向:学校管理、德育工作、语文教学。

(责编 黎雪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