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星

摘 要: 作者希望学生能放开喉咙大声朗读,出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情景,使学生爱上读课文,爱上语文,爱上母语,更爱上中国的语言文字。

关键词: 朗读教学 继承传统 张扬个性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每次上新课时我总是让学生大声读课文,但情况总是“蚊子与苍蝇齐飞”嗡嗡声不绝于耳,不禁让人怀念“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情景。可是相同的情况在英语课上却是“书声琅琅”,这是什幺原因呢?细细思量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考试不考。现代社会是一个现实的社会。英语考试有听力的考察,而语文朗读不能在高考中体现,只有几个字词的读音考察,稍稍加以注意就可以了,所以学生不重视。

二是同学笑话。朗读必须加入情感,所以在读的过程中就会有声调变化,有的同学就不好意思读,所以不愿好好读。

三是读得再好,也不如说几句英语显得有才。现代社会使学生产生炫耀心理,认为说几句英语比说几句中文显得有文化受人尊重,导致学生对朗读和对学习中文产生厌烦情绪。

针对以上几种情况,我认为是学生对于朗读的重要性不够重视,那幺朗读到底有怎样的作用呢?

一、朗读是中国自古至今的传承

孔子就对学生说: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论语》)孔子日常使用鲁语,而诵诗书和参加祭祀时则用雅言。唐·韦应物《学仙》诗之二:“仙人变化为白鹿,二弟玩之兄诵读。”清·孙枝蔚《无酒》诗之一:“稚儿勤诵读,音节更琅琅。”以上都说明古人读书都是在诵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中也多次提到应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朗读教学应该成为语文教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既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传承,又是对母语的一种尊重。

二、朗读可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

“诗言志”是我国古代文论家对诗的本质特征的认识。在《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记赵文子对叔向所说的“诗以言志”。《庄子·天下篇》说:“诗以道志。”《荀子·儒效》篇云:“《诗》言是其志也。”这些都说明古人对于诗的要求是表达自己的思想,这种思想的表达述诸文字,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如读“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中“蚩蚩”表现出氓的貌似忠厚的样子,而女子的温柔也在这里有所体现,如“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总之,通过朗读可以加快理解作者的情感,同时是对自己的情感的一次洗礼。

三、通过朗读可以读出人物特点

小说的写作以塑造人物形象为重点,而人物形象的塑造则是通过人物所处的环境和情节体现的,这里有尤其重要的是人物个性鲜明的语言,是体现人物个性的重要手段,如《鸿门宴》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樊哙闯鸿门宴:“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官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秋毫”“毫毛”,秋毫指“鸟兽在秋天新长的细毛,比喻微小的事物”,毫毛指“人或鸟兽身上的细毛”;虽只有一字之别,但是一方面体现了樊哙的粗鲁、文化程度低于刘邦的特点,另一方面表明樊哙已没有时间字斟句酌,鲜明表现了鸿门宴上情势紧急。在朗读过程中沛公和樊哙的语调和声音就不能相同,这是此二人的性格不同所造成的也是根据当时的情况所作出的选择,这样读出来学生如身临其境,能体现人物性格。

四、在朗读中可以读出写法

在写作中往往为了塑造一个个性鲜明的高大形象,作者常常在作品中加入一个与主角相反的人物形象,这两个人物形象可以形成对比,这样作为主角的人物形象就更加鲜明了,在朗读过程中很容易就能读出来。如:《荆轲刺秦王》中“荆轲奉樊于期头函,而秦武阳奉地图匣,以次进。至陛下,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荆轲顾笑武阳,前为谢曰:‘北蛮夷之鄙人,未尝见天子,故振慑,愿大王少假借之,使毕使于前。’”这一段中武阳因害怕而色变,而荆轲则谈笑自若,这样形成鲜明对比。通过朗读把武阳变色的情形和荆轲的神态鲜明地表现出来,使学生对于对比这种写法有了很清楚的认识。

通过以上几点我们可以对朗读的作用有清楚认识,那幺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呢?我认为可以从几个方面加以训练可以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

首先要培养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深以为然,所以在教学中我常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朗读兴趣,如在读《我的叔叔于勒》中先选好人物形象的扮演者,并让学生先读课文,使他们对人物形象有一定了解,然后在朗读过程中让学生自己说某位学生读没读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这样几次之后学生对于分角色朗读有了很浓厚的兴趣,对于文章的理解也很轻松了。

其次要进行模仿训练。在很多电视剧作品及朗诵节目中有很多好的朗读作品,如《再别康桥》有很多人都朗诵过,每个人的朗诵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同学喜欢这个人的,有的同学喜欢那个人的朗诵,我让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模仿。看一看哪个学生模仿得最像并加以表扬提高了学生朗读的兴趣,同时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最后应提倡个性化的朗读。同一首诗,尤其是现代诗,对于某一个字的重读或轻读都能表达一定情感,这就要求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有一定的了解,有一定的文学功底,更能理解文章。基于此种原因,学生要读出轻重读音及断句后更要说明采用这种读法的原因。这种个性化的朗读能更好地使学生热爱读,更热爱语文。

总之,我希望学生能放开喉咙大声朗读,出现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的情景,使学生爱上读课文,更爱上语文,爱上母语,爱上中国的语言文字。

参考文献:

[1]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实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