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旭东

我校围绕“学识致真、品行致善、艺体致美”的办学理念,立足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以教学研究为主线,以课题实验为突破口,以课例为载体,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注重三方面的教学改革工作。

一、坚持“学识致真”发展之路——培训·科研,学研并行

落实科研先导工程——六大课题引领,推动课改前行。

在“学识致真”办学理念的指引下,学校充分发挥科研课题的引领作用,通过“生本理念”指导落实课堂教学改革。我们以“课题引领课改,科研引领教研”为课改工作的基本思路,在学校科研课题的引领下,学校全员积极投身课改,各学科教师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新方法,通过课改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

落实教师队伍培训工程——培训强基,专业发展。

正师风:

结合开学《师德第一课》及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加强师德教育,认真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秦皇岛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十要二十不准”》;学校带领大家学习江泽民同志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

强师能:组织教师学习生本教育理论和生本课堂教学案例,学习各种课堂教学模式和课程文化建设理论,为增强教师业务能力,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奠基。

提素养:针对我校青年教师多、教师队伍年轻化,本学年继续加强岗位练兵活动,结合“学校课程文化建设工作”,完成“讲模式—谈设计—晒课堂—说反思”系列活动,进一步探索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成长。

落实课堂教学改革工程(一):加强教学模式研究,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为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学校加大课改革监管力度,以常态课堂为阵地,以“三课机制”(督导推门课——常态课;亮点展示课——晒课堂;模式研讨课——研究课)为载体,围绕“学生好学”这一中心思想落实生本理念,践行课堂教学改革。

落实课堂教学改革工程(二):加强教研组建设,促进课堂教学改革。

建立“学、教、评、研”四位一体的教学研究制度本学年,在教学研究方面,我们建立“学、教、评、研”四位一体的教学研究制度。以科研课题研究为教研活动引领方向,以教研组为教研活动的基本单位,以“主题教研”为教研的基本方式,按照开学初制订的教研活动计划,扎实开展教研活动。

二、打造“品行致善”素质品牌——阅读·考级,齐头并进

为大力推进学校大阅读工程,扎实开展海量阅读的研究,通过调研,我校确立了大阅读工程工作基本思路:学习——研究——阅读——指导——评价。

1.学习——阅读内容的选择

推进学校大阅读工程的实施,首要任务是要解决阅读内容的问题。认真学习了《语文课程标准》、《韩兴娥海量阅读系列丛书》、《中国幼儿、中小学生基础阅读书目表、推荐表》等相关理论书籍,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学生的阅读现状进行了调研,从而最大限度地确保学生阅读内容筛选的科学性。

2.研究——阅读书目的落实出

我们采取了以下三种措施落实阅读书目的配备这一重点工作:(1)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动员家长自愿为孩子自行购置书目;(2)学校自行筹措资金,解决部分年级部分阅读书目的配备问题;(3)定期举办“淘书乐”实践活动,实现阅读书目的流通和再利用。

3.阅读——阅读时间的安排

为确保学生有充足的阅读时间,让学生的阅读落到实处,采用“集中阅读+分散阅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控。

集中阅读:开辟海量阅读绿色通道,每周五下午半天为集中阅读时间。

分散阅读:学生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进行自主阅读和亲子共读。

4.指导——阅读过程的把控

学校从课内、课外两个维度,对学生的阅读过程进行把控和指导。

课内阅读:采用“新四步阅读教学法”教学模式,除进行课文的阅读外,每节课安排10分钟左右的时间,拓展同主题或内容相关的文章、书目的阅读。

5.活动——阅读成果的展示

“淘书乐”活动: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供图书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达到以书会友、资源共享的目的,学校已连续两年开展“淘书乐”活动。老师指导学生在活动前,积极准备,精心挑选书籍,布置图书摊位,学习推销技巧;指导学生围绕淘书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把真实、独特的个性体验用文字记录下来,参加学校组织的“淘书乐”征文比赛,同时将优秀作品上传到校园网与大家交流分享,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增色添彩。

“读书故事会”活动:结合“读书节”活动,学校分年级开展“读书故事会”,选手们参赛的故事内容和形式各不相同,表现风格各有千秋。读书故事会不但给学生搭建了展示才华的舞台,而且让学生在此过程中得到了锻炼和提高,提高了语文综合素养,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更为我校推进大阅读工程,打造“书香校园”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6.评价——阅读情况的考级

对于学生阅读情况的评价,学校建立了阅读考级评价体系,考级内容共设七个级别,每级三个星级,考级过程采用口试和笔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每个学期学校安排一次集中考级,过级后学校颁发阅读考级等级证书。

三、建立“艺体致美”特色校园——课堂·课程,花开并蒂

1.构建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多元化课程体系

学校开设国家课程11门;整合地方课程4门(心理、礼仪、健康、安全教育);体验拓展型课程15门(趣味汉字、儿歌吟诵、走进古诗、诵读书画、名篇名着欣赏……);特长彰显课程19门(金色阳光合唱团、儿童音乐课本剧、少儿电子琴、陶笛、摄影、篆刻、校园足球、儿童轮滑……)。

2.开展三级课程的整合、重组、渗透研究

加强课程领导力建设,开展课程整合研究,尝试课程教学内容的“重组、渗透和拓展”。通过专题培训、教研活动、课堂实践等手段,制订合理有效的课程整合计划,节约授课课时和师资力量,用以校本课程的授课和社团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特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