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自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改革中,如何能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每一位小学教师深思的问题。

从上学期,我们学校的语文课堂尝试了“实践课堂”这一教学模式。实践课堂的框架是:引导启思—实践促学—梳理提升;实践促学是实践课堂的核心,分为三步:自主实践—合作实践—互动实践。通过校长和主任的讲座,我对实践课堂有了粗浅的理解:实践课堂上,教师走下讲台,深入到学生学习中,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情况,提出问题,指点迷津;学生可以走上讲台组织课堂,谈理解、感受,发表见解,课堂评价。学校请来王德鹏教授做讲座,教师们提出了教学中的困惑,即一节课上互动点设在哪?是不是每个环节都要进行互动?王教授进行了答疑解惑。听后,豁然开朗。实践课堂,简单地说就是如何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如何让学生真正地成为课堂的主人?结合我的实践课堂谈谈做法。

一、引导启思,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恰当的导入方法,能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带着良好的心态、浓厚的学习兴趣、强烈的欲望投入到课堂教学中。例如,在教学《两只小狮子》时,播放狮子活动、捕食等课件让学生观看,学生看后先让学生谈谈看法,然后教师提出问题:它们原来就有这些本领吗?你想知道狮子小时候是怎样锻炼本领的吗?以此来激发学生读书的欲望。听着他们的朗朗读书声,知道学生都投入到了书中的故事情节中。

二、实践促学,旨在调动学生的交际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王教授在讲座中强调:实践课堂中关键在于实践促学这一环节,尤其是互动点的设计和目的一定要明确。互动激发学生的内驱力,给学生分享的机会,能让学生的视角更宽、思维参与更广。

一节课中互动点设在重点或者难点处。例如,我在教学的口语交际《续编童话故事》这节课时,就这节课的互动点设计和设计几处互动,年组教师们进行了交流和探讨。最后我设计了2次互动。一次在重点处:在续编故事情节时,学生先想一想小松鼠急急忙忙赶来,发生了什幺事?自己先说一说,然后同桌讲一讲,最后分享给大家。听者作出评价,讲者作出回应。有的学生编的是小松鼠急急忙忙赶来,告诉小兔子他家着火了需要帮忙;有的学生编的是小松鼠放学后把东西落在了学校,急着去学校取;有的学生编的是小松鼠要过生日请小白兔去参加生日会;还有的学生编的是小松鼠中奖了,把这天大的好消息告诉了小兔子……从这一环节来看,学生乐于表达,把自己想到的故事情节能说清楚,评价的学生积极,评价内容有针对性,落实了教学重点。另一次在难点处:学生如何演好续编的故事。要表演好续编故事不容易,就要发挥小组合作的智慧。每4个人一个小组,同编一个精彩的故事,组长分好角色,给学生充分的交际和表演的时间和空间。从学生的表演来看,学生把故事情节演得清楚完整,而且有的小组还能用上好词,使故事情节更生动。评价的学生能从不同的方面评价:有的学生给演故事的同学提出你演的时候如果加上表情就更好了;有的学生评价说故事演得完整;有的同学评价演得真好,我要向你们学习……学生之间有了交际互动,给学生分享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内驱力。打破了以往教师“你真棒”“你真行”等单一形式的评价。实践促学,给了学生一片天空,学生飞得更高更远……

三、梳理提升,旨在激发学生继续探索的欲望

一节课距离结束的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感受,教师再提出跟本节课或者跟课文内容有关的知识或者问题,激发学生继续学习和探究的欲望。例如,在教学《小蝌蚪找妈妈》一课时,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了解了小蝌蚪找妈妈时的生长过程后,教师提出:同学们还想知道哪些小动物的生长过程?学生纷纷说出想法,这时,教师布置作业:请同学们课下读一些小动物的生长过程的课外读物吧。

实践课堂,教师只有树立“高度尊重学生,充分相信学生,全面依靠学生”的生本教育思想,坚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评教”的课堂教育原则,才能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实践的阵地,使课堂真正成为“学堂”,以此组织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效果,学生就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编辑 王团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