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志明

摘 要: 随着我国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学目标不再单纯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是在培养其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同时,不断实现其自学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对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而言,由于数学学科的特殊性,学生不仅要掌握基础的数学知识,拥有基本的解题能力,还需要有独立思考和灵活变通的能力,能够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到学习和解题中,提升数学素养和数学知识水平。本文阐述了培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性,进而对具体的培养方法和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自学能力 培养策略

到初中阶段,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而言,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学科知识,有了一定的数学基础。然而,初中数学与小学数学有很大区别,其对于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要求更高。如学生只能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师的教学脚步走,即便其能够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记住数学公式和定义,但落实到数学问题的思考和解答上,则无法实现知识的灵活运用,数学能力依然无法有效提高。为此,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作为指导,实现其自学能力的培养,才能有效提高数学教学效率,解决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一、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既是数学学科的根本要求,又是学生个人未来发展的具体要求。首先,从初中数学学科的特点来看,相较于小学数学,其在知识深度上更进一步,不仅关注基本的数学规律和法则,更强调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使其在理解并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知识的基础上拥有自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为其当前乃至以后的数学学科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其次,从学生个人的发展诉求来看,我国对于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能力。学生能够以独立探索和分析处理初中数学知识和问题,养成自学的习惯和能力,其今后的学习或工作均有了重要保障,其今后的素质和能力水平也就有了重要保障。

二、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自学能力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学观念。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关键的是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学观念。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下,教师往往实行“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学生被动接收数学知识,即便是数学解题过程也是在教师的一步步带领下完成,学生动脑思考的机会少之又少。这样一来,其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工作不到位,且其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由教师占据。长此以往,学生的独立空间减少,其在学习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进一步降低。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来,并以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就得到充分发挥,其自主思考和学习的机会大大增加。教师通过有效引导,使得学生能够体验并热爱独立思考和学习,并逐渐形成自学的观念。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养成学生自学习惯。

初中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存在一定的差别,其数理概念和思考、计算过程相对复杂和枯燥,对于学生动脑思考的要求更严格。如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将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培养其自学能力也就缺乏根本和基础。所以,必须关注学生学习兴趣问题,强调其激发和提升,进而逐步养成其自学习惯。

以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第五章的教学为例,本章主题是中心对称图形,在教学中教师可改变传统模式,运用学生生活中常见和可接触的元素进行教学,逐步提高其学习兴趣,并经由有效引导,使得学生养成自学习惯。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废弃用纸制作出圆和圆锥,进而以其为参照,探讨并分析圆的对称性及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的关系。同时,可让学生发挥想象,列举出生活中的圆形和圆锥形物体,以及具备中心对称条件的图形物体,由兴趣入手,引导学生的思考和自学。

(三)注重基础知识教学,抓住数学关键要点。

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首先需确保其能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并能够有效把握关键要点知识,进而充分应用到学习和解题中。基础知识教学包括数学概念的讲解和数学公式、解题方法的应用,而数学的关键要点,则是拓展学生思考维度、提升其自学水平的关键。

以一元二次方程的教学为例,在让学生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ax2+bx+c=0的基础上,还应让其明确a≠0的前提条件。如教师无法向学生详细讲解a、b、c的变量关系,则学生因惯性思维容易片面认为x、y为变量,而a、b、c为常量。关键要点讲解透彻,学生的思维定势也就能够有效打破,在分析问题时其辩证思维就更强,自学能力也就有效提升。

(四)教会学生研究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牢记避免犯传统教学模式的错误,一味进行知识的教学和解题过程的演示,忽视思考和研究方法教学和传授。只有教会学生研究方法,使学生能够在掌握数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能够独立进行思考和研究,其创新思维才能得到培养,自学能力也才能显着提高。

同样以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第五章的教学为例,其中关于圆心角、圆周角和弦切角等度数定理知识,学生均能够掌握其结论,但对于其之间关系原理则不一定掌握。教师应当在向学生讲解结论知识的同时,向学生讲解并演示相互间的关系,让其了解这些角均与所夹弧有关,以其为切入点,即能有效掌握相互间的关系,进而延伸到顶点在圆外的角的知识学习。

(五)合理选择数学习题,锻炼学生自学能力。

数学习题是实现数学知识实践应用的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思考和应用能力的重要方法。在数学习题的选择上,如果所选习题难度过大,则极易造成学生自信心和积极性的打击,进而影响其对数学知识的自学;如果所选习题难度过小,则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降低,其独立思考和探索的能力也就得不到有效培养和锻炼。同时,还应注重习题的多义性,通过一题多解和一题多变的习题锻炼,培养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也有效激发其探索和学习兴趣。

以习题“△ABC中,∠B=2∠A,求证AC2=BC2+AB·BC”为例,此题是在数学知识基础上延伸而来,难度适中,且有多种解题方法。让学生进行此类习题的练习,能够让其在过程中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和切割线定理等知识,激发其自主思考,并有效提高其自学能力。

结语

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点目标,是培养综合素质型人才的基本诉求。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关注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首先,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学观念,进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养成自学习惯。其次,注重基础知识教学,抓住数学关键要点,并通过研究方法和创新思维的教学引导,结合数学习题的有效锻炼,使得学生在实现独立思考能力培养的同时,不断实现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张小鸽.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0,10:57.

[2]潘苗苗.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5:50-51.

[3]李春梅.浅谈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5,10:102-103.

[4]王娟.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赤子(中旬),2014,03:144-145.

[5]邹丽滨.试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11:16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