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勇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文化思潮激荡碰撞,社会环境深刻变革,传统价值所延续的固有逻辑正在与其生存的现实土壤不断冲突,两者之间的张力演变为形色繁杂的社会矛盾。同时,应然和实然更不是一成不变的,几乎所有价值判断都在全球化语境下被重新审视,日趋细化的社会分工不断改变现实基础。具体到高校转型和师德建设:一方面,高校作为社会基本元素,必须在社会分工中准确进行重新定位和自我认同,继而承担相应社会功能,同时要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道德体系(或称师德)。另一方面,高校应保有“象牙塔”精神,教师主体在精神上必须充分自由,生发具有引领性的社会思想。因此,高校转型与师德失范的研究对于高等教育改革乃至营造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结构格局发生深刻变化。首先,高校的生源危机日趋显现。自1999年高考扩招以来,录取人数由1998年的108万增加到2010年的657万,录取率近70%,大学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进程。与此同时,自2009年起,全国高考人数规模降低3%,北京、上海等部分省市人数下降幅度超过10%,标志着全国生源总数进入平台期,大部分高校的招生规模即将挑战,部分学校的运营和发展受到直接影响,生源的竞争已成为今后一个阶段高校面临的核心问题;伴随扩招,2000年前后开始的大学合校、院系调整和民办学校的大规模兴起,至2010年,全国各类高等学校总数已超过2300所。生源萎缩和教育规模膨胀的反差引发的激烈竞争要求高校进一步面向社会需要,体现在全面提升学校研究水平,完善学科结构,突出专业特色等方面。其次,高校的社会分工日趋细化。目前,全国高校按照习惯被分为综合研究型、教学型和应用型,基本对应于重点本科、本科和专科以下,该框架被社会理解为人才培养、经费投入、资源占有等方面的参照标准。

高校转型期面临建立认同、环境改善、实力提高等多种困难,而最关键的问题之一应该是师德建设。当前,师德失范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价值取向弥散化

弥散化是指在多元化掺杂一定程度负面和消极价值取向的基础之上出现的进一步解构主流价值体系的一种趋势。近年来,随着人才引进的力度增大,部分西方思潮和反动价值观乘机进入校园,甚至走上讲台,走进实验室,工具主义、拜金主义和消费主义有了新的传播渠道;部分高校在选人用人时注重论文、项目、科研到款等物化指标,轻视教师品德素质,削弱了师德建设基础。

2.道德评价世俗化

高校在转型过程中必须尽量提高其建设目标在教师中的认同程度,与之对应的道德评价体系应当适应发展过程。某种程度上讲,教师群体或个体应当具备一定的开拓进取和牺牲奉献精神,是道德中较高层次的要求。在现实中,教师道德的评价标准世俗化趋势明显,把法律和校规校级作为道德要求的底线,在鼓励高水平师德建设方面办法不多,效果不佳。教师多以完成本职工作为要求,缺乏进取精神。

加强师德建设,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从师德的作用来看,教师道德是教师从事教育劳动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回反的总和,教师道德的主要作用是在教育过程中调节教师与学生或教师与教育过程中其他有关人员之间的关系。在教育活动中,教师本人的道德具有更重要的调节作用。与社会其他各种职业道德相比,教师道德的这种作用显得特别突出。首先,教师的职业活动在客观上需要教师和教师集体享有崇高的威信。教师获得威信的途径和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是基本的条件是具有崇高的品德和优秀的业务能力。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学生对教师尊敬的唯一源泉是教师的德和才,无德无才的教师绝对不可能受到学生的爱戴和尊敬的。”因此,一个缺乏道德素养的人,一个在学生中缺乏道德威信的人,是不配从事教师职业的。其次,在教师的职业劳动中,教师自身的道德是重要的劳动工具和劳动手段。也就是说,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道德本身就是一种教育因素,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正处在世界观形成的阶段,具有很强的模仿性和可塑性。此时社会环境对其影响很大,但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家长和教师,教师的影响力往往更强。加里宁说:“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德,他的生活,他对每一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因此,一个好教师在文化修养、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各方面,都应该真正成为学生的表率。

目前新建本科院校,硬件基础方面与老牌本科院校相比相对较薄弱,在合校升本后学校更侧重于上基建、扩规模、增设备等硬件环境建设,在师德建设建设等软环境建设方面相对侧重较少。目前高校师德状况在整体上是好的,但凸显一些问题,如:理想信念弱化,缺乏职业素养;敬业精神淡化,功利倾向严重;育人意识淡薄,不能严谨治学;师德意识淡化,不具师表作用;人本意识淡薄,对学生缺少关爱;学风浮躁,缺乏学术诚信,等等。之前专科学校的师德建设模式和方法已无法适应品牌本科办学的需要,必须重新思考优良师德的建设问题。如今,新建本科院校正处在向品牌本科大学迈进的转型时期,在这一关键时期,师德建设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新的师德建设模式亟待建立,因此,立足转型期高校的师德现状,客观深入地分析影响师德建设的因素,研究和探讨加强师德建设的长效机制,将有利于高校新的优良师德的培养,提高教师的道德修养,促进学校的改革发展,早日实现品牌本科大学的发展目标。

参考文献:

[1]米夏埃尔·兰德曼[德].哲学人类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

[2]何祥林,黄吴静,徐丽.教师为本、师德为魂[J].学校党建和思想教育,2010(10):70.

[3]丁红,李革.大学精神与高校师德的融合境界[J].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155-157.

[4]赖闽辉.陈嘉庚精神的时代内涵及其对师德建设的启示[J].集美大学学报,2010(4):56-58.

[5]王晓莉,卢乃桂.当代师德研究的省思:与国外教学道德维度研究的比较[J].外国教育研究,2011(6):7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