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立森

摘 要:高考在教育体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在选拔人才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传统应试教育显现出较多的弊端,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高考制度也在进行着必要的改革,与之相关的教学模式也应当进行必要的调整,为人才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文中将对新高考体现出的新价值追求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构建适应新高考课堂模式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新高考;课堂模式;构建方法

社会的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高考也应当做出必要的改变,而为了适应高考的实际需求,课堂模式也应当做出一定的改变。新高考方案详细探究了普通高中的基本特征,从全局出发,并呈现出全新的价值追求,探究在此条件下课堂模式的构建方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新高考体现出的新价值追求

(一)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关键阶段,他们的身心都逐渐向着成年人的方向发展,而学生的个性也逐渐凸显出来,高考应当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使学生在综合素质提升的基础上释放个性。学生的全面发展不仅包括知识素养的提升,还包括价值观念的塑造以及公民意识的形成,这是新高考提出的新价值追求,如何在高考以及课堂教学中体现这一点是教育工作者应当思考的重要问题。

(二) 开展大众教育

我国提出高中教育应当全面普及,也就是说高中教育是普通教育、大众教育。因此无论是高考还是高中教育都应当以优质教育与民主教育思想为指导,尽量满足需求不同的学生群体,使所有学生都有机会接受高中教育。高中教育作为大众教育应当兼顾基础性、选择性以及层次性。

(三) 做好基础教育

就国民教育体系角度而言,高中教育是学生成长与发展中应当接受的基础教育,而不是预科教育,与专科教育相比,它的职业性与专业性较低,但是普适性较强。高中教育以及高考都应当将促进国民素质的提升作为主要目标,使学生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等都得到有效的提升,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但是高中教育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与中职教育、高职教育以及生活实际都是密切相关的。

(四) 开展终身教育

高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不属于终结性教育。高中阶段的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会知识,还要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与学习规律,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这些能够为学生终身学习的展开奠定必要的前提与基础。因此在教学以及高考中应当慎重选择教学内容,体现学习的可持续性与终身性,关注学生思维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有效提升。

(五) 推行现代教育

教育工作应当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剔除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落后内容,因此高中教育应当是现代教育,应当注入具有鲜明特征的时代精神,从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高中教育应当注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并具备较高的生存能力、发展能力、创新能力以及实践能力。同时,高中教育还应当不断创新,根据时代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观念等进行创新。

二、 构建适应新高考课堂模式的有效方法

(一) 加强课程规划

在课堂教学中,高中院校应当加强对课程的规划,保证课程资源能够优化配置,保证教育教学工作的合理性与科学性。新高考对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各个学校要想在竞争与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应当对课程进行统筹规划,加强对课程的开发,创设具有本校特色的课程模式,促进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全面提升。高中课程包括必修与选修两部分,学校应当严格区分必修课与选修课,并按照不同课程的需求规划课程安排,应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使之有权利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另外,学校还要保证学生有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调整好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重,促进学生理论素质与实践素质的双重发展。

(二) 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积极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教师应当转变自身的身份,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引导,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实践,提高学生在课堂的参与度与积极性;其次,教师应当分配好课堂时间,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与实践的时间,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并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最后,教师应当对学生的课堂成果予以反馈,鼓励学生的表现,并作出较为客观的评价,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使其愿意参与到学习中。

(三) 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科的实际需求创新教学模式,如探究式教学、合作式教学、实践+训练式教学等。多种教学方式的应用能够辅助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使其能够融入课堂环境,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引导,使学生能够以主动的方式参与到课堂中,完成预习、学习、练习、复习等一系列的学习任务,并形成学习思维,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四) 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当创新评价方式,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以适应新高考的变化。第一是日常成绩的评价,教师应当改变以往的以成绩为标准的考评模式,改为学分制评价,学生的成绩只要达到合格标准,就可以给予相应的学分;第二是综合素质的评价,由于新高考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综合发展,因此在学习成绩以外,教师还应当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将他评与自评等纳入到考核体系当中,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起到规范学生言行的作用。在制定考评制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细化标准,提高考评制度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使学生能够受到相对客观的评价。

三、 结语

新高考改革逐步推进,为了适应其变化,高中院校应当对自身的课堂模式进行必要的改革,使其符合新高考的价值追求。首先应当加强课程规划,其次应当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再次应当创新课堂模式,最后应当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加强课堂模式创新推动新高考改革的推进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爱鹏.新高考改革背景下高中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思考[J].教师教育论坛,2016(10).

[2]李木洲.新高考改革与基础教育的应对[J].现代教育管理,2016(06).

[3]刘希伟.关于浙江新高考改革的若干思考[J].教育与考试,2016(03).

[4]陆志平.新课程、新高考与教学改革[J].教育科学论坛,2016(04).

[5]李明楷.新高考英语题型功能与题型创新[J].教育与考试,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