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世才

摘 要:品德与社会教学,应该在“三个立足”和“三个突破”上下工夫,即:立足教材,突破课程内容创新;立足课堂,突破课堂情境创新;立足生活,突破实践体验创新。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教学才会做到内涵生动、外延丰富、形式灵动,才会真正做到为提升学生的品德素养而不断努力,为学生未来人生的健康发展而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三个立足;三个突破;创新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与学生的成长息息相关,除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行为规范教育外,还有机融合了其他诸多方面的常识教育,能丰富学生知识,扩大学生视野,有助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如何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每个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我的具体做法是:

一、 立足教材内容,又突破教材内容进行创新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教学内容上既要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我们应该以教材为基石,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积极优化整合身边的资源,利用这些优质资源引领学生探究。我们要把课程看成是一个平台,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

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更应成为教材的重组者、开发者,最大限度地发现并开发教材的价值。教材内容的价值是运动的,需要教师去思考、去捕捉、去发掘,然后通过教学活动动态地渗透。提倡和鼓励教师从儿童的实际生活中捕捉有教育意义的内容。在《新时代,新生活》一课的教学中,我事先收集了一组旧照片,还拍摄了一组反映如今乡村风貌的视频,内容涉及老百姓的衣食住行,将这些真实的生活情景作为教学内容渗透到课堂之中,增加了教育的真实感、亲近感,更提高了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 立足课堂教学,又要突破课堂教学开展创新

“课堂生活其实就是师生间内心的沟通,情感的交流。不到心心相印的程度,是教不好学生的。”于漪老师如是说。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主动发展的时空环境。

课堂教学要追求平等对话,创设浓厚的探究学习氛围。在教学情境的创设上要不拘一格,根据具体目标、内容、条件、资源的不同,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引领学生走进多彩的课堂生活。多把一些小游戏、小实验、小竞赛等趣味活动形式引入课堂之中,通过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引领学生在探索、实践、体验、感悟中,主动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情感,张扬学生个性,培养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

此外,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把教材中一些抽象的品德概念和一些冰冷的行为规范以形象、具体的形式呈现出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教学《地球,生命的摇篮》这课时,就针对“低碳生活”“白色污染”“垃圾分类”等概念,制作容量丰富的多媒体课件,让教学过程更加形象生动,也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就是要关注身边事,就是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三、 立足生活实际,又要突破生活实际积极创新

教育家赞科夫说:“如果真正的、广阔的生活冲进教室的门而来到课堂上,教室的天地就开阔了。”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对学生开展“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教育,所以,我们既要立足社会生活,又超越社会生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明“理”,是品德教学的重要环节。明理就是让学生“认同”,从心底里认同什幺是“真善美”,什幺是“假丑恶”。明理不能靠空洞说教,要以一定的内容作为载体。实践证明:品德和社会教学,就是要追寻品德和社会生活的最佳交点,教学内容越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越容易被学生认同。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我们不拘泥于教材;在教学的组织形式上,我们不禁锢于课堂;依据教材特点和学生需要的双重标准,选择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模式,确定教学方式,挖掘蕴含在课题里的深刻内涵。在教学《和平,我们共同的愿望》一课时,我就围绕一些热点时事新闻,选择大家熟悉的话题,如“中国钓鱼岛”问题和“中国南海争端”等,引导进行专题讨论。

导“行”,是品德教育的最终归宿。导“行”,就是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思想认识等方面的种种现状,多面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开展一些行为实践演练。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想法可以表述,有问题可以探讨,让学生有长处可以展示。这个过程,也就是学生反复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超越自己的过程。

在《我也能创造》一课的教学中,我放开手脚,让学生探究“鸡蛋撞地球”实验。学生通过活动体验,知道了实验成功的关键——“减轻物体落下的冲击力”,即解决“缓冲”问题。有的学生在经过周密的思考和科学的探究后,一次就获得了成功;有的学生在经历了好几次失败的挫折后,也品尝了成功的乐趣;当然,有一些学生始终没有成功,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终于明白了自己没有成功的原因,对他们的不屈不挠的精神,我也进行了赞赏。

总之,在品德与社会充满活力无限活力的课堂教学中,我们既要立足教材内容,又要突破教材内容的束缚;既要立足课堂教学,又要放眼课堂之外;既要立足学生生活实际,又要关注学生未来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探究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体验成功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