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甫雄

语文的学习,主要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的内容,其中“读”的作用非常重要,主要是指阅读、朗读等。随着现在教育水平的提升,教学重点和内容也应该随着时代的步伐产生相应的改变。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理念可能更加侧重于对“写”的要求,而没有注重对“读”的培养,因此传统的教育方式不能明显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读”是学习语文的基础,只有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了,才能够在写作的时候妙笔生花,激发学生的无限潜能和创造能力。所以,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优势以及方法,从而给从事小学语文教育事业的工作者提供教育方式和理念上的参考。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育的现状

(一)教师重视程度低

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教育教学方式也是丰富多彩、各有千秋,但是一些经验较少或者思维较传统且对互联网接触较少的教改师对教学重点的把握不是特别好,教育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当中,更注重学生的“听”“写”能力,忽视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教育。阅读能力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相当于语文启蒙教育,所以教师对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影响了学生看待事物或者阅读文章的思维模式,没有让他们充分发挥这个年龄段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等优势,同时对小学语文成绩的提高和今后的语文学习也会产生不利影响。

(二)教学模式单一

对于目前小学语文阅读教育来说,有些老师很少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进行阅读教学,大部分还是采用固定思维教学方式,以应试为目标,有的只让学生在考试或者课堂阅读练习中提升阅读理解能力,这种枯燥乏味的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对阅读理解的学习兴趣,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可能还会对阅读产生抗拒心理。

二、提高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的优势

(一)提高学生自学及多角度看待事物的能力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一般会注重学生的背诵能力、作业的完成度以及对词汇的掌握程度等,这种传递语文知识的方式不仅不能让学生的语文成绩有明显的提升,还会让学生产生排斥心理,如果老师在课堂上一味地解释诗词、文章的词语、讲解前一天作业的批注等,导致老师和学生的互动少,不能让学生真正融入课堂,内容单一,这些都会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疲倦、乏味。所以,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比如利用多媒体投影仪,或者发一篇既有趣又有意义的小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并且分组讨论,在增强语文课程趣味性的同时,还锻炼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每个人的理解能力不同,对同一篇文章的感受也不同,通过小组练习阅读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将自己对该文章的理解进行分享,让他们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从而提升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并能够更加主动地加入语文学习中。

(二)提高教学效率

对小学语文老师来说,如果不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教育,那幺学生在一段时间内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相对来说很难有大的提升,所以会导致学生不习惯自己处理阅读中所遇到的问题。学生遇到不明白的地方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而不是自己先思考,对老师的依赖过强,不仅增加了老师的工作量,还不能让学生在阅读方面得到成长。每个学生的理解力和学习能力不同,所以老师需要在课堂中让学生明白如何阅读以及学会阅读方法,然后教育学生在遇到自己不能够理解的语句或者词汇时,可以先查词典或者和同学讨论,然后再根据查到的内容和讨论的结果自己理解、消化,用这样的方式能够学生养成独立解决阅读问题的习惯,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明显的提升,也减少了老师课后的教学工作量。

(三)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小学语文测试中,阅读理解的分值占了较大一部分比重,但是阅读理解有一定的主观性内容,每个人的理解能力不同,有学生在阅读理解时出了偏差,阅读理解的分数就会很低,从而使整个语文成绩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培养阅读理解能力对学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老师在平常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适当做一些阅读练习,并且多给学生传授一些阅读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多理解、学会找文章主旨,从而在阅读理解题目中能够应对自如,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三、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

(一)兴趣培养法

对于小学生来说,心智和认知能力还发育不完全,不能采用枯燥或者乏味的教育方式来对学生进行语文阅读指导,而是应该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从小学生感兴趣的事物或者方式入手,比如可以利用微视频教学的手段,采用一些简短的童话故事或者动画电影短片等,吸引学生的眼球,在学生观看学习的过程中,给学生简单的观看任务,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找到相应的答案。采用寓教于乐、动静结合的方式,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对阅读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同时让学生能够在相对轻松、快乐的学习氛围中进行语文阅读的学习。这种教育方式能够改变学生对语文课程的固有思维,从而使学生真正喜欢上语文课,并且有了学习语文的动力。

(二)小组学习法

在语文阅读课堂学习中,老师可以先给学生一篇角色分工明确的小短文或者小故事,给出相应的任务要求,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且进行角色扮演,然后将每组讨论的结果呈交上来,让每组进行表演展示。这种教学方式能够让每个学生都积极地参与进来,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阅读学习的印象,还能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小组讨论也能够征集大家对事物的不同看法,然后经过老师的讲解明白自己阅读存在的问题,从而提高阅读水平。

(三)情境创设法

对于提升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在语文阅读学习过程中老师可以创设相关的阅读情境。比如,学习《少年闰土》时,在上课前,老师可以在网上找一些与该文章相关的动画视频、表演或者图片等,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并且利用讲故事的口吻给学生朗读课文。小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但是他们天真可爱,没有传统思维的束缚,充满了想象力和创造力,对新鲜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和学习的能力,用这样的方式让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提高教学效率。

(四)课外阅读法

对于小学阅读,教材内容相对有限。老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有趣且有教育意义的课外阅读材料,适当引导学生在周末或节假日阅读一些课外书籍,将课外阅读与课堂阅读相结合,让学生在阅读相关课外书籍后写出自己的感受,让学生理解文章并与文章产生共鸣。同时,为了鼓励学生积极阅读优秀的课外书籍,并在阅读后写出自己的感受,老师可以设定相应的奖励措施。例如,对于积极阅读课外书籍并将读后感写得好的学生会进行奖励,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学生在优美的文字海洋中漫游的同时,也提高了阅读水平。

(五)方式传授法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老师需要教授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首先是要多读。读万卷书,才能行万里路。当学生的阅读量增加后,自然就会有一定的语感基础,语感是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培养起来的,老师日常的教学对学生的语感没有太大的帮助,关键需要学生多看、多读、多学,有了语感基础之后,老师需要在阅读教学中和学生一起阅读。教会学生如何抓住文章的主旨,对于不同的文章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同时阅读方式也有很多种,分为朗读、默读、精读、略读等,所以老师要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选用最合适的阅读方式,从而让阅读效果达到最好的状态。

四、结语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时代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语文,是许多文学类课程的基础,也是我国小学、初中乃至高中以上教育必不可少的课程。而对于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尤为重要,因为语文的学习,更加注重理解以及拓展,重点不止在于传统的诗词背诵以及默写、练字词,所以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加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对各类型文章有基本的理解力以及感知力,为学生今后在初中、高中甚至大学以后的语文、历史、文学等课程学习打下基础。通过对语文阅读教育的现状以及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优势和方法做出相关研究和分析,可以明白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小学语文教育以及今后的语文学习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抓住教学重点,认识到阅读理解能力对于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从而侧重于阅读培养,在寓教于乐的同时让学生的阅读水平有明显的提高,相对应语文成绩也会有所上升。

参考文献:

[1]刘海霞.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浅析[J].学周刊,2021(3):131-132.

[2]陈燕华.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1):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