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国学经典诵读是合格的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是今天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的教育目标,因此国学经典诵读需要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协助,在假期里,学生可以参加爱老敬老社区服务活动,参与传统节日和传统文化活动,感受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拓宽育人渠道,加深育人效果,文化传播部门和文化管理部门可以举办一些有影响力的青少年传统文化竞赛活动,引领国学经典诵读的方向。

关键词:国学;教育;调查

一、 校园国学经典诵读主要内容与教育途径

(一) 国学经典诵读的主要内容:以国学经典诵读经典文本为主要内容,依据学生实际情况采取形式多样的学习方式,主要的内容有《弟子规》《道德经》《千家诗》《古文经费诵读》等内容。

(二) 教育途径: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形式,也是国学经典诵读的主要依托,我们依靠语文课,思想政治课以及其他课程开展实施国学经典诵读,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们深刻理解国学经典诵读的精髓,感受中华文化之博大精深。课堂教学是近年来我县学校国学经典诵读的主渠道。这一渠道保证了国学经典诵读的深度和效率,但是由于学校课堂教学任务繁多,课堂教学作为主渠道也一定程度限制了国学经典诵读广度。

二、 我校及我县中学学生学校教育中国学经典诵读现状分析

学校教育是青少年学生进行国学经典诵读的主渠道,是通过国学经典诵读进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爱国教育的主阵地,是学生通过传统文化感受我国传统文化魅力的主渠道,是实现国家对青少年学生进行素质培养目标的具体措施之一,学校实施的国学经典诵读与思想道德教育贯穿于学校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是学校思想教育的主要内容,各学校把国学经典诵读纳入学校教育的校本课程进行课程化实施,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有效促进了国学经典诵读在学校教育中的实施,实现了国学经典诵读促进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素养的提高,部分地实现了素质教育的目标。

然而,我校及我县各个中学国学经典诵读方面还存在着严重的不足,形式主义严重,实际效果不佳,比如很多学校学生在汉子书写方面有严重的欠缺,学生不能够正确地写出常用字,遑论书法要求。另外广大学生对于古文经典的学习中,存在着记诵不足,学生们对于古文经典死记硬背囫囵吞枣者居多,理解记忆并体会其深层意义者鲜见,国学经典诵读的缺失加上独生一代的娇惯与家长不切实际的期待扭曲了学生成长,影响了学生正确价值观和学习与责任的认识很多学生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做错事情不需要负责,家长的呵护与教师的宽容,纵容了他们任性。这样的学生索取多,付出少,不能为他人着想,没有集体意识,没有责任意识,努力少,卸责多。忽视别人劳动成果,缺乏民族意识,集体意识和国家意识。

其次,在目前,我国教育还很不发达,家长对教育的认识还仅仅停留在成绩表面,不能够深刻认识到人的品德、认真的态度与认识自己和周遭环境乃至认识世界的能力才是一个人一身的真正财富和成功的要素,这一认识的偏差在学生身上就产生着各类不可弥补的错误,所有的学生追求高成绩并不现实,然而让所有的家长对于学生能够进行恰当地期待也同样很不现实,学校应该在学生成才观念方面先做出修正。

再次,片面追求高成绩也是学校教育存在的重大问题,在教育中教育评价和教育管理的简单化、形式化、片面化的现象比较严重,在学校教育中缺少专门的教育研究机构,没有认真的思考,有的管理和评价措施完全不能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人云亦云,加之互联网时代一些错误的想当然的理论被广泛传播,成为学校教育管理和教育评价的隐形甚至显性的评价标准,对于学校教育造成了很大的干扰,唯成绩论的盛行加上课堂教学“模式论”浮躁爆发,在课堂教学评价和教学管理中人人都成了“专家”各类“教学理论”可以说在专家成长之前就被广泛传播。这一切都是国学经典诵读在校园落实的巨大障碍,国学经典诵读对于人思想认识的改变其实就是其“润物细无声”的恬静与丰润。并不是疾风骤雨式浮躁和模式化的规定,总之,国学经典诵读专治各类“浮躁之症”现象,然而,这一效果在学校教育中还没有得到应有的效果。

三、 提高学校国学经典诵读的措施建议

(一) 转变教育观念、营造教育氛围

要在学校落实国学经典诵读应该先转变教育观念,认识到国学经典诵读的重要作用,在教育管理上和教育评价做出积极调整,让国学经典诵读在学校教育中能够得到充分的落实。在学校国学经典诵读上学校应该尽可能营造国学经典诵读的氛围。可以在学校文化专栏开辟文化走廊,在学习园地进行国学经典诵读的宣传,在学校网站、学校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及校园墙壁、橱窗、宿舍、走廊悬挂或者贴出国学经典诵读的专页专栏,广泛进行宣传,营造国学经典诵读的氛围。通过宣传,使学生感受传统文化,喜爱传统文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成长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传播者与弘扬者。

(二) 加大教育投入、培训教师队伍

教育部门要从通过传统文化教育的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目标出发,配备一批德艺双馨的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教师队伍,让教师在教学中渗透国学经典诵读,具有传承与弘扬国学经典诵读的能力,在教学中能够深刻领会传统文化教育的要义,通过言传身教,将国学经典诵读的精髓部分传递给学生,有效促进国学经典诵读在学校教育的实施。

(三) 国学经典诵读需要学校、社会、家庭等全方位地参与和努力

优秀的国学经典诵读是以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思维习惯及正确的认识能力为目标的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这一教育内容的落实和教育目标的实现,需要学校、社会、家庭共同的努力,学校是国学经典诵读实施的主要传播基地,教师是学校教育中我国优秀国学经典诵读的主要传播者,是国学经典诵读的主要实施者,因此学校和教师的努力是传统文化教育在学校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

四、 结语

国学经典诵读在我县学校教育中的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这些成绩与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在这方面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学校和教师更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够达到理想目标,我们就此提出了一些建议,然而这些建议在实际操作中的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还需要我们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进行验证。国学经典诵读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简介:

杨莉,甘肃省陇南市,文县教育局。